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中的“爱”与“信”
作者:刘祥志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第22期
班级文化在引领班级管理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让一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班级文化,需要做很多细致的工作。然而,坚持“爱”字当头,关心学生;坚持“信”字相融,促进教育和谐,是笔者在营造班级文化过程中的主要措施。
一、班主任工作中的“爱”
初登讲台之时,身为化学教师的母亲送给笔者一句话:“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是神圣的、美丽的,是因为这个职业中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一定是纯净物,不能引入任伺的杂质。”六年来,这句话一直在鼓励笔者前行、鞭策笔者进步。
1.“爱”是班级中的细雨,润物无声
对学生的爱,不需要刻意去表现、去营造,而应该体现在日常的小事中,要能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是极微小的情绪变化上,感知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也特别注重对学生一些细节的观察,让爱在日常生活中弥散开来。例如,卫生大扫除,和学生谈笑风生,一起清除卫生死角;冬天放学后,为骑自行车回家的学生递上一副手套;主题班会上,主动配合学生的安排,积极发言;在体育节上,及时为学生递上一瓶水、一块巧克力;学生发烧了,用手测一下学生的额温,将学生亲自送到医务室;学生请假返校,主动为学生补课……诸如此类的细节和行为,都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进而成为其他学生仿效的榜样,产生“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爱”是冬日中的暖阳,温暖心灵
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遇到过这样一位男生:他聪明、活泼开朗、对待同学和老师彬彬有礼,教师们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的前途充满了期待。初二上学期期末时,父母离异,他跟随妈妈生活,这也成了他生活和学习的转折点。初二下学期,这个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习惯方面出现了很大的消极转变:上课不听讲,几乎从来不抬头;不写作业,成绩直线下降;放学后不回家,和妈妈的关系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妈妈也多次打电话向笔者诉苦,声泪俱下,言语中充满了无助。作为班主任,一开始笔者只是从他的表面问题人手,经常与他谈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没有任何效果,反而增加了他的反感。
于是,笔者冷静了一段时间,仔细地对他进行观察和侧面了解,发现了一个细节:已经到了5月份的夏天,班里同学穿的都是短袖,但他依旧是长袖裹身,连体育课也是如此。有一天,笔者无意中发现其胳膊上有很多新旧伤痕,很震惊。当天下午放学后,时间已经很晚了,笔者看见他一个人坐在教室的角落……这时笔者坐下来,让他把头靠在自己的肩膀上,对他说:“如果这个肩膀还可以被你信任的话,我愿意和你一起面对困难。”接下来,这个男生号啕大哭,笔者什么也没问,只是让他痛快地发泄。哭过之后,男生主动要求笔者一起去操场走一走,他说了很多话:说到了自己的小学和初中时期,说到了自己的家庭变故带来的痛苦,说到了自己的变化和自残行为……整个过程,笔者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默默地倾听。最后,男生告诉笔者:“刘老师,谢谢您,有时候我觉得您是我最信任的人。”笔者说:“应该是老师谢谢你,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老师感到很抱歉,没能早一点读懂你的心!但是,老师有一个要求,以后你绝对不能再伤害自己,好吗?”男生点了点头,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可见,“爱”的班级文化是建立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坚实基础。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爱学生是其天职,教师有责任把这种爱全部奉献给学生。
二、班主任工作中的“信”
在班主任工作中,一味地批评是不能产生良好教育效果的,要增加赏识和信任才能使教育更加和谐。
1.“信”让班级男生勇挑大梁
曾几何时,由于笔者“重女轻男”的思想倾向,导致数量众多的男生在初中第一学期班级管理中被边缘化,许多活动的组织和班级工作都由女生来完成。事实上,虽然学生有能力的差异,但对于基本的工作,男女生同样能够做好。因此,初一的元旦联欢会即将来临之际,当学生们提出要给各位任课教师送上新年祝福的时候,笔者就有意识地请班上的十位男生来负责。仅仅三天时间,他们出人意料地准备了贺卡和小礼物。更意想不到的是,在每一张贺卡外的信封上都写上或者画上了与这位教师相关的元素:或者是经典的板书,或者是口头禅,或者是学科的核心概念…给笔者的那张贺卡,笔者珍藏至今,上面不仅有笔者的画像、“经典名句”,更惊奇的是还有一元一次方程、角平分线模型……收到这样的新年礼物,教师们都很开心,连连夸赞学生有创意!
这仅仅是一件小事,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内,笔者通过这种“信”的文化,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无限潜能。可见,相信人,相信每一个学生,应该成为教师的教育信条。
2.“信”让学困生勇敢绽放
“信”文化是建立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催化剂,尤其是对班级里缺乏自信的学困生而言。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人都渴望得到赞扬,尤其是正在进步的学困生。在笔者所带的班级中,也有学困生,他们没有自信,缺乏学习动力,在内心深处存在着深深的自卑。因此,笔者会经常赞美他们,用放大镜去找他们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进步也要大张旗鼓地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信心百倍地鼓起前进的风帆,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3.“信”让班集体充满正能量
每个学生都心存一个梦想,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若教师不能发现它,那是因为教师还缺少一双智慧的眼睛。那么,作为班主任,就最应该相信学生、遵循规律、相信科学,相信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而爆发出来的能量,相信他们今天播下的种子,在明天或后天就会开花结果(至少在雨露的滋润下会发芽)。当然,相信并不代表放纵,不能眼看着学生做错了事情,还要违心地鼓励学生勇敢向前闯,须知这是在把学生往火坑里推;相反,在学生的目标远大、价值取向正确的情况下,教师就应积极鼓励、大胆相信,竭力支持学生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三、结语
在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爱”与“信”始终陪伴着笔者一路前行,使笔者深刻地体会到“爱”与“信”对班主任的工作有多么重要。因此,笔者经常提醒自己:“蹲下身来看看学生的世界”,与学生换位,反思自己的教育,做到爱学生、信任学生,读懂他们的心。“爱”与“信”的文化是建立和谐亲密师生关系的关键一环,所以,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生成长
过程中的倾听者和陪伴者。这样,在教师这个平凡而伟大的事业中,学生健康地成长着,教师也快乐着。
(编辑 刘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