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有机蔬菜基本知识
一、有机蔬菜的定义:
有机蔬菜是指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除草剂和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且经过有机认证机构鉴定认可,并颁发有机证书的蔬菜产品。有机蔬菜具有优质、安全、营养的特点,口感好,对人体有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二、对发展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基本要求: 1、对土地的要求:
(1)基地的完整性:基地土地应是完整的地块,其间不能有进行常规生产的地块,但允许有有机转换地块;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与常规地块交界处必须有明显标记,如:河流、山丘、人为设臵的隔离带等。
(2)必须有转换期:由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时间,其后播种的蔬菜收获后,才可作为有机产品;多年生蔬菜在收获之前需要经过3年转换时间才能成为有机作物。转换期的开始时间从向有机认证机构申请认证之日起计算。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有机生产要求操作,经1年有机转换后的田块中生长的蔬菜,可以作为有机转换作物销售。
(3)建立缓冲带:如果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的地块有可能
—1—
受到邻近常规地块污染的影响,则必须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设臵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污染。不同认证的有机构对隔离带长度的要求不同,如我国OFDC认证机构要求8米,德国BCS认证机构要求10米。
(4)灌溉用水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有机地块的排灌系统与常规地块应有有效的隔离措施,以保证常规地块的水不会渗透或漫入有机地块。
(5)土壤质量要求: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土壤至少要达到二级标准。
(6)大气质量要求:在周围存在潜在的大气污染源的情况下,要按照《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9137-88》对大气质量进行监测。选择的基地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对基地产生的潜在影响,远离明显的污染源如化工厂、水泥厂、石灰厂、矿厂等。
2、对面积的要求:
有机蔬菜对种植地块质量、田间管理都有一定的要求,小面积的地块无法与相邻地块及周边污染源有效隔离,易受到周围田块施肥打药浇水等管理措施的影响,降低蔬菜质量。所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种植有机蔬菜是不可行的,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一般基地面积要求在300亩以上。
3、对人的要求:
同种植常规蔬菜相比,有机蔬菜的最大不同就是不能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也不能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除此之外,生产管理的其它方面没有多大区别。所以,有机蔬菜
—2—
并不难种。当然,由于要人工防治某些病虫草害,要增施有机肥料,所以相对增加了劳动量。只要劳动力充足,就可以种植。
三、有机蔬菜栽培管理技术: 1、选择品种:
应使用有机种子和种苗,在得不到已获认证的有机蔬菜种子和种苗的情况下(如在有机种植的初始阶段),可使用未经禁用物质处理的常规种子,应选择适应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特点,且对病虫害有抗性的蔬菜种类及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中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遗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种子。
2、轮作换茬:
有机基地应采用包括豆科作物或绿肥在内的至少3种作物进行轮作;在1年只能生长1茬蔬菜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轮作。
3、配套栽培技术:
通过培育壮苗、嫁接换根、起垄栽培、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植株调整等技术,充分利用光、热、气等条件,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的环境,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4、允许使用的肥料种类:
有机肥料包括动物的粪便及残体、植物沤制肥、绿肥、草木灰、饼肥等;矿物质包括钾矿粉、磷矿粉、氯化钙等物质;另外还包括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专用肥和部分微生物肥料。
5、肥料的使用方法:
(1)施肥量:有机蔬菜种植的土地在使用肥料时,应做到种菜与培肥地力同步进行。使用动物和植物肥的比例应掌握在1:
—3—
1为好。一般每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追施有机专用肥100公斤。
(2)施足底肥:将施肥总量的80%作底肥,结合耕地将肥料均匀地混入耕作层内,以利于根系吸收。
(3)巧施追肥:对于种植密度大、根系浅的蔬菜可采用铺肥追肥方式,当蔬菜生至3-4片叶时,将经过晾干制细的肥料均匀撒到菜地内,并及时浇水。对于种植行距较大、根系较集中的蔬菜,可开沟条施追肥,开沟时不要伤断根系,用土盖好后及时浇水。对于种植株行距均较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追肥方式。
6、病虫草害防治:
由于有机蔬菜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所有化学合成的农药,禁止使用由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产品,所以有机蔬菜的病虫草害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高温消毒、合理的肥水管理、轮作、多样化间作套种、保护天敌等农业、物理措施,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1)病害防治
可以用石灰、硫磺、波尔多液防治蔬菜多种病害;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含铜的材料,如氢氧化铜、硫酸铜等来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可以用抑制作物真菌病害的软皂、植物制剂、醋等防治蔬菜真菌性病害;高锰酸钾是一种很好的杀菌剂,能防治多种病害;允许使用微生物及其发酵产品防治蔬菜病害。
(2)虫害防治
提倡通过释放寄生性、捕食性天敌(如赤眼蜂、瓢虫、捕食螨等)来防治虫害;允许使用软皂、植物性杀虫剂或当地生长的
—4—
植物提取剂等防治虫害(如清源保、百草一号);可以在诱捕器和散发器皿中使用性诱剂,允许使用视觉性(如黄粘板)和物理性捕虫设施(如防虫网)防治虫害;可以有限制地使用鱼藤酮、植物源除虫菊酯、乳化植物油和硅藻土来杀虫;允许有限制地使用微生物及其制剂(如杀螟杆菌、Bt制剂)。
(3)杂草控制
杜绝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除草剂,杂草防治抓住早、小、少三个字,防治要及时,在杂草的幼苗期进行,将杂草的危害减少到最小限度,能用铁锄除草的蔬菜地块,可实行人工除草,生长期短的叶用蔬菜群体密度大,进行人工拔草。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将杂草和蔬菜残体彻底清理出田地,减少杂草种源,对于根生杂草,在深耕土地时,将根捡出,减少根生杂草的漫生。提倡采用限制杂草生长发育的栽培技术(如轮作、绿肥、休耕等)控制杂草;提倡使用秸秆覆盖除草;允许采用机械和电热除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产品和化学除草剂除草。
四、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进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应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选择种植的作物品种、基地的类型等。
2、生态学原则: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要遵循生态工程的整体、协调、自生及再生循环等理论,按预期目标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连接不同成分和生态系统,形成互利共生网络,分层多级利用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促进系统良性循环,以达经济、生态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5—
有机蔬菜技术2010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