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教案2浙科版必修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2节 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

本课时为必修2的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2节《基因伴随染色体遗传》。本课时主要由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的杂交实验”两部分内容构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减数分裂和孟德尔定律联系在一起,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依据果蝇为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将遗传学的研究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孟德尔定律有了细胞学基础。教材的内容安排逻辑严密,论据充足,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良好载体,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伴性遗传、基因表达、基因重组、生物变异等打下坚实的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生命观念】能运用遗传与进化观理解摩尔根实验的内容。

【科学思维】理解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通过萨顿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理解归纳与概括、类比与推理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上的应用。 【科学探究】通过设计实验验证摩尔根提出的假说,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 【社会责任】养成严谨的求知态度和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

重点: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难点: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一、萨顿-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 萨顿的蝗虫实验

1903年,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又具有了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与亲代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按形态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萨顿立即想到了孟德尔假说的内容很相似,请你说说具体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第一,基因与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都保持独立性和完整性

第二,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1

第三,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

第四,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可能是基因的载体,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3.典例分析

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科学发现过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A.假说--演绎法 B.类比推理 C.实验法 D.模型构建法 二、摩尔根的杂交实验 1.果蝇简介

(1)图片展示果蝇的生活史、养殖及多对相对性状,让学生归纳总结果蝇成为遗传材料的原因。

(2)果蝇染色体的介绍。

1

2.果蝇的杂交实验

(1)眼色性状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吗?为什么? (2)与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又有什么不同?

(3)摩尔根提出了怎样的假说来解释上面的问题?你能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吗?

(4)请指出摩尔根假设的基因在哪个区段?

3.设计实验验证摩尔根的假说

请设计一个测交实验来验证摩尔根的假设并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

三、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解释孟德尔定律 1.分离定律

1

2.自由组合定律

四、遗传的基本规律 1. 遗传的基本规律总结

2. 遗传的基本定律适用条件:(1)有性生殖的生物3. 知识拓展:摩尔根的基因连锁和互换定律

2)染色体上的基因 1

试计算灰身长翅细胞中发生交换的细胞比例。

本节内容安排逻辑严密、论据充足,整体思路为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基因确实在染色体上,主线清晰,目标明确。本节内容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提升学生科学思维的良好素材,要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萨顿的假说就是在总结前人的结论上进行类比推理提出的,摩尔根的实验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却又有新的发现,要充分让学生理解、体会科学家是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科学一步步向前发展。

1

高中生物第二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教案2浙科版必修2

第2节基因伴随染色体传递本课时为必修2的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2节《基因伴随染色体遗传》。本课时主要由“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的杂交实验”两部分内容构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将减数分裂和孟德尔定律联系在一起,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摩尔根依据果蝇为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将遗传学的研究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使孟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cj406fkow8az813jgo32teb88j4i5005v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