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为足伐以上0.2米距水面深度(米) V为水流平均流速(米/小时)
第15条 小溪、泉水水源的调查,可采用容器或溢水口办法查定。 梯形溢水口的计算公式: 3/2
Q=6696×b×h (立方米/时)
b为梯形底边长(米) h为溢水口处水深(米) b≥3h
第16条 湖、泊、水库水源的出水量的查定,以枯水期的延续日数,除枯水期开始的有效蓄水量,得出每日出水量。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蓄水量中应减去下列水量:
(一)由于设备位置条件,不能利用的水量; (二)由于蒸发量和结冰的损失水量; (三)枯水期间其它方面的用水量。
由于我国农田水利迅速发展,一般湖泊、水库蓄水量变化较大,应积累历史资料,并分析可能发生的变化因素,确定其可靠供水量。 第17条 采用购水的铁路水源,每年应查定一次,按其实际供水情况确定能力。
第18条 水源导水管通水能力的调查,可参考下列办法进行: (一)开动扬水机械,使集水井水位降至稳定水位;
(二)测量常水位至稳定水位的距离h1(米),同时求出水位稳定后
扬水机械的出水量Q1(立方米/时)。 (三)采用下列公式求出导水管通水能力: Q=------×Q1
Q为导水管最大通水能力 (立方米/小时) Q1为水位稳定后机械扬水能力(立方米/小时) h1为常水位至稳定水位距离(米) h为常水位至导水管顶部距离(米) 第19条 扬水机械能力的查定。
(一)给水站设有两套及以上扬水机械时,除单独调查每台扬水机械扬水量外,还应调查其共同工作时(不包括备用机械)的扬水量,每日扬水机械能力,按运用机械共同工作22小时计算。
(二)如只设有单套扬水机械(无备用机械),每日工作时间,按16小时计算。
(三)设有多级泵房的给水站,应以其能力最小的一级做为该站的扬水机械能力。
(四)扬水机械能力查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可分别采用下列四种办法: (1)计量仪表查定法:
利用各种仪表,进行对扬水机械的查定,如安装水表或其他流量测量仪器。
(2)角尺测定法:
采用角尺测定,使用直管宜平直、管口平整,长度应在2米以上,出水口保持满管出水。测量时调整压力表指度与日常向水塔扬水一样,然后
将角尺紧贴管壁上部移动横尺,使竖尺P点接触水流后,看横尺读数∠,依照直管管径按下列公式或查换算表,求得流量。 Q=3.9A×L
Q为流量 (立方厘米/秒) A为直管断面(立方厘米) L为直尺读数(厘米) 3.9为折算固定系数(1/秒) (3)水槽、水池测定法:
关闭水槽、水池总配水伐,停止向用户配水。然后向水槽、水池扬水,按一定时间内向水槽、水池扬水总量被扬水时间除之,得出扬水机械的扬水量,计算公式如下: A(H--h)
Q为扬水机械扬水量 (立方米/小时) A为水槽水池面积 (平方米) H为扬水后水槽、水池水位高度(米) h为扬水前水槽、水池水位高度(米) T为查定时总扬水时间(小时) (4)三角堰测量法:
关闭向水塔扬水止伐,使水流入三角堰,然后调整试验止伐,使扬水管压力表上的指度与日常向水塔扬水时一样,等三角堰出水口的水流高度稳定后,测得出水口的h值(以毫米计),查三角堰流量换算表,即可求得扬水机械的扬水量。
第20条 扬水管路能力的查定:
(一)扬水管路的通水能力,按管路容许压力和水流速度查定。管路的容许压力,应根据工厂制造规格、技术状态决定。铸铁管路采用的容许压力一般不超过10公斤/平方厘米;流速最大不超过每秒2.5米。 (二)枢纽站或区段站有两条或以上扬水管路时,除留一条做备用外,其余扬水管路均按每日工作24小时查定其能力。 (三)扬水管路按容许压力查定,其公式: 0.9(p--h)
通水有效水头i=---------------- P为管路容许压力(按水头高度米计)
h为扬水管几何高度,即由水泵中心至水塔水槽扬水管出水口间的垂直高度(米)
L为扬水管长度(米)
0.9为管路和配件的损失而进行修正的系数
求得1000i的数值后,按管路直径查管路流量计算表,得出扬水管的通水能力,最后计算扬水管路每日的通水能力。
(四)在一条扬水管路中,如包括有几段不同直径的管路时,应以该管路较长部分的管径为主,换算为统一直径的长度后,再按上述办法计算其通水能力。管路换算计算公式为: L2×A2 L1=-------- A1
L1换算统一直径的管路长度(米) L2需要进行换算的管路长度(米) A1统一直径的管路比阻率 A2需要换算的管路比阻率 铸铁管路比阻率表
-------------------------------------------------------------------- |水管直径| 比 阻 |水管直径| 比 阻 |水管直径| 比 阻 | |(毫米)| 率 A |(毫米)| 率 A |(毫米)| 率 A | |--------|----------|--------|----------|--------|----------| | 40 |42300| 200|9.029| 500|0.068| | 50 |15190| 250|2.752| 600|0.026| | 75 |1709 | 300|1.025| 700|0.012| |100 |365.3| 350|0.453| 800|0.006| |125 |110.8| 400|0.223| 900|0.003| |150 |41.85| 450|0.120|1000|0.002|
--------------------------------------------------------------------
第21条 吸水管的通水能力,按容许流速每秒1.5米进行计算和分析,吸程不应超过水泵允许范围。
第22条 水鹤出水能力的查定在机车上水时进行。首先正确测定机车上水量和机车上水时所需时分,即可计算出水鹤每分钟出水能力。有两个以上水鹤时,应以两个水鹤同时出水的能力为计算能力。 Q q=--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