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单元检测卷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含解析)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单元检测卷(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 )

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 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 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 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2.据《汉书·百官公卿志》记载,秦汉时地方沿袭乡里自治制度:百家为一里,十里为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啬夫、游徼。三老管教化,体制最尊;啬夫职听讼,收赋税,其权尤重;游徼管治安,均由当地推举名望之士充任。据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郡县二级体制难以直接管理乡村

B.秦汉时中央集权制度与地方分权制度相结合 C.乡里自治制度是郡县制度在基层的补充

D.地方政权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

3.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户计”,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行管理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遏制社会贫富分化 C.发展商品经济 D.强化对社会的控制

4.明初建立了鱼鳞册和黄册的登记制度。鱼鳞册主要登记每块田地所有权的归属及其四至疆界,黄册登记每户人口的具体情况。该制度旨在( )

A.保障政府赋役征调 B.促进小农经济成长 C.巩固大土地所有制 D.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5.628年,唐代政府在各地设置义仓,规定义仓粮食有灾则用于赈民,无灾则借贷民户作种子。自此以后,州、县普遍设置义仓,专用于备荒,不许杂用。这表明当时( )

A.用立法手段救助弱势群体 B.重农恤民思想得到实践 C.关注民生的力度大大增强 D.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6.宋代张载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设立“义仓”“义学”“义冢”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 )

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 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 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 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

7.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意在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

B.首次赋予“仁政”理念法律保障

C.有利于促进对国家的认同 D.社会救济开始成为民众权利

8.1683年,山西遇灾,巡抚穆尔赛奏请皇帝开本地常平仓储,发帑银二十万赈济饥民,康熙回复“亟宜赈济,稗各得所”,遂开仓赈灾;数年后山东遇灾,巡抚王国昌等人因未上奏,“擅动常平仓米谷赈济”,被降职一级,并要求赔补所动米粮。清初巡抚的赈灾举措表明( )

A.官员命运由君臣亲疏关系决定 B.地方官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 C.区域位置决定了巡抚职权不同 D.君主决策的随意性逐渐增强

9.克利斯提尼改革后,雅典人在私生活上使用他们村社的名字作为姓氏,并且人们使用他们的村社作为自己的一次称号,在这以前,用的是父名。这是因为改革( )

A.使雅典公民权得到扩大 B.缓解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 C.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0.下图为初建于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厅,它是( )

A.市民通过行会组成的政治中心 B.市民与教会共同施政的中心 C.市民与庄园主共同施政的中心 D.市民与骑士联合执政的中心

11.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 年代 1883年 法案 《疾病保险法》 主要内容 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护理、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 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仅占每天工资的1.5%,1/3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医疗护理、死亡丧葬、病中休养等。 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 1884年 《意外事故保险法》 1889年 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 上表反映了德国( ) A.专制体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C.社会管理的进步

D.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

12.1834年英国一反过去“家内救济”方式颁布《济贫法修正案》,下面是该法案颁布后英国济贫院的真实写照:“这就是教区给穷人们的住房——泥巴糊的墙几乎裹不住腐朽的门框,恶臭让人憋得心慌,笨重的纺车整天悲鸣般的吱吱作响,这里的孩子从来没有父母来探望,这里的父母也好似不晓得亲情一样……”该修正案主要表明( )

A.保障了工人的基本生活 B.工业革命并未惠及下层民众 C.是工人不断抗争的结果

D.救济、就业与经济发展兼顾

13.1950年8月,美国《社会保险法》将退休工人养老金平均增加了77.5%,1952年又增加了12.5%。美国的上述举措意在( )

A.扩大社会保险以缓解经济危机 B.缓和社会矛盾以促进社会发展 C.稳定社会秩序以对抗苏联等国 D.规范保险行业以赢得大众好感 1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克林顿所说的“那种福利”( )

A.背离了资本主义制度

B.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C.必然导致高税收和高赤字

D.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

15.1954年宪法第九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这充分体现了宪法的( )

A.社会主义性 B.完备性 C.过渡性 D.人民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清代地方州县是上层政权机构或正规官僚行政机构的最低一级,州县官因之称为“来民之官”。县以下为基层社会,清代基层社会主要的构成要素有三个系列社会组织:一是官方出面组织,作为上层统治伸向基层统治触角的里社保甲坊厢系列;二是聚族而居、自然形成的家族宗族乡族系列;三是同样自然形成、互动共生的经济型乡族组织及行业组织系列。这三大系列社会组织或平行,或重叠,或交错,其所处位置及相互关联的方式,反映了清朝基层社会组织结构及发展态势。

——摘编自张研等《清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十七世纪英国的基层社会管理尚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他们主要通过民众选举推选出合适的民警人员,与当地的教会管理相互交织。地方政府与居民的关系并非完全的

“按章办事”,而是时刻地变换着的。换言之,在教区的社会管理中,他们的裁决大多是依照约定俗成的习惯来进行的,教区民警和地方官吏都受到传统文化习俗和行为规范的约束。在这个地方共同体中,最有效的约束并非是来自帝王的条文章程,而是“睦邻关系”的传统,法律相比而言屈服于这种观念,而不是凌驾之上。这种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地体现人性,而不是冰冷的事实。这种闪烁着自由的管理机制,虽然在处理问题方面没有严格的制度作为标准,但是他在英国十七世纪的基层管理上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直到后来英国建立起规范化的近代的官僚体制,才逐渐取代这种“乡绅自治”的管理体制。

——摘编自许洁明《十七世纪的英国社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基层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作用。(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十七世纪英国与清代基层社会管理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明朝乡村社仓制度规定,各村二三十家为一会,以户等的高下,分别捐粮收储于仓,而推有德者为社正,进行具体管理。若遇凶年,则计户给散,先中下户,后及上户,上户需偿还,中下户则免其偿还。这种社仓模式,强调完全由民间独立经营,不由官府插手,以避免出现官吏侵吞舞弊行为。然社仓完全由民间经营,其建设状况取决于乡间士绅和富户的良德与努力。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社仓发展较好,反之则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材料二 清朝社仓,分成乡村设立的社仓和市镇设立的义仓两种。最初管理均由民间公举本乡有名望之人负责。“春日借贷,秋收偿还,每石取息一斗”。岁底,州县衙门稽查社仓的收储,具报朝廷。清代的社仓以“借贷取息”来维系社、义仓的运行,“春借秋还”,则给百姓以巨大压力。后来朝廷又令地方官府经理社、义仓。如此,社、义仓的管理经营成为地方官员的职责,社、义仓也渐为州县官府所用,而与百姓的实际之需相去甚远。——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社仓的发展趋势,并分析明清政府重视社仓的原因。(5分)

(新教材)2021版高中历史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单元检测卷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含解析)

单元检测卷(六)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战国时期,各国官营手工业中都有一定数量的雇佣工匠,而秦朝建立后,官营手工业中的劳动者是服役的工匠、刑徒和奴婢。这反映了()A.战国手工业水平相对领先于秦朝B.秦朝经济政策阻碍了手工业进步C.秦朝建立后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D.大一统国家加强了对人口的控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ccf33yr6947ty70kclt55mbv23ri50057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