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1: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2: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氧气的性质 实验目的:1、掌握用KMnO4制取O2的方法
2、了解O2的化学性质。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水槽、集气瓶、镊子、KmnO4、木炭、石灰水、细铁丝、酒精 实验步骤:
一、氧气的制取:1、查,先在水槽中装适量的水,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往试管中装入KMnO4,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定,固定各仪器(注意,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酒精灯与试管底部的距离)。4、倒,把两个装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倒立在水槽中。5、点,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集中加热。6、收,待气泡连续、均匀的放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好后在水中盖上玻璃片取出正放于桌上。7、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8、灭,最后熄灭酒精灯。
二、氧气的性质:1、把烧到发红的木炭伸入到氧气瓶中,熄灭后滴入石灰水,振荡。2、把细铁丝先沾点酒精,点燃,再伸入到O2瓶中。
实验现象:
1、木炭在O2中燃烧,发白光、放热、滴入的石灰水变浑浊。 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一种黑色的熔融物。 分析及结论:
1、C?O2?CO2,CO2使石灰水浑浊 2、Fe?O2?Fe3O4
3、可燃物如: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如铁却可以在氧气里燃烧,说明O2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
点燃点燃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3:探究燃烧的条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行设计并动手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通过完成一系列促进或阻止燃烧反应的实验初步体会控制化学变化的一般思路
3、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实验法。
实验准备:焦炭、木炭、纸条、木条、石块、砖块、铁丝、烧杯、铜片、白磷、
水、坩埚钳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引入:投影以上图片 导语: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观看屏幕图片 物体在燃烧 学生分组实验 提出问题:燃烧是一种自然现 象。那么,物体燃烧时有哪些现木条燃烧时发光了,还产生了热。 象发生呢?请各小组同学把桌生:木条燃的时候还冒烟。 上的木条点燃,我们仔细观察。 生:我的这根木条,燃完了的变成了白师:同学们发现了哪些现象? 色的灰,没有燃完的变黑了。 教师出示三根蜡烛和三个打火机,其中一根蜡烛没有灯生:我还发现,木条放在火焰上,不是芯,一个火机没有火石。 马上就能燃起来,要过一会才能燃。点【问题实验】你们能用打火机将燃后,离开火焰,还在继续燃烧。 这三根蜡烛点燃吗
这个设计很有创意,它的好处不仅是为学生判断什么是燃烧提供了一个前概念水平的标准,避免了一些干扰主要认识的枝节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台下同学议论纷纷, 师:由此,同学们对燃烧产生了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对燃烧有这么多的问题和想法。总的来看,主要是燃烧是在什么条件下才能产生,从点蜡烛的情况看,燃烧的确还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这个问题。看通过我们的研究,你们能否找到这两根蜡烛不能燃烧的原因。 生: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测】 生:我认为燃烧必须得有东西,还要有火。 生:我看过钻木取火的故事,燃烧需要摩擦,火柴一擦就能燃起来。 师:要了解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生:做实验。 应该怎样来研究呢? 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利 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分小组实验,通过实验研究燃烧需要 的条件。 分别用酒精灯去点焦炭、木炭、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走下去探究一:参与若干小组的实验探究,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师:请你说出探究一此方案设计的目的 师:请你说出探究二此方案设计的目的 纸条、木条、石块、砖块、铁丝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结论: 能燃烧的物质 不能燃烧的物质 学生讨论: 探究二:1、用放大镜汇聚阳光的光线将火柴点燃 2、镊子、一根小木条、一小块煤、酒精灯、火柴。 学生讨论: 探究三1、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90℃的热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着火点约为40℃).在烧杯上盖一片薄急于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带着问题去进行探究,学生的兴趣更浓 材料的准备注重了结构性,有能立即燃烧的可燃物,也有短时间不能燃烧的可燃物,有能发热发光却并没有燃烧的细铁丝,这能加深学生对可燃物的理解,又为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 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师:请你说出探究三此方案设计的目的 师:分析上述现象,你对燃烧条件有哪些新的理解?并解释问题实验现象 铜片,铜片上放一小块干燥的白磷. 学生讨论: 学生归纳总结: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最低温度 学生思考回答 师:有了这三个条件,能否发生 燃烧呢? 师:如果只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 呢?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分组交流看法和观点,达成共识 活动,你感觉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和技能,请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课后拓展] 师:先面老师请大家看一段资 学生课下完成 料。(课件出示:火灾带给人类 培养学生实验反思能力和习惯。 系统梳理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的危害。)?师:燃烧对我们有益也有害。但这些有害的燃烧发生后,应该怎么办? 当学生看到熊熊的大火吞噬了房屋,森林,夺去人们的生命时,眼中对火充满了仇恨,完全融入到情境中了
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教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