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银行 手机银行 银行通过电话自动语音及人工服务应答(客户服务中心)方式提供的服务。包括各类账户之间的转账、代收代付、各类个人账户资料的查询、个人实盘外汇买卖等银行服务。 银行利用移动电话技术为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账户查询、转账、缴费、支付、外汇买卖等。 自助终端 利用银行卡在自助终端上实现账户管理和支付结算等功能。 第4章 银行管理
一、公司治理
银行公司治理的主体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
注册资本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商业银行,独立董事的人数不得少于3人。非执行董事是指在商业银行不担任经营管理职务的董事。独立董事是指不在银行担任除董事以外的其他职务,并与所受聘银行及其主要股东不存在任何可能妨碍其进行独立、客观判断关系的董事。
监事会由职工代表出任的监事,股东大会选举的外部监事和其他监事组成,其中外部监事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 二、资本管理 ①财务会计:会计资本(账面资本),指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即所有银行资本的构成 者收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一般准备,未分配利润,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和少数股东权益。 ②银行监管:监管资本,指银行监管当局为了满足监管要求、促进银行审慎经营、维持金融体系稳定而规定的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 ③内部风险管理:经济资本(风险资本),指银行内部管理人员根据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计算的、银行需要保有的最低资本量。是防止银行倒闭的最后防线。 ①满足银行正常经营对长期资金的需要; 银行资本的作用 ②吸收损失(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是承担风险和吸收损失的第一资金来源。资本金又被称为保护债权人、使债权人面对风险免遭损失的缓冲器。); ③限制银行业务过度扩张和承担风险; ④维持市场信心; ⑤为银行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提供最根本的驱动力。 2.监管资本的要求及管理 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一是确定了资本的构成,即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且附属资本规模不得超过核心资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 本的100%。计入附属资本的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 二是根据资产信用风险的大小,将资产分为0、20%、50%、100%四个风险档次。 三是通过设定一些转换系数,将表外授信业务也纳入资本监管。 四是规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总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 在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基础上,新增了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三大支柱:最2004年4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低资本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 ① 最低资本要求 两项重大创新:一是在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中全面反映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资本要求;二是引入了计量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银行既可以采用外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确定风险权重,也可以用各种内部风险计量模型计算资本要求。 第 21 页 共 44 页
资本充足率=(资本-扣除项)/(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12.5倍的操作风险资本) ② 外部监管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监管当局可以采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方法审核银行的资本充足情况。 ③ 市场约束 市场约束旨在通过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由于利益相关者关注银行的主要途径是银行所披露的信息,因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特别强调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要求银行披露信息的范围包括资本充足率、资本构成、风险敞口及风险管理策略、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及过程等。市场约束是对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的补充。 ① 严格资本要求 2010年12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 ② 建立国际统一的流动性监管框架 ③ 加强市场约束和公司治理 ④ 缓解银行体系顺周期性 ⑤ 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关联性风险 ⑥ 建立跨境银行处置机制 我国实施《巴塞尔》的原则:分类实施,分层推进,分步达标 3.我国的监管资本与资本充足率要求
以监管资本为基础计算的资本充足率,是监管当局限制银行过度承担风险、保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重要工具。提高资本充足率:①“分子对策”:增加资本;②“分母对策”:降低风险加权总资产。
①核心资本(一级资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可计入部分、盈余公积、一般风险准备、未分配利润、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增加核心资本方式:发行普通股,提高留存收益。
②附属资本(二级资本):重估储备(70%),一般准备,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长期次级债务(不得超过核心资本的50%)计入附属资本的可转换债券需满足:债券持有人对银行的索偿权位于存款人及其普通债权人之后,并不以银行的资产为抵押或质押;债券不可由持有者主动回售;未经中国银监会事先同意,发行人不准赎回。
增加附属资本方法:发行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长期次级债券。
③扣除项:商誉、其他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由经营亏损引起的净递延税资产、贷款损失准备缺口、资产证券化销售利得、确定收益类的养老金资产净额、直接或间接持有本银行的股票等。
三、风险管理
1、银行风险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资产和预期收益受损失的可能性。 分类 信用风险 内容 (违约风险)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从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几乎存在于银行的所有业务当中,因而是银行最复杂、最主要的风险。 市场风险 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第 22 页 共 44 页
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分为人员、系统、流程、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并由此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操作风险 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有问题,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有问题,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不完善。它存在于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具有可转化性,即可以转化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其他风险,因而难以将其与其他风险严格区分开来。 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的流动性需求,从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不能满足流动性风险 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和负债流动性风险(指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变动,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中,由于他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通常债务人所在国家的行为引起。分为政治风险(境外银国家风险 行受特定国家的政治原因限制不能把在该国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的风险)、社会风险(由于经济或非经济因素造成特定国家的社会环境不稳定而使贷款银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汇回本国而遭受的风险)、经济风险(境外银行仅仅受特定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因素的限制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的风险)三类。 声誉风险 指由于意外事件、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银行的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银行通常将其看作是对其市场价值最大的威胁。 指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过程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要法律风险 求,导致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罚款、罚金或进行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指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战略风险 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其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银行战略目标的整体兼容性、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战略、为这些目标而动用的资源、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 2、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银行风险管理指在银行经营过程中,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以确保银行经营安全,进而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取尽可能大收益的行为总和。 发展阶段 资产风险时间 20世纪60主要内容 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与当时银行业务以资产业务为主有关。 西方各国经济发展进入高速增长的繁荣时期,银行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极大压力,负债风险20世纪60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开始大量创新并使用金融工具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来扩大银行的资金来源。负债规模的扩大使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 资产负债风险管理阶段 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转变,汇率波动不断加大,而且利率波动也开始变得更20世纪70年代 为剧烈。此时,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它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风险的协调管理,通过对资产与负债的结构和期限的共同调整、经营目标的互相代替以及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 管理阶段 年代以后 管理阶段 年代以前 第 23 页 共 44 页
全面风险20世纪80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管理阶段 年代后期 3、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银行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银行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其管理模式的核心内容如下: 组成 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 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 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 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 内容 银行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要求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是全球化的,应根据业务中心和利润中心建立相适应的区域风险管理中心,与国内的风险管理体系相互衔接和配合,对各国、各地区的风险进行识别,对风险在国别、地域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进行评估和风险预警。 指对整个银行内各个层次的业务单位、各种风险的通盘管理,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银行的风险管理应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为避免各类风险在地区、产品、行业和客户群的过度集中,银行可采取统一授信管理、资产组合管理及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一系列全新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防范和转移各类风险。同时,重视定量分析,通过内部模型来识别、计量和监控风险,以更为客观和科学地管理。 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所有银行工作人员都应该具有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自觉性。 4、银行风险管理流程 流程 内容 有效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风险识别包括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风险识别的方法有5种: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由风险管理人员将可能面临的风险逐一列出)、资产财务状况分析法(根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财产目录等财务资料进行分析)、情景风险识别 分析法(通过有关数据、曲线、图表等模拟银行未来发展的可能状态,以识别潜在风险因素及后果)、分解分析法(将复杂的风险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风险因素以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潜在损失)、失误树分析方法(通过图解法识别和分析损失发生前各种失误的情况及引起事故的原因,由此判断和总结哪些失误最可能导致风险损失)。 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发达国家的银行不断开发风险计量 出针对不同风险各类的量化方法成为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重要标志。《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通过降低监管资本要求鼓励银行采用高级的风险量化技术。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监测各种可量化的关键风险指标以及不可量化的风险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确保可将风险在进一步加大之前识别出来。二是报告银行所有风险的定性、定量评估风险监测 结果,以及所采取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的质量与效果。建立功能强大、动态/交互式的风险监测和报告系统对于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效率和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体现了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 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风险控制 制的过程。在日常风险管理操作中,具体的风险管理、控制措施采取从基层业务单位到业务领域风险管理委员会,最终到达高级管理层的三级管理方式。 四、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第 24 页 共 44 页
目标 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原则 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 构成内部环境(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风险识① 授信:实行统一授信管理,完善授信决策与审批机制 ② 资金业务:对资金业务对象和产品实行统一授信 重点③ 存款机柜台业务:对基层营业网点、要害部位和重点岗位实施有效监控 ⑤ 会计:统一管理 ⑥ 计算机信息系统:严格划分职责 五、合规管理 目标 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① 合规政策 基本要素 ② 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 ③ 合规风险管理计划 ④ 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 ⑤ 合规培训与教育制度 重点内容 ① 建设强有力的合规文化 ② 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③ 建立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制度 ① 持续关注法律、规则和准则的最新发展; ② 制定并执行风险为本的合规管理计划; ③ 审核评价商业银行各项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规性; 部门职责 ④ 协助相关培训和教育部门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 ⑤ 组织制定合规管理程序以及合规手册、员工行为准则等合规指南; ⑥ 积极主动地识别和评估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相关的合规风险; ⑦ 收集、筛选可能预示潜在合规问题的数据; ⑧ 事实充分且有代表性的合规风险评估和测试; ⑨ 保持与监管机构日常的工作联系,跟踪和评估监管意见和监管要求的落实情况。 六、金融创新 宏观层面 中观层面 微观层面 货币信用制度、体制的变革与突破 银行技术,产品,制度创新 信用创造型创新,风险转移型创新,增强流动性创新,股权创造型创新 内容 ④ 中间业务:取得有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授权 要素 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 2、银行金融创新的基本原则 原则名称 合法合规原则 公平竞争原则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 成本可算原则 原则内容 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或变相逃避监管。 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进行低价倾销、恶性竞争或其他不正当竞争 应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应制定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保护自主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尽可能保证创新成本能比较准确地核算,避免创新活动偏离银行经营目标 第 25 页 共 4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