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7、 课程设计的三个层次
课程计划【整体规划:生产劳动、课外活动、学科设置、学年假期划分】
课程标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与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
法的基本要求;核心是课程目标】
教科书【详细规定教学内容】 (填空、选择)
8、 课程评价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IPP评价模式(背景—输入—过程—成果)
二、小学新课程改革(这我也没咋看,题很少出)
1、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P40】
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
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的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
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小学综合;中学分科;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小学新课程体系的性质: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简答、填空。多选) 4、三级课程管理 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地方对基础教育课程的管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填空、多选)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专题六 小学教学
一、教学概述
1、 教学的内涵:
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2、 教学过程的特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简答)
二、教学原则与方法
1、小学教学原则及其运用 直观性原则【实物、模象、语言】 启发性原则【承认学生主体】 巩固性原则(乌申斯基)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相统一的原则
(重点:常考简答、选择、案例分析。各种出啊)
2、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谈话法 讨论法 演示法
练习法【1.明确目的,掌握原理和方法2.练习难度和题量适度】 (选择、填空)
3、 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 分组教学 设计教学法
道尔顿制
4、班级授课制 a.概念
b.产生与发展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的培养人才 c.优越性—— 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d.局限性【难以照顾到个别差异性】 e.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个别辅导】 f.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钻研教材
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 了解学生 组织教学 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检查复习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讲授新教材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巩固新教材 课外辅导【启发式】 布置课外作业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科学性、有效性、可靠性】 评价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调查法 自我评价法 (选择、填空、案例分析、简答)
专题七 小学德育(重点看吧)
一、小学德育概述
1、 小学德育的定义:
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的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与家庭德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即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2、小学德育的构成 道德教育
思想教育 品德教育
3、小学德育的意义 小学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和保障
小学德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障
小学德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奠基工程和未来保证
4、小学德育的内容 爱国主义教育
理想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 劳动教育
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5、小学德育过程的特点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促使儿童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多种因素互动、反复且长期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儿童自我教育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小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以下内容各种考法,非常重要!)
1、小学德育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2、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班主任工作
3、小学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摆事实、讲道理)【基本方法】 榜样示范法(榜样应有先进性、时代性、典型性) 锻炼法(学习活动、委托任务等方法) 陶冶教育法(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品德评价法
专题八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 班主任工作
1、 班主任职责与任务:
a.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b.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营造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c.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d.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
校提出奖惩建议。 e.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2、 小学班主任常规工作:
学生群体
以“学生守则”为依据 a. c. e. f.
了解学生 学生个体
建立学生档案(分为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班会活动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 b. 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中心环节】 d. 个别教育
g. 操行评定 基本情况 h. 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本学期主要的活动与安排 3、 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
对先进生的教育工作 先进生的心理特征:自尊好强、充满自信,强烈的荣誉感,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
意识
先进生的教育: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后进生工作 后进生心理特征【①不适度的自尊心;②学习动机不强;③意志力薄弱】 关心爱护、尊重;
后进生的教育 培养激发学习动机,利用“闪光点”
(可能会出关于后进生的案例分析) 二、 班级管理模式【1.班级常规管理 2..班级平行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4.班级目标管理】 (选择、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 教育心理学
专题一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
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a.教育心理学绝的研究内容: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
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个要素](给你个案例,分析是哪一项,看看“教学媒体”的定义书上有)
b.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
教师:[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 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表现手段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c.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量的研究【实验法、测量法】 质的研究【观察法、调查法】
二、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1924 廖世承 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80 潘菽 主编了《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书上选择出了)
专题二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1、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心理发展的阶段:出生——成熟——衰老——死亡。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启示: 学习准备【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的水平和特点】
关键期【即敏感期】
3、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是重点)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的分化) 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标志 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内化为形象以及表象图式,思维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内化性、可逆性、守恒性、整体性)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具有抽象思维逻辑,具有可逆性、补偿性与灵活性)
4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现有的水平,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他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水平】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承认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临近发展间的过渡状态。 5、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1、婴儿期:(0—1.5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体验希望的实现 2、儿童早期:(1.5-3岁):培养自主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3、学前期:(3-6、7岁):任务培养主动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4、学龄期:(6、7-12岁):任务培养勤奋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5、青少年期(12-18岁):任务培养自我同一性,体验忠实的实现。 6、成年早期(18-25岁):任务培养获得亲密感,体验爱情,避免孤独感。 7、成年中期(25-50岁):任务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8、成年晚期(50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6、自我意识的概念(包含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7、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8、小学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二、 学生的个别差异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1、 认知差异 认知风格差异 沉思型与冲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