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精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以武汉

科技大学为例

高校的学分制是以学生选拔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学生直接由高中教育阶段进入大学,社会和工作经验几乎是空白。在实行了学分制的高校,学生不易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要求;此外,学分制管理模式有较复杂的信用管理体系。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更好地适应信用体系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

选择有专业知识和责任心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作为导师,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掌握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工作技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健全人格的综合素质人才[1]。

武汉科技大学院现有2个理学本科专业和1个本科专业。尽管此前没有实行导师制,但工学专业在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的引领下,就业率几乎100%。比较之下,2个理学专业就业率不甚理想,这与专业特点、教师的学业指导、职场引导有很大关系。实行理学本科生全程综合导师制,不仅能培养出素质全面、创新性强的学生,还能有助于改善理学类的这一不足。本文根据近三年的导师制实践,选择理学专业(材料物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体面对面访谈。

1研究方法与实施

在广泛调研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导师问卷调查、典型导师访谈调查的方式。问卷调查采用全部导师调查的方法,访谈则在材料物理(以下简称材物)、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计)各选3个代表性导师即A导师(成绩突出)、B导师(成绩一般)和C导师(成绩少)进行访谈。调查与访谈的答题内容与对学生的问卷与访谈大部分一致[2],目的是寻找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看同一问题的异同点;从共同认可的问题上,寻找解决办法,重点实施和突破。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问卷调查

2.1.1导师制的了解程度

100%的导师都了解导师制,更有80%的导师了解较为详细。只有49%的学生对导师制了解,其余51%了解一点或完全不了解。只有了解导师制的内容,才能目标明确,做到有的放矢。

2.1.2学生受指导的频率

导师一学年指导的次数,至少保证了3次,其中5次以上占了60%,3~5次的占40%。老师的问卷表明:导师对自己的学生没有不闻不问,说明导师在本科生导师制问题上的积极性。但是四成的人一年只有3~5次指导,仍然有提升空间。在学生的问卷中发现:有6%的学生从未受过指导和交流。这说明有极少生没有参与,导师应照顾到全部学生!

2.1.3交流的形式

所有导师都选择了见面,40%打电话,50%选择QQ或者微信,30%选择电子邮件。无疑,导师和学生见面是最直观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在导师希望(更愿意采用)的指导方式中,40%选择了不定期集体约见,30%定期集体约见,30%不定期个人约见,没有人选择等待学生主动询问。可以看出,导师希望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目前导师实际采取(真正实施)的方式中,集体约见和不定期个人约见各占40%,不定期集体约见和等待学生主动提问各占10%。导师约见方式以集体定期约见和不定期个人约见为主。在学生的问卷中发现:个人约见只占8%。本科生导师制最需要的是“个性化指导”,集体约见并不能很好地实现对学生个体的诉求。这需要导师从原有的旧模式走出来,更多地“个体”辅导。

2.1.4每次交流时间

80%的导师希望交流的时间在0.5 h左右,10%希望45~60 min和1 h以上,无人选择一刻钟左右。导师希望在合理的时间内安排与学生交流,既不能太短使提出和解决问题太仓促,又不至于冗长使双方感到疲乏。实际导师每次交流的时间:60%的人在0.5 h左右,20%在一刻钟,10%在1 h以上。多数导师与学生交流时间为0.5 h比较合理,这个时间既能使学生完全提出自身的诉求和困难,充分地交流,又使时间不会过于冗长而使学生厌烦。但仍有部分学生只有一刻钟的交流,这也体现出一些导师和学生只是见面汇报一下情况,交流明显不够。

2.1.5实际指导的方式

80%导师先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小组成员提出一般性的建议和观点,之后再针对性地回答个别问题,20%导师探讨学业外问题。导师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和指引,尤其在学习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在刚入学的第一学年,本科生导师制很好地起到引导作用,能够让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节奏和学习步伐,同时也解决了学生很多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2.1.6帮助最大的方面

导师对学生指导影响70%体现在学习方法上,科研活动和学术指导则各40%,其他也有各方面影响。导师在学习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其次在科研方面引导学生提早进入研究领域,对学生未来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导师指导的内容较为丰富,对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较为积极的影响和指引。同时对学生的生活方面也起了较为明显的作用[3]。这些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

2.1.7学生遇到问题是否找导师

在问及学生遇到问题是否会找导师时,30%导师选择有,40%选择偶尔,20%选择经常,无人选择从未有。从此处可看出,学生遇到困难时会询问导师,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由师生关系进一步地变成排忧解难的朋友关系。

2.1.8导师认为指导学生有效的途径

个别辅导和指导社会实践各占30%,专业研讨会占40%,无人选择座谈。导师的指导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积极意义,特别专业方面,可引导学生正确开始大学生活;指导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毕业以后顺利走入社会;个别指导偏向个人成长方面,针对个人特点进行指导。这三种方式选择比较平均。

2.1.9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80%关系融洽,20%关系一般。没有疏远或者糟糕的关系,也没有亲密。从此可以看出师生关系较好,融洽的人数占绝大多数,但并没有提升到亲密的关系,这可能由于见面的机会少且老师事情较多,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个人、学业、课题以外的事情。

2.1.10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方面

80%导师认为学生最需要得到的帮助为全面认识自己并确定发展方向,60%认为是学习方法,40%认为是适应大学生活,30%认为是

最新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精品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现状调查——以武汉科技大学为例高校的学分制是以学生选拔和学分积累为核心的教学管理体系。学生直接由高中教育阶段进入大学,社会和工作经验几乎是空白。在实行了学分制的高校,学生不易理解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课程要求;此外,学分制管理模式有较复杂的信用管理体系。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更好地适应信用体系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本科生导师制”应运而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dru62l8fr79c964hjsm5kaxd91bpl00kt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