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508 课程代码:01747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判断题
1.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对) 2.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错) 3.双语学习是指的是同一个人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对)
4.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对) 5.研究表明,一般从1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错) 6.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对)
7.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对)
8.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错)
9.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错) 10.听说游戏是由儿童自发组织,教师利用游戏中儿童的兴趣而进行听说教学的游戏。(错) 11.文学作品作为艺术品,首要的是审美价值,其次才是其他的认识价值、娱乐价值等。(对) 12.“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错)
13.实物讲述应在熟悉实物的基础上进行,所以教师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让幼儿认识实物。(错)
14.为更好地掌握谈话技能和规则,在谈话活动中,要让幼儿反复练习某一交往技能,还可以让幼儿将某些交往词语背诵下来。(错)
15.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错)
16.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对) 17.表演法是指教师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展,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错)
18.婴儿说多词句时,不流畅、重复是不正常的口吃现象,成人应及时纠正,以免影响以后的语言学习。(错)
19.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
1
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对)
20.学前儿童语言发展水平的评价目标中包含着认知、情感与态度、技能和习‘暾这三个方面。(对) 二、填空题
21.语言包括 语言和 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 ,也是一种 。
口头 书面 话语 书面的符号
22.符号的 特点是就语言创制之初而言的,一旦进入交际就对人们有 。 任意性 强制性
23. ,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
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
24. 和 ,这是儿童学话中的关键的两步。 独词句的出现 从独词句到双词句
25.婴儿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殊策略常常有: 、 、 。 省略音 替代音 重叠音
26.谈话活动的类型有: 、 、 。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27.按讲述对象的特点分类,讲述活动分成 、 、 三种。 看图讲述 实物讲述 情景表演讲述
28.儿童语句产生的评定和分析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儿童说出的句子中 、句子中 。
包含的语词数量 结构的完整性和复杂性 三、问答题
29.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参考答案:
(1)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2)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30.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2
(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相一致。 (3)目标的内容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31.如何开展早期阅读中的亲子共读活动? 参考答案:
(1)选择适龄的读物。
(2)以身作则培养家庭的阅读氛围。 (3)读书给儿童听,唤起儿童的情感共鸣。 (4)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共读。 (5)善用故事录音带。 (6)采用多种参与形式。
3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有哪些原则? 参考答案:
(1)正确的价值观。评价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检查儿童学习和发展状况,同时也是为了提供真实的信息,使教师、家长了解孩子语言发展的现状,以便实施针对性的策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客观公正的原则。①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案,事先尽量考虑周全,减少误差;②评价过程必须规范,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公正,而不能主观武断、掺杂个人的感情或情绪因素,妄加评论和指责。
(3)参照性原则。①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性质的文件,这是确定语言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根本依据;②依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儿童在每个年龄段应有的水平作出恰当的规定;③依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目标不但是教育活动组织和实施的指南,也是教育活动评价的指南和参照的依据。
(4)连续全面性的原则。教育评价必须要连续不断地对语言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评价者既要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也要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既要对语言教学的目标进行评价,又要对活动的内容、方法进行评价;既要对教具、学具的运用进行评价,又要对师幼互动进行评价等。同时评价的方法和工具还应有连续性,对评价的资料要进行妥善的保存,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连续全面,反映出学前儿童语言动态发展的轨迹。
3
另外还应关注评价个体的差异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评价内容的多元化等原则。 四、案例评价
33.运用本课程所学知识,从目标的达成程度、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适合程度、活动内部要素的协调程度、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所给的语言教育活动案例进行分析评价。字数不少于400字。 托班语言活动《到草原去》实录
(一)称结合ppt课件,引出故事名称 师:图片里面有什么呀?(放ppt课件) 幼:蝴蝶、小花、小草等。
师:这么漂亮的地方,知道是哪里吗? 幼:公园。 幼:不知道。 师:这是草原。
师:小动物们也很喜欢这个漂亮的草原,所以都想到草原去。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到草原去》,我们一起来听听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到草原去了,怎么去的。 (二)结合ppt,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一边播放PPT,一边讲故事。
1.草原中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说:五颜六色) 师:草原中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幼:有红色的,有黄色的,有蓝色的……
师:是的,草原上的花朵有很多颜色,老师这里有一个好听的词叫“五颜六色”。小朋友说说看:“五颜六色”。 幼:五颜六色。
师:真好听,记住了,看到小花颜色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个好听的词了。 2.什么动物到草原去了?
师:小朋友还记得哪些小动物去草原了呀? 幼:小猪、小鸭、小兔… 师(逐一出示PPT):还有谁呀?
(教师再播放故事情节PPT课件,帮助幼儿回忆。) 幼:还有小猴、小鸡。
师:小朋友们火眼金睛,都说对了。
4
3.小动物们是怎样去草原的?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是怎么去草原的呀?仔细想想哦。 幼:骑摩托车去的。 (1)小猴骑摩托车去草原 师:谁骑摩托车去的呀? 幼:小猴骑摩托车去的。 师:摩托车发出声音是怎样的?
幼:嘟嘟——嘟嘟——(小朋友模仿着摩托车的声音) (2)小鸡和小鸭开汽车去草原 师:小鸡和小鸭是坐什么去的? 幼:开汽车
师:汽车发出声音是怎样的?
幼:滴滴——滴滴——(小朋友们双手变成握方向盘状) (3)小狗和小猫坐飞机去草原
师:三个小动物到草原了,还有谁还没到呀? 幼:小狗和小猫。 师:他们是怎么来的呀? 幼:他们是坐飞机来的。
幼:小狗和小猫这么厉害的,居然坐飞机哦。 师:谁知道飞机回发出什么声音来呀? 幼:嗡嗡——嗡嗡—— (4)小猪和小兔坐四轮车去草原
师(教师扮演猪和兔子模样);小朋友现在还有谁没有到呀? 幼:小猪和小兔还没有到呢。
师:谁来告诉我,他们俩是怎么去草原的呀? 幼:拖拉机。
师:不对,不对,再想想。 (看幼儿的反应,教师出示该PPT) 师:小猪和小兔是怎么去草原的呀? 幼:小马拉他们去的。
5
2017年 1 月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