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

编 制 说 明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前言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农业省份,同时也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且危害最重的省份。油菜-玉米轮作是贵州山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农业种植模式,大多为坡耕地,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一般于每年油菜种植前翻耕一次或者玉米和油菜种植前均翻耕,施肥以化学肥料为主,每季作物追施2~3次肥,农作物生长期间施用大量除草剂,收获的玉米秸秆和油菜秸秆大部分被焚烧。频繁的土地耕作及不合理的化肥农药施用,再加上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养分下降及面源污染等问题凸显,秸秆焚烧不仅造成农业废弃资源的浪费,更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此外,耕地、追肥、喷施农药等田间管理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节约劳动力,且简便易学、操作性强、便于推广,在贵州石漠化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贵州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受大田试验区域局限性、时间局限性和当地生产习惯及农业机械化不配套等因素影响,保护性耕作的研究和技术发展都比较缓慢,更是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可见,在石漠化油-玉二熟区实施保护性耕作,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标准,实现“耕地种养结合”对贵州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为推动我省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保护石漠化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根据多年的土壤耕作、秸秆还田、有机培肥等实践经验,提出了编制石漠化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计划,并承担该标准的研究及编制工作。 一、任务的由来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受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贵州石漠化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黔科合支撑[2017]2852)支助,由省质监局《贵州省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批准立项,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起草制定。

二、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

表2-1 《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及人员

一览表

主要起草单位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员 刘彦伶 李渝 张萌 蒋太明 黄兴成 张雅蓉 魏全全 张文安 职称 助理研究员 副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助理研究员 高级农艺师 任务分工 标准起草 标准起草 标准起草 标准起草 试验数据收集 试验数据收集 试验数据收集 试验数据收集 三、本标准起草过程

本标准的研究及编制期限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限12个月,分5个阶段开展:

(1)资料收集整理阶段 2018年1月~2018年4月,组建标准起草小组,收集标准编制的背景材料和有关标准编制的参考、引用资料和试验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2)标准编制阶段 2019年5月~2019年8月,在对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地方标准的讨论稿。

(3)专家论证阶段 2019年9月~2019年12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标准内容进行指导和修改,初步形成征求意见稿。

(4)征求意见阶段 (5)审定阶段 四、标准编制原则 1. 编制原则

(1)准确性 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力求明确而无歧义。

(2)统一性 标准结构、文体和术语力求统一。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涉及

其结构、编写规则和内容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执行。

(3) 协调性 充分结合现有基础标准的有关条款,达到标准间的相互协调。 (4)适用性 标准内容易于实施,便于被其它文件所引用且具可操作性。 (5)特殊性 本标准既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要求,又体现我省石漠化的特殊性和区域性,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编制依据

基于实验验证基础数据,参照相关文献研究成果,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起草,制标过程参照了5个国家标准,1个农业行标,2个贵州地方标准。 五、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

(1)制标过程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和国家质量技术规程监督局《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

(2)本标准中计量单位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3)本标准的格式,编制和表达方法,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制订。 (4)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无冲突。 六、国内外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

在地势平坦及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较成熟且在生产中广泛运用,制定了较多相关的标准,例如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919-2017《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GB/T 24675.5-2009《保护性耕作机械 根茬粉碎还田机》、苏州市农业地方标准DB3205/T106-2006《稻麦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1038-2010 《四川省水稻-秋马铃薯油菜保护性耕作》等。受喀斯特地貌环境影响,贵州耕地破碎,不利于机械化操作,保护性耕作发展较缓慢,目前与保护性耕作有关的标准都是关于油菜免耕播种的,如DB52/T 548-2008《稻茬油菜免耕移栽栽培技术规程》、DB52/T 787-2012《油菜免耕直播套种绿肥栽培技术规程》及DB52/T 752-2012《贵州省

稻茬免耕油菜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等,其他种植模式保护性耕作地方标准制定较少。

七、主要条款的说明及确定依据

1、秸秆留茬高度

秸秆留茬高度主要根据方便作物播种和放置秸秆而定,玉米季玉米于油菜收获后立即播种于油菜种植行中,故油菜秸秆留茬高度应尽量短(< 10cm),方便玉米播种;油菜季油菜播种于玉米种植行间,且玉米收获后一个月油菜才播种,为固定玉米秸秆,玉米秸秆留茬应符合一定高度要求,既能将玉米秸秆固定又不过高影响农事操作,研究发现20~30 cm高度正好满足要求。

2、秸秆还田长度和位置

贵州地形破碎,山区交通条件较差,大型农机无法作业,故而秸秆无法实现机械粉碎还田,而人工粉碎成本过高,考虑到农业生产实际及可操作性,将玉米和油菜秸秆整杆还田,既可避免玉米和油菜秸秆被风吹走又不影响玉米和油菜播种。玉米秸秆于玉米收割后直接放置于玉米茬之间,油菜秸秆于油菜收获后放置于油菜种植行间,进而实现同一田块玉米和油菜轮换种植,从一定程度上避免连作障碍发生。

玉米油菜油菜秸秆玉米秸秆第一年玉米季第一年油菜季第二年玉米季 图1 秸秆还田位置图

3、少免耕播种技术

考虑到贵州山地崎岖,尤其是石漠化地区交通条件较差,且地形破碎,少免耕播种机械运用程度低,因而少免耕播种均采用人工挖窝方式进行,与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 787—2012《油菜免耕直播套种绿肥栽培技术规程》中一致。考虑到长期实行少免耕后会出现土壤变硬容重增大、影响作物根系发育及对水分和

养分的吸收、产量出现下降的趋势等问题,因而连续3年少免耕后进行深翻耕1次[1]。

4、玉米和油菜品种

由于玉米播种需要在油菜收获完后才能进行播种,茬口较紧,为不影响玉米正常生长发育,生产中油菜应选择适宜本地的中早熟品种,而玉米则选择中晚熟品种。

5、施肥技术

据相关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是表征石漠化进程最重要的土壤养分指标之一,提高土壤有机质是提升石漠化地区耕地质量的重要措施[2],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经过20多年长期定位试验表明适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保证作物高产稳产、减少化肥施用[3,4],而缓控释肥可提高作物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次数[5-7],因而,将有机肥与缓控释肥相结合一次性基施,既可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对养分的需求,又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节约劳动成本,且符合少免耕栽培中尽量减少土壤扰动的原则。玉米和油菜施肥量依据田间试验并参照相关文献及农业部每年发布的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而定[9-10]。 八、主要试验的测试报告、相关技术和经济影响论证

(1)与常规栽培相比,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方式结合秸秆表面覆盖,可减少对土壤的扰动,并有效防止水蚀和风蚀,减少水土流失。此外,秸秆还田可培肥土壤,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图2油菜苗期和玉米苗期田间长势图

(2)玉米生长过程中,油菜季洒落的油菜籽萌发可有效抑制其他杂草生长,而油菜苗割弋后可作为绿肥直接还田。油菜季玉米秸秆行间覆盖,由于玉米秸秆相对较难腐解,且油菜生长季气温低,可有效抑制杂草生长,进而减少农药的施

《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石漠化地区油玉二熟制保护性耕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前言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典型喀斯特山区农业省份,同时也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且危害最重的省份。油菜-玉米轮作是贵州山区分布面积最广的农业种植模式,大多为坡耕地,极易发生水土流失,一般于每年油菜种植前翻耕一次或者玉米和油菜种植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c9kx5ufes7916095eiv3gyk618jli0080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