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 )。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 )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 )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4.( )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 )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 )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 ),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 )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 )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 )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 )。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 )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 )。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 )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 )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 )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 )。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 ),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 ),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 )。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 )。11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 )。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 )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 )。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 )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是 (1.ABCDE 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 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 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 2.ACDE )。
A.古代时期 B.近代时期 C.巴纳姆时期 D.艾维·李时期 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 3.ABC )。
A.懂管理 B.会策划 C.善传播。 D.勤工作 E.能宣传
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4.BCE )。
A正确流言 B愿望流言 C恐怖流言 D错误流言 E攻击流言
5.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 5.ABDE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 6.ABCD )。7
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
7.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7.ABCDE )。
A.谁传播 B.传播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向谁传播 E.传播的效果怎样
8.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 8.ACD )。9
A.民意测验 B.传播的内容分析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E.传播的效果分析
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 9.ABCDE )。
A.日期选择 B.安排布置 C.陪同与介绍情况 D.摄影 E.食宿交通
10.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0.ADE )。
A.理念识别系统 B.思维识别系统 C.运动识别系统
D.行为识别系统 E.视觉识别系统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四、论述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五、案例分析题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C 6.A 7.C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B 28.B 29.A 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 4.BCE 5.ABDE 6.ABCD 7.ABCDE 8.ACD 9.ABCDE 10.ADE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有效性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其次,努力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还意味着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不能偏顾任何一项。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要达到统一,满足公众利益是提高组织利益的前提。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
(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厂服是组织的重要标记。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伶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答:(1)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
(2)群众与人民相比,其内涵大,外延小。就是说,本质涵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范围上看,群众包涵于人民之中,但其内涵更具体、更稳定。人民是个流动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主体和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
(3)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