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实践是教师树立科学的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其次,从教育者那里获得的教师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只有通过教师亲身实践的体验,才能转化为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上几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各有特点。又彼此联系,共同构成师德教育方法体系。在对教师进行职业教育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善于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3.师德教育的方式与途径
(1)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①通过大学的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思想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主要是由师范院校主导。师范院校在新牛入学之初就应该强化其热爱和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价值观念,为教育事业乐于奉献自己的人生观等专业思想。教师思想教育实质就是师德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可以集中在开学之初的“入学教育课”进行。
②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主要开设了专业学科、社会文化、教育学科三个方面的课程。体现师范性的课程主要是教育学科课程。这三门课程都侧重于“如何教”,缺乏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关注。但是,身为教师仅仅知道如何教书还不够,还应懂得如何育人,而这就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所以应该在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增加专门的师德课程。
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师德教育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教育等。教师在讲解这些课程时,大多围绕理论来进行,并没有与师德教育联系起来。其实,师德规范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关联的,例如,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一条中规定:“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这一师德规范可以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如在邓小平理论课中讲解国家方针与政策,与师德规范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联系起来。
④在教育实习中加入师德教育内容
以前我国师范教育的实习时间为毕业前的一两个学期,时间多为一个半月左右,实习内容主要是听课、上课。这种实习形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之后很多大学对此进行了改革,但仍是针对“如何教”做出的调整,缺乏对师德教育的关注。实际上学生的实习既要让他们学习和锻炼“教书”的本领,而且也应学习和锻炼“育人”以及形成“人类灵魂丁程师”的师德观念。
(3) 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①实践
所谓实践是指让教师在工作职场中,通过践行师德规范,进一步加深对师德规范的理解,同时也让师德规范变成是自己的一种信念化的规范,以此来达到提升自己的师德境界的目的。背诵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规范要求,显然仅是一种低层次的要求,很可能许多教师无法真正理解这些师德规范,无法内化为信念化的东西。只有在一定的教育工作场景中践行道德规范,才可能收到实际效果。
②拜师
所渭拜师就是指通过师徒结对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每所学校里一般都有一些“名师”,他们往往既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也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和服众的道德修养。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这种资源,有意识地确立师徒学习制度,使得年轻教师在名师的亲身示范和悉心帮教下,获得师德的成长。
③自我修养
A.反省
反省就是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目的。这是教师加强和提升师德修养的较好途径。教师可以采用写反思日记的途径来提升自己的师德。所谓反思日记,就是教师把教育情境中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所作所为以及学生的反应等记录下来,而后进行反思。教师一旦能够进行反思,无疑将对自身的师德成长大有益处。
B.慎独
慎独是指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慎独对于教师的师德修养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教师这一职业是在一人独处的情况下进行的,如备课、批改作业等,缺乏监督性。能否做到慎独,直接关系到教师劳动的质量。
4.新《规范》的亮点
教育部正式公布印发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前在征求意见稿中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保护学生安全”被正式列入新规范的第三条关爱学生中。与旧规范相比,新规范亮点颇多,包括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应保护学生安全、终身学习等。
(1)“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
此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修订。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写入该内容是在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工作,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由专家、教师及教育部官员组成。此次修订是我国自1997年以来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首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前期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2)“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在新规范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实际上,随着社会形势发展,中小学的课本也在不断更新、查化,再也不像以前一成不变。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
(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解读
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共七章二十二条,把对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职责与任务、待遇与权力、培养与培训、考核与奖惩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第一章《总则》里面,更是对班主任的概念作了详细的界定,也把班主任工作提到了一个显著的地位: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丁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
《规定》出台以后,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对其进行了解读,表示该《规定》有4个亮点;
一是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规
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是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一直是按照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教计字[1979)489号)规定的标准。津贴标准低,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T资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T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T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三是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四是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规定》从班主任的职业发展、职务晋升、参与学校管理、待遇保障、表彰奖励等多个方面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充分体现了对班主任T作的尊重和认可,对广大班主任教师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和激励。强调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对于稳定班主任队伍、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鼓励广大班主任能长期、深入、细致地开展班主任T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一)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
人们常说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别人,特别是学生产生深远的影 响。人们总是把教师当做一面镜子,当做做人的典范。作为人民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明智的人总是把职业道德视为发展事业的动力。今天,人们尤为重视职业道德 参养。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键在于抓好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以此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 修养。
1.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原因
自古以来.学校都是育人的场所,既担负着教育学生长知识的任务,又担负着教育学生修德行的任务。作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尚未成熟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个性,而不是无生命、无思想活动的自然物。因此,教师要在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起到“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的表率性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机械的、呆板的,而是生动的、潜移默化的。教师劳动的“产品”应具有高质量,既要求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又要注意因材施教,更好地发展各类学生的个性。而且,教师的劳动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既不能生产“次品”、“废品”,更不能生产“危险品”。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教育,对于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要求概括起来是16个字,即政治坚定、业务精通、遵纪守法、为人师表。政治坚定,就是要讲政治。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作为青少年学生“灵魂的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就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业务精通既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纵横驰骋,又要求教师与新知识紧密相连,做到善于化旧为新,新旧融合。从某种意义上,精通业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提高业务修养应该成为教师胜任现代条件下的教育教学任务的自觉要求。离开了具体任务,师德便失去了载体;没有较高的业务水平,敬业会落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窘境。作为一名有造诣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上应该向纵、横两个维度拓展和延伸,要劳而不厌、博观厚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那种抱着一点点专业知识就夜郎自大的教师,早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知识的陈旧、不合时宜与新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作为教师,对新知识的占有,对新信息的洞察,更应比同时代的人领先一步。人民教师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在学校里.人民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应当做遵纪守法的模范。教师只有增强法制意识,才能正确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才能自觉运用法律维护教师的自身权益,才能切实推进全面依法治教。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理应“为人师表”。有人称教师的行为是“无声的命令”.因此每个教师必须在思想、政治、教学、道德、语言、仪表、人际关系等方面,自觉地遵循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准则和规范。要不断地追求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自己规范的言行作为表率,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从而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
(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