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中暑应急处理措施
1、总则
1.1、为及时、有效地处理高温及工作场所通风条件差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中暑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中暑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1.2、本预案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2、高温中暑的起因、类型、危害程度及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高温中暑的起因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当作业人员在高温(一般指室温超过35℃)环境中,或炎夏烈日曝晒下从事一定时间的劳动,且无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以致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在同样的气温条件下,如伴有高湿度和气流静止,更容易引起中暑。此外,带病工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精神紧张也是高温中暑的常见诱因。
2.2、高温中暑的类型
高温中暑起病急骤,大多数患者有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前驱症状。按病情的程度和表现特点,中暑一般分为三类:
先兆中暑,表现为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不超过37.5℃,如能及时离开高热环境,经短时间休息后症状即可消失;
轻度中暑,既有先兆中暑症状,同时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8.5℃以上,有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现象,并有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和脉搏细弱而快等。轻度中暑者经治疗后,一般4~5小时内可恢复
正常;
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以突然昏迷起病。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与刺痛、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随意运动等,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绯红,体温常在40℃以上。
2.3、高温中暑的危害
高温作业、夏天露天作业环境中发生的中暑一般为具有热射病症状特点,由于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在室内通风差和室外设备的安装和维修、露天施工等高温场发生的高温中暑,尤其是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中暑,会产生高处坠落等二次伤害的危险。
2.4、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
中暑的救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抢救是否及时,如能及时发现及治疗先兆中暑,完全可以防止中暑的发生及发展。高温中暑的救治原则是及时发现,就地处理,尽快抢救、预防为主、严防中暑后二次伤害。
3、组织机构与职责
3.1、高温中暑应急领导小组。
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任组长,其职责是:
3.1.1、按公司及上级部门对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要求,努力完成各项工作;
3.1.2、严格按《劳动法》,不断治理、改善职工劳动条件、保护
职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
3.1.3、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防暑降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安排治理和整改措施,落实资金,决策有关事项,切实改善作业场所劳动条件。
3.1.4、根据以前防暑降温中存在的问题对本预案进行修订,同时对工作场所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对发现问题落实人员、方案督促整改
3.1.5、负责组织有关部室定期进行本应急预案演练,在高温到来前应组织一次演练。
3.1.6、下设劳动保护、防治、现场测试三个专业工作小组,按职责范围分工负责有关方面工作。
劳动保护工作组职责(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按法规制定有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做好工业卫生及劳动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负责高温岗位职工统计上报等管理工作。
防治工作组职责(由医务部门负责):开工前负责申报所购防暑降温用品所需的费用预算,购置防暑降温用品。定期到现场巡视,宣传防暑降温的有关常识,发放防暑降温药品。发现问题及时向厂部领导小组汇报。
现场测试工作组职责(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按有关规定对生产现场劳动条件分级;按高温测试点,定期对生产作业现场进行检测,对超标点及时上报领导小组;按上级要求上报日常检查及定期演练情况;加强监测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验工作。在高温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立警示标识。
3.2、高温中暑应急救援指挥部 3.2.1、总 指 挥:项目经理 3.2.2、副总指挥:项目副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