材料分析题:
某学校的几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聊,甲老师说:“我们班的张某这次数学考试又考了倒数
真是没办法了,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乙老师说:“听说他爸爸是登板车的,也就是小学文化。不像我们班的王某,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名,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丙老师说:“就是嘛,这也不能怪我们教育得不好。俗话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独生子会打洞’”。运用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几位老师的观点。
【参考答案】材料中的几位老师持的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这种观点 是错误的。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其次,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 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最后,个体发展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它能有效的整合遗传、环境、教 育对人的影响,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身心发展。
所以,单纯强调遗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片面的。更抹杀了学校教育的重要影响及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简述素质教育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六、简答题
1.教师的一般角色有哪些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有哪些角色
【参考答案】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榜样;管理者;朋友。 教师在新课程条件下的新角色:
(1)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2.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 2.【参考答案】
(1)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 师表、终身学习等。
(2)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必 须具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如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管理科学知识等。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科 研能力、自我调控与反思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4)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以及良好的 人际关系等。 七、材料分析题
年轻的张老师是某名牌大学的优秀毕业生,现任教于一所中学。工作之初,他刻苦钻研 教育教学理论,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全身心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中。由于他平时对学生不苟言笑,在班级管理中要求非常严格,学生对他敬而远之。渐渐的,张老师发现自己与学生之间有了无形的屏障,课堂变得越来越沉闷,学生不愿意主动发言,自己讲课越来越缺乏激情,班级管理越来越苦难。在老校长的启发帮助下,张老师意识到问题所在,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兴趣,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探讨人生等,不知不觉中,学生有心事愿意向他倾诉,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积极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1)试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2)上述材料启发教师应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 第一问: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第二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在学习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以 下几方面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师要由原来的知 识拥有者和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引导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树立新型师生观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 (二)树立教师威信
教师的威信包括威望和信誉两部分。教师通过自身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 学水平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能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或敬畏的影响力才算是教师的威信。教师
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要注意以下方面:
(1)要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品德修养; (2)要对学生严格要求;
(3)要拥有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学技能。 (三)善于和学生交往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师生交往中以育人为目的的真正学习,造成师生交往意义的失 落。师生之间的矛盾,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互相不理解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彼此沟通太少。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做到理解学生,欣赏学生,善待学生。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在交往活动中是民主的。 (四)发扬教育民主,倾听学生的意见
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缩小师生间的心理差距,构建 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要民主并不是抛弃权威,而是要在民主和权威之间选择一个比较
好的平衡点,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都要有充分的民主意识,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五)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 育影响力的保证。
(六)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发生矛盾。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 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 六、简答题
1.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参考答案】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 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 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
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 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
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 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 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参考答案】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儿童: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3.什么是课程设计,其意义如何
3.【参考答案】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 及教材等系统化的活动。 课程设计的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 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课程设计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 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教育学简答论述题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