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免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5.4.7.3. 建档要求

每一台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须包括如下内容:

5.4.7.3. 1、 特种设备出厂资料(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监检报告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

5.4.7.3. 2、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5.4.7.3. 3、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5.4.7.3. 4、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5.4.7.3. 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5.4.7.3. 6、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5.4.7.4.管理要求

5.4.7.4.1、 指定专人负责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档案的编目、整理,及时更新档案内容;

5.4.7.4.2、 特种设备档案的应有专门的档案柜集中存放,按设备类型、编号等分类存放。

5.4.7.4.3、 每个特种设备档案应有便于查阅的档案号; 5.4.7.4.4、 建立特种设备档案的查阅、借出和调入登记制度; 5.4.7.4.5、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保管期限为从特种设备购入开始建立,到特种设备报废注销为止。

5.4.7.4.6、 档案柜须清洁,做到防盗、防火、防潮、防虫。每季度查点一次;年终对所有档案查点一次。

5.4.8.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制度 5.4.8.1 目的

为贯彻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做好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5.4.8.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起重机械及其附属的安全保护装置等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

5.4.8.3.责任部门与准备工作

5.4.8.3.1、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申报工作由生产部负责。

5.4.8.3.2、 每年年初由生产部和其它相关部门制定年度检验计划,报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批准,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负责落实。

5.4.8.3.3、 应提前一个月与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预约检验时间,确保特种设备在下次检验日期到期之前检验完毕。

5.4.8.3.4、 特种设备检验前,由生产部和其它相关部门按规定做好特种设备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清洁、清洗、检修以及为安全检验而必须采取的安全措施等。

5.4.8.3.5、 特种设备检验时,生产部和其它相关部门应在场配合检验单位做好检验工作。

5.4.8.3.6、 特种设备检验后,由生产部办理领取检验报告的各项手续。 5.4.8.3.7、 对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应停止使用并按照检验不合格报告的要求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报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5.4.8.3.8、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5.4.8.3.9、 特种设备因故停用半年以上,应当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启用已停用的特种设备,应当到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启用已停用一年以上的特种设备,还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申报检验。

5.4.8.3.10、 检验报告应该及时交由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归纳存档,由使用部门负责起重机械检验合格标签的更换。 5.4.8.4. 检验周期

起重机械:行车、叉车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二年。

5.4.9.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4.9.1 目的

为规范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工作,做好对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运行状况清查及对制订隐患问题的对策,特制定本制度。 5.4.9.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与特种设备有关的部门间沟通管理。 5.4.9.3.人员范围

5.4.9.3.1、 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责任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它相关部门。

5.4.9.3.2、 会议由公司法人组织,每季度举办一次,其它部门协同参加。 5.4.9.4. 主要内容

5.4.9.4. 1、 传达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等;组织学习最新颁布的法律法规文件。

5.4.9.4. 2、 通报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事故情况,杜绝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5.4.9.4. 3、 了解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状况和研讨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

5.4.9.4. 4、 总结各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学习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

5.4.9.4. 5、 布置下阶段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5.4.9.4. 6、 交流其它单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训。

5.4.9.4. 7、 审定公司年度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和目标,并通过公司各职能部门组织实施。

5.4.9.4. 8、 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定期作本单位的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汇报。

5.4.9.4. 9、 研究、协调和解决特种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5.4.9.4. 10、对已发生的特种设备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工作,如果没有可以采用外公司典型案例予以说明。

5.4.9.4. 11、组织制订、修订特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提出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5.4.9.4. 12、针对季节性安全工作重点或特点,开展讨论并做好记录。

5.4.9.4. 13、开会之前,各相关职能部门都应做好有关资料准备工作,会议上要讨论解决的问题应一一列出。

5.4.9.4. 14、会议上决定的事情,各部门负责人及责任人,必须认真执行,按时完成。

5.4.9.4. 15、会议内容由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做好会议纪要,并分发给相关责任部门。

5.4.9.4. 16、每次会议纪要及相关会议资料须归纳存档

5.4.10.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5.4.10.1. 危险源分析

5.4.10.1. 1、因机构及零部件固定不牢、锈蚀变形、疲劳工作,引发滚落、高坠、物体打击,造成人员伤亡;

5.4.10.1.2、起重吊装,因违反‘十不吊’及信号指挥、司索与司机配合失调,导致撞击、坠落、失衡,造成人员伤亡;

5.4.10.1. 3.因安全装置不能有效地限制重量、力矩、行程、回转,造成断擘、倾覆、断绳、断轴,造成人员伤亡;

5.4.10.1. 4、因操纵系统和电气系统接触松脱或疏于保养,失去控制与操控,发生故障造成人员伤亡。 5.4.10.2.组织机构及职责 5.4.10.2.1、应急组织体系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5.4.10.2.2、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长职责:总指挥;

副组长职责:人员分工安排;

A、 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B、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C、 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D、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组员职责:在组长的带领指挥下对事故进行救援抢救。 5.4.10.3. 预防与预警 5.4.10.3. 1、危险源监控

建立公司重大危险源监控方法与程序,完善危险源辩识工作,对危险源进行识与评估。在技术和管理措施上加强重大事故的监控,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

5.4.10.3. 2、预警行动

如遇意外事故时,车间管理人员要立即采用电话、对讲机或其它快捷方式第一时间向生产部汇报险情。同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抢救受伤员工。 5.4.10.3. 3、信息通讯: 组长: 副组长: 生产部办公室: 安监办:

急救:120;火警:119;匪警:110;

生产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通知全体指挥中心成员,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班组、联系电话、报告人、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 5.4.10.4. 应急处置 5.4.10.4. 1、响应分级

为确保公司正常生产,预防突发事件以及预想不到的、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事前应有充足的技术措辞准备、抢险物资的储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公司财产和经济损失。

根据本工公司生产特点,在辩识、分析评价生产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重大危险因素的高空坠落与吊运撞击作为一级响应。 假设吊运的工件与地面工作人员不同步、吊运防护不牢、起重机械作业失控,可能造成高坠与撞击等几种可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免费)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管理。5.4.7.3.建档要求每一台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须包括如下内容:5.4.7.3.1、特种设备出厂资料(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书、监检报告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等);5.4.7.3.2、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定期检验和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dd3v879hw6x2111f50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