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常生活中俗语对生活伦理的影响
作者:樊晨浩
来源:《人间》2016年第22期
摘要:俗语是汉语言文化构成中产生简单通俗的语言,俗语在生活伦理中的巧妙应用,将为我们提供生活规范和道德标准。道德最初来源于生活,人们的社会生活蕴含着道德的原始形态。本文通过俗语在生活伦理中的表现、当下俗语的困境演变、俗语指导生活,影响生活伦理的构建,将为我们展现俗语对生活伦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俗语;日常生活;生活伦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127-02
从古至今,人们的日常生活总是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生活中,一些流传多年的俗语、谚语和“老话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俗语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总结形成了浓缩和简洁的语言。通过人们的口口相传,形成了具有通俗性、适应性和地域性等特征,流传甚广,影响深远。道德源于民众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道德形成并非自上而下的教化,而是来自于民众的日常生活。其作用在于调节人们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内化于己,外化于人。因此,道德的发展,必须立足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形成新的生活伦理观念。 一、俗语在生活伦理中的表现
生活伦理,顾名思义就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是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体现。生活伦理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完善和社会认知与实践的体现,为日常生活规范提供依据。生活伦理是非意识形态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用以调节民众人与人相处和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规范,其作用更多的是提倡以人为本,和谐相处,使人们能够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基于生活与伦理道德的密切关系,有学者将渗透伦理道德观念的日常生活称为“道德生活”。其实,“道德生活”绝不意味着是人类特有的生命活动领域,也不意味着它是独立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外的第三种性质的生活,而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方式,即人类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模式生存、发展于这个世界。因此,道德生活并非是一个界限分明的活动领域,而是渗透于人类的各种生活领域之中,并且贯穿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因而,在此过程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俗语不仅仅丰富了多彩多样的语言文化,进而用简单、通俗的俗语构建了我们规范性的道德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俗语类型:“常言说”“俗话说”等表达形式。在这样的表达形式中我们可以得出,俗语的形成不仅仅是语言的演变,更多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反
应,从而影响人们的日常价值观取向。俗语作为生活伦理类型中的一部分,其丰富多样的语言特点使其在语言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变革中出现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语言影响。因而作为生活伦理的俗语依赖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建立,但同时也需要对现存的俗语进行反思和纠正。 生活伦理中俗语的消极体现。传统的儒家核心思想中,道德伦理占据主要地位,用于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以及君王的长治久安。中国文化以儒家思想延续至今,俗语的发展也经历了儒家文化的深入浅出的影响。在以农耕为基础的古代,君王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男性长者是家族的权威,有着不可逾越的尊严。常言道:“国有君,家有父”父亲在家中的地位等同于君王,权利归于一身,对家中的成员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利。“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看出父亲的地位,以及权威的不可抗性;从“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我们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中俗语对人们婚姻选择、女性生活地位的不合理之处;从“不孝有三,为后为大”、“有子方为妻,无子便是俾”可以看出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扭曲。在偏远山区,人们也常说“好马不出庄,好女不外嫁”导致近亲结婚现象严重,疾病多,寿命短等一系列社会关注的农村现状的相继出现;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知个人主义的激进,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击。 生活伦理中俗语的积极体现。俗语的多样性发展,也出现了有利于生活中用于规范行为的道德标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导向性,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处中更为得心应手。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大恩不言谢”以示对他人在危机时刻的无私帮助后的感谢;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好钢用在刀刃上”、“团结就是力量”和“一个筷子易断,一把筷子不易断”不仅形容人类智慧的高尚也强调来形容团队的力量;生活中的俗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人们往往喜欢用俗语来打比方,通过其中深意,带给人们几分格言和警句的味道。俗语经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耳相传,形成了极具生活的伦理规范,为生活伦理道德构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采纳俗语合理成分,摒弃不合理成分并加以修改,才能使俗语能够在个体道德养成中起到健康、积极的作用。 二、当下俗语的困境演变
俗语作为调节人们日常生活的规范,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使得俗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积极意义则显得极为关键。随着社会进步和思维方式转变以及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完善,日常生活中的俗语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在古代中国,传统道德体系没有理论化之前,道德最初来源于生活,生活蕴含着道德的原始形态。人们往往通过一些民间流传的俗语贴近日常生活,形成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指导生活,规范行为。
俗语形成于人们长期潜移默化的思想观念,消极的俗语也具有了一定的牢固性和地域性,对于我们的移风易俗带来了困难。(一)牢固性。俗语的历史性使得其具有了牢固的社会地位。消极的俗语一旦形成,改变它意味着对传统儒家消极思想的颠覆,会使得人们在长久的影响中难以做出较大的改变。消极的俗语为人们在生活中固定了家庭和社会角色,使得他们遵从俗语的行为准则,过着充满陋习的生活。(二)地域性。地域的差异就是人们在不同生活的环
境中形成了大家普遍认同的观念和俗语语态。在长久的历史文化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气候条件等差异形成了俗语类型多样的特点,所形成的俗语丰富多样,千差万别。尽管牢固的思想观念以及地域的差别对生活中的伦理规范带来了挑战,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也将打破传统消极观念的束缚,打破地域困扰,摒弃消极的道德规范,形成了积极健康的伦理新风尚。例如:在偏远山区,女性也开始摒弃“妻为夫纲”的模式。从“哪家的女人管男人”“女人无才便是德”以及“好马不出庄,好女不外嫁”等走向男女平等,团结互爱;人们开始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日常生活中俗语对婚姻自由、女性生活地位的不合理开始走向对于婚姻的自由恋爱与结合,并开始重新定位女性的婚姻问题以及社会地位,从而摒弃中国传统道德根深蒂固的陋习;人们开始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认识到个人激进主义对于自身以及社会的危害,开始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团结就是力量”作为座右铭重新认识个人日常行为。 三、俗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密切相关
俗语产生不仅丰富了文学,更加丰富了生活。俗语经过人们长期的变化与积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加乐于运用俗语简短却富含生活认知意味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和经验。可以看出,俗语丰富了文学语言,文学也诠释了俗语的地位。通过对俗语类型的阐释,可以看出生活中的俗语并非总是合理的占据道德的领地,而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俗语样态,出现了消极与积极并存的特征。俗语来源于生活,解决俗语的不合理,还需加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道德价值观建设。让俗语成为生活伦理的枝干,构建完善的俗语语态,形成符合当下价值要求的合理成分,服务于生活伦理。俗语不仅是生活伦理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内容的一部分。在现实生活中俗语的合理化将影响社会风俗与道德的构建,因而良好的风俗将促进社会的发展以及道德价值的完善。相反,陋习的出现,不仅会阻碍社会的进步,更会阻碍社会道德价值的实现。所以,俗语在构建良善的社会风习中必须使其具有现代标准。首先,是否符合人的基本人权。其次,是否符合基本的道德标准。再者,是否符合社会新道德要求。生活伦理的良善构建不仅可以形成合理的俗语语言形态,更能够丰富我们的日常道德规范。
日常生活本身与生活伦理中的俗语形态联系紧密,成为了日常生活中道德规范的契合点。二者不仅来源于日常生活,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价值贡献更为显著,进而成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和规范,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起到关键指引⑤。一方面,消极的俗语,将使人们在生活中,走向道德规范的反面,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到不良影响形成陋习,有悖于社会道德价值观的构建;另一方面,合理的俗语将对生活伦理的形成起到基础作用,调节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理性、深刻的道德意识充实人们的生活道德观念。随着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些俗语中的陋习也相继发生着变化,出现新的道德标准和尺度。社会道德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始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示灯。在生活中,人们往往是通过俗语作为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约束个体行为,从而维护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