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第四章
第十九讲 §4—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4—2 正等测图
课 题: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课堂类型:讲授
教学目的:1、介绍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2、讲解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要求:1、了解轴测图的种类,理解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2、了解正等测图的形成、轴间角和轴向变形系数
3、熟练掌握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重点:平面立体的正等测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正等测图的轴测轴和坐标原点的选择 教 具:模型:长方体、正六棱柱
教学方法:用通俗的方法讲解正等测图的获得方
法:根据观察者的方向,将立体旋转45°,然后将后面抬起适当角度,使立体的三条棱线(长、宽、高)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相等,用正投影的方法向轴测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轴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相贯线的两个基本性质。 2、复习相贯线的近似画法。
3、讲评作业,复习两个曲面立体相贯的相贯线的投影的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多面正投影图能完整、准确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好、作图简单,但立体感不强,只有具备一定读图能力的人才能看懂。 有时工程上还需采用一种立体感较强的图来表达物体,即轴测图,。轴测图是用轴测投影的方法画出来的富有立体感的图形,它接近人们的视觉习惯,但不能确切地反映物体真实的形状和大小,并且作图较正投影复杂,因而在生产中它作为辅助图样,用来帮助人们读懂正投影图。 在制图教学中,轴测图也是发展空间构思能力的手段之一,通过画轴测图可以帮助想象物体的形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空间物体连同确定其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某一选定的单一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称为轴测投影图,简称轴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轴测图的形成
在轴测投影中,我们把选定的投影面P称为轴测投影面;把空间直角坐标轴OX、OY、O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O1X1、O1Y1、O1Z1称为轴测轴;把两轴测轴之间的夹角∠X1O1Y1、∠Y1O1Z1、∠X1O1Z1称为轴间角;轴测轴上的单位长度与空间直角坐标轴上对应单位长度的比值,称为轴向伸缩系数。OX、OY、OZ的轴向伸缩系数分别用p1、q1、r1表示。例如,在图4-2中,p1= O1A1/OA,q1 =O1B1/OB,r1 =O1C1
/OC。
强调:轴间角与轴向伸缩系数是绘制轴测图的两个主要参数。 2、轴测图的种类
(1)按照投影方向与轴测投影面的夹角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垂直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斜轴测图——轴测投影方向(投影线)与轴测投影面倾斜时投影所得到的轴测图。
(2)按照轴向伸缩系数的不同,轴测图可以分为:
1)正(或斜)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等测图;
2)正(或斜)二等测轴测图——p1=r1≠q1 ,简称正(斜)二测图;
3)正(或斜)三等测轴测图——p1≠q1≠r1 ,简称正(斜)三测图;
本章只介绍工程上常用的正等测图和斜二测图的画法。
3、轴测图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互相平行的线段,在轴测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