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母职研究专栏】陶艳兰 | 养育快乐的孩子——流行育儿杂志中亲职话语的爱与迷思_15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问题的提出

育儿问题已经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2015年度重磅电视剧《虎妈猫爸》反映和再现了当前中国城市家庭中的育儿问题,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该剧导演姚晓峰说:“教育的困惑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在这部剧里,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要把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告诉大家……”[1]。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是“狼爸”杜峰与海归教育专家唐琳之间的两场辩论,他们分别是中国当前占主流的教育理念和西方教育理念的代言人。最后唐琳获胜,“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让孩子做自己”等等这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受到家长们的认可和称赞,中国当前比较流行的虎妈狼爸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遭到清算。剧末,男女主人公置身于一个美丽虚设的童话世界,蓝天白云绿树,孩子们在其间奔跑,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孩子是有他们自己的世界的”“快乐最重要”,这句对白很清楚地传达出剧中毕胜男夫妇对自身教育方式反思和痛苦挣扎之后所达成的共识,也是该剧想要告诉观众的最好的教育方式,更是当前大众文化中比较流行的“快乐教育”在电视媒体上的再现。从学术研究的角度该如何去理解这种快乐教育呢?

有关如何养育孩子的育儿建议是一种历史与社会的建构。育儿建议深深地扎根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当中,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迁导致育儿实践和育儿文化的改变。19至20世纪,人们对科学的热情与信心几乎席卷一切领域。科学育儿开始兴起,母亲开始感觉到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传统育儿知识已经无法帮助她们教养好孩子,科学的母职由此形成[2]。那时的科学育儿实践和规范受行为主义科学的主宰,认为孩子需要得到严格的训练以便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这种育儿规范与早期的工业社会特质相关联,工业社会需要工人有规则意识、严谨和有效率。随着社会的变迁,到20世纪中期,生产文化逐渐被消费文化所替代,科学育儿中的纪律训练也逐渐被宽容、建议和劝告的方式所替代

[3](PP337-353)。20世纪初,父母被要求关注母婴保健和生长发育,20世纪30年代,父母被建议在专业知识的帮助下培养情绪健康的孩子,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方育儿杂志大量建议父母促进孩子的认知与智力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育儿建议从保健向智力发展的转变。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教育在社会分层和流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孩子在学校系统中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和要求,早期认知教育的目标直接与这种教育环境相对接,所以父母都尽力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4](PP41-75)。在1928-1944年与1990-2012年这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加拿大流行的妇女杂志Chatelame对母亲的建议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早期的母职被再现为一种严肃而耗时的工作,重点放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的教导方面,以便孩子将来能够适应工作场所、家庭和社会;而后一个时期的母职则更多地被描绘为一项情绪工作,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行为习惯,还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稳定,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适应社会,更要努力让其过得幸福快乐。前期的医疗化聚焦于儿童的身体和行为习惯,后期则注重儿童的个性和情绪。这些变化折射出社会价值的变迁,心理专业话语和风险社会导致了妇女杂志育儿建议的变化[5](PP253-265)。来自英国的研究也表明,在过去的20多年里,亲职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儿童养育的任务不断扩张,亲职范围也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公共讨论的主题。亲职文化方面的变化与儿童处在风险中的观念的发展是同步的,亲职扩张与风险社会的发展也是同步的,在这种社

会背景下,父母也被建构为风险的管理者[6](PP293-300)。脑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亦对亲职文化影响甚大,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下,父母被建议去最大化地促进孩子的认知和智力发展。当前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强调个人责任、自我管理和自我增强的管理模式也促使此类对父母的建议的增多[7](PP41-50)[8](PP253-263)。风险社会和消费主义文化共同促使儿童观念的转变,并直接影响了亲职文化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童年的危机是风险社会中成人世界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在儿童身上的折射。而这将深深地影响家庭中的亲职实践,童年阶段的风险无处不在,儿童是那么的纯洁,他们应该拥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所以父母要保护他们,通过消费给他们提供尽可能好的环境和条件

[9](PP171-185)。综上所述,英文文献中关于育儿建议的研究显示,从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当前的风险社会,育儿建议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经济和文化特征密切相关。学者从风险社会、消费文化以及脑科学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当前育儿建议或亲职文化的变化进行了解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科学育儿知识在全球范围内得以传播,全球资本也正在尽力打造一个同质性的儿童文化。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卷入这种全球经济体系。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育儿建议正在发生何种变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对家长科学育儿的建议以及对家长责任意识的强调已经成为家庭教育领域的主流现象。家庭教育立法也正在推进当中。而国内学界对育儿问题的研究比较集中在育儿实践和育儿支持体系建构及照顾政策等方面,对文化层面的研究和反思比较缺乏。少有的几篇文献从亲职文化的变化这一角度指出了当前育儿领域发生的变化,比如,“好妈妈”是符合标准的全知全能的“教育妈妈”[10],当前亲职职责范围不断扩大,“家长主义”开始盛行[11]。这些研究捕捉到了亲职文化方面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究。在重视家庭教育的背景下,这一研究取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以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描述中国当前亲职话语中育儿建议的内容,剖析这种亲职话语产生的社会背景和话语建构机制,并分析它可能造成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大众媒体是建构社会真实的重要机制。社会建构论认为,媒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再现与被再现的关系。再现论认为,媒体并不是被动反映社会状况,而是从无数纷杂零星的社会事件中主动加以挑选、重组、编排,以文字或图像等符码组成一套有秩序、可理解、有意义的叙述方式[12](P10)。本研究将对流行育儿杂志进行分析,在杂志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方面,采取“再现论”的立场。在此理论视角下,本研究的重点并不是要去分析流行育儿杂志中的育儿内容和观念是否与现实情况相符,而是要尽力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呈现并解释流行育儿杂志如何挑选、重组和编排育儿相关事件,建构特定的育儿知识,以此来剖析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与运作。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流行育儿杂志《父母必读》相关文本进行分析。权力机制如何安排运作,权力运作机制如何通过话语而将不平等的关系结构化并且维持和延续,是话语分析要去探讨的焦点问题。话语分析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取径,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一套话语分析方法。诺曼·费尔克拉夫(Norman Fairclough)将语言分析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发展出了一个适合于社会科学

研究特别是社会变化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它包括三个向度上的分析: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文本分析包括四个主题,分别是词汇、语法、连贯性和文本结构;话语实践牵涉到文本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过程,其实质是知识/权力机制在社会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运作,包括的三个主题分别是,言辞表达中的力量、文本的连贯性和文本的互文性;社会实践在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中讨论话语[13](P67)。本文参考和借鉴这一系统性的分析框架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拟定初步的分析框架。首先运用话语分析中文本的互文性的技术和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着重于文本生产的过程;然后在话语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即着重在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关系中讨论话语。

《父母必读》于1980年4月创刊,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创办的第一本家庭育儿杂志,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本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权威科普杂志;刊名由前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题写。它的创刊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杂志在创刊之初关注儿童、青少年的生育、养育与教育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定位逐渐清晰,仅关注0-6岁的孩子和他们的养育者。本文聚焦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选取21世纪以来《父母必读》杂志中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相关的文章作为分析对象。《父母必读》杂志自2000年以后增加了印张,文章数量及内容大幅增加,在栏目设置上做了比较大幅度的调整。2000年至2003年开辟了“本刊视点”栏目,2004年之后改为“特别策划”,每一期杂志的“本刊视点”或“特别策划”只有一个主题,这种情况占绝大多数,但是也有少数例外,2003年12期当中只有11个主题,2004年和2007年却分别有15个主题和14个主题。一般情况下,每一期此栏目的主题由杂志编辑部策划,通过案例或数据呈现主题内容,由数名该领域专家组成专家支持团队对前述的主题内容进行点评、分析或总结。“特别策划”栏目的标题也会以较大的字体显示在封面上比较显眼的位置。各种迹象显示,“特别策划”的主题基本上能够体现出杂志传播的核心内容。21世纪初期的杂志在内容上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具有较强的连续性,2003年9月与法国育儿杂志版权合作,杂志自2004年之后在内容、形式和风格上都发生了一个较大的转变。基于此,本文选取的研究资料为2004年至2014年杂志中的137次“特别策划”,每次“特别策划”中包含3-6篇文章。需要说明的是,2004年至2006年的杂志改为半月刊,2007年之后恢复为月刊。上半月即奇数期保持原有的风格,所以在抽样的时候只关注上半月刊。关于怀孕、生产、照顾与健康等与本文研究内容不符者不在分析之列,这样一来就筛选出48次符合本文内容要求的“特别策划”。根据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取其中有关育儿方式的30篇文章作为本文的分析文本。采用费尔克拉夫提出的文本分析及话语分析框架中的具体向度对所选取的文章进行分析。

?三、重新发现童年世界

(一)认识儿童

当前对儿童的界定和观念正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具体言之,就是认为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有主动成长的规律和意识;儿童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童年生命力得到生长和发展,孩子便会

收获童年幸福感。杂志文本比较精准地传达了这一时代特征,并将它具体化后传递给读者。

现在的小孩普遍会遇到一个麻烦:大人似乎把他所有的时间都填满了。小孩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我相信他还是会有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但是问题是他能够在他的童话世界里待多久。小孩在童话世界里待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这是很悲哀的事情[14](P36)。

以上文字来自2008年第2期“特别策划”中朱德庸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占有两个版面,基本内容是,孩子的世界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世界,大人要顺应孩子的特点,学会尊重孩子,并与孩子好好相处,作者在文章中也分享了自己的育儿经历。读者可以看到,一个知名漫画作家用自由柔和的笔调在其文字中表达着自己的儿童观,孩子有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如果父母过早地将孩子带离这个童话世界,那便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很悲哀的事情”,童年的生命力难以生长。很明显,这里的“童话世界”是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竞争世界”相对。20世纪90年代的杂志文本迫不及待地说服父母要做好让孩子面对竞争社会的准备,而21世纪的杂志文本却似乎反其道而行之,一心想要告诉父母不要“打扰”孩子,让他“做儿童做的事情”,让他“成为他自己”,建议父母为孩子构筑童话世界,远离竞争社会。《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21世纪儿童发展论坛之“面向未来的育儿生活”论坛上,有专家说:“儿童的名字是今天,不是明天。教育应该认同和尊重童年生活的价值,应该使每个儿童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对自己影响控制环境的能力感到越来越自信。应该强调教育不是流水线上的机器,儿童也不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应该尊重和理解儿童的现在,而不是无休止地为儿童的未来作计划。”[15]

这种童年生命力的概念还出现在2010年第6期的“特别策划”中。下面这段文字来自林文采对于幸福童年的观点,她认为孩子的幸福主要来自童年生命力的发挥。据杂志介绍,林文采是国际知名萨提亚治疗师,“她时代”家庭大学首席亲子专家。同时,她还是美国心理辅导学、临床辅导学博士。

如果一个孩子觉得很幸福,他肯定不是在做成人做的事情,而是在做一个儿童做的事情,是他作为儿童的生命力得到了发挥和完成。每个人今天的“我”都是过去各个年龄段的“我”结合起来的,如果一个孩子童年很幸福,说明他童年的生命力发挥得非常好,而这将成为他未来很重要的资源[16](P28)。

儿童生命力能够得到发挥和完成,是因为他“在做一个儿童做的事情”。这段文字的言外之意,如果父母想要孩子将来得到好的发展,就要让他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给他营造一个可以做儿童做的事情的空间,让他的生命力在其间充分生长。

杂志文本关于儿童的另一个聚焦点是如何让孩子幸福。“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就能专注和持续;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更容易培养出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他就能成为他自己。而成为他自己,就意味着成功和幸福。”[17]在2011年第9期“特别策划”栏目,杂志邀请数位事业有成的名人

谈如何让孩子幸福,他们基本上主张“让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让爱表现自由生长”,“对孩子的成长,我们要做发现者、潜能的挖掘者、辅助者,而不是破坏者”,“童年是最好的时光,本来有各种奇妙的想法,可许多违背孩子意愿的学习浪费了时间。如果能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实践,让他做自己喜欢的事,他会奠定好人生最重要的基础”[17](PP23-29)。

这种“成为他自己”的观点也体现在以下这段文字中。文中提及的陈学锋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学博士。我们一直用“孩子是一张白纸”来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而今天的心理专家则认为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借此来强调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不可忽视。前者代表了家庭教育领域家长和环境的作用,而后者则代表了强调家庭教育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和主动性、以孩子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渐兴起,父母被建议不要试图去“教育”孩子,只要不扰乱孩子成长发展的节奏就好,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

陈学锋在和我们分享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提到一个有冲击力的观念,那就是“孩子不是一张白纸”。她认为,每个孩子在身心发展中都是具有主动性的,他有自己成长的规律,有主动成长的意识。而父母正是需要观察到孩子什么时候出现这种主动意识,及时“促”一把,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破坏、限制孩子的发展,也不是揠苗助长。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成长中这种主动性,时时把孩子当作一个被动的受教育者,有过多的控制和主导,不仅不会把孩子教好,还会影响孩子自信的养成,让孩子不断产生无能感[18](P31)。

在以上这些“特别策划”栏目的文章中,很多时候是知名人士或各类专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或育儿经验,讲述自己的观点,传递出他们所在阶层的价值取向。文体大多采用散文形式,文风比较自由活泼,所论及的问题,专家和知名人士是如此这般理解和处理的,只是展现在读者面前,没有语重心长的、直接的教导,但是达到的效果却并不会因此而减低。他们的现身说法,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父母在阅读杂志的同时也成为学习者,专家的观点需要消化和学习,专家的经历可以参照和模仿。虽然杂志表面上没有呼吁读者应该怎样,但是这种生产文本的方式和现身说法的力量足以让父母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

(二)多元、快乐的成长元素

在上述儿童观念的指导下,杂志文本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快乐教育的理念。在早期教育内容方面,越来越重视玩具、旅行、阅读等给孩子带来的积极影响,主张给孩子营造多元的体验空间,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学习的概念逐渐在淡化和转移,“成长”和“发展”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在专门的智力发展论述方面,反对过度开发,主张“玩就是学”,提倡在具有安全感的氛围下进行互动交流以观察、发掘孩子的兴趣,最终能够顺其自然地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快乐的氛围中促进孩子的认知和社会交往。

时代在进步,我们对学习的理解也在进步!今天,孩子们的学习中有了更多的快乐元素。寓教于乐、玩中学的教学办法,让学习的形式更多元了,体验更愉

【母职研究专栏】陶艳兰 | 养育快乐的孩子——流行育儿杂志中亲职话语的爱与迷思_151

?一、问题的提出育儿问题已经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文化现象。2015年度重磅电视剧《虎妈猫爸》反映和再现了当前中国城市家庭中的育儿问题,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该剧导演姚晓峰说:“教育的困惑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在这部剧里,我们一起探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我要把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告诉大家……”[1]。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是“狼爸”杜峰与海归教育专家唐琳之间的两场辩论,他们分别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czlc4c2js77t6k14pg60zn011onzd01ag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