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实验内容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检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检测的一种简便方法。 二、实验原理:
PCR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对待检原始材料质量要求低等特点,而多重PCR(multiplex PCR)则是用几对引物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进行扩增。这样可以同时扩增出几个不同专一靶区域的片段。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是一组原发于肌肉组织的遗传病,特点是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本病呈X连锁隐性遗传,一般男性儿童发病。临床表现腿的假性肥大,血清酶学明显升高。
DMD基因定位于Xq21.2-21.3之间,全长2.4kb左右,有79个外显子组成,编码1个3685个氨基酸、分子量为427 kD的蛋白质一抗肌营养不良蛋白(dystrophin),这种蛋白具有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内钙调节的功能。
抗肌营养不良蛋白的编码基因有多种突变形式,60%是外显子缺失突变,5%是重复突变,另35%可能是很小的DNA片段缺失或点突变。通常选择DMD基因中9个缺失热点的外显子扩增,可检出缺失突变中的90%。
本实验设计为扩增DMD基因中4个外显子(8,19,45,48),其中外显子45 和48在中国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26%和48%。 三、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正常对照和DMD患者外周血DNA样本。
实验器材: 实验试剂: 四、实验步骤:
1、正常对照外周血DNA样本、DMD患者外周血DNA样本分别进行PCR扩增(第二次课上已经做好)。
2、琼脂糖凝胶电泳。
① 配制2%的琼脂糖凝胶
② 取PCR扩增样品10?l加入3?l的6×载样缓冲液,混匀后,加入样品孔内。 ④ 140V,电泳2小时左右。
⑤ 卸胶,紫外仪上观察电泳条带,判断扩增产物的有无及片段大小。
五、实验结果:
正常对照样本有4条带,从负极往正极分别为外显子45、48、19和8。 DMD患者缺失不同的外显子。 六、注意事项:
1、引物设计时长度 15~30个碱基为宜,G+C含量一般为40%~60%。
2、退火温度决定PCR反应的特异性,退火温度高PCR反应的特异性好;温度低,有时会
有非特异性条带。
3、Mg2+浓度对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及产量有显著影响,Mg2+浓度低,扩增产物的特异性
好,但有时产量低;Mg2+浓度高,扩增产物的特异性差,有非特异性条带。
4、PCR循环的次数主要取决于模板DNA的浓度。在满足产物得率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循环次数。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以及G分带的带型特征,初步会识别G分带人类染色体。 2) 实验原理:
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如染色体的大小、着丝粒的位置,带型等),排列起来构成的图象就称之为该细胞的核型(Karyotype)。70年代初出现了染色体显带技术,不仅解决了染色体识别困难的问题,而且为深入研究染色体异常及基因定位创造了条件。本次课将用G带染色体的显微相片,让同学识别不同的染色体,并进行剪贴及分析核型。 3) 实验准备:
显微相片1份2张。实验器材:镊子、剪刀、胶水等。 4) 实验步骤:
A、将相片上的染色体逐个剪下,按丹佛一伦敦体制排列编号。 B、粘贴时短臂向上,长臂向下。 C、写出该细胞的核型式,注明性染色体。
带型识别口诀:
一秃二蛇三蝶飘 四象鞭炮五黑腰 六号1、4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q 肩带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号(3.2.1) 十六q缢痕大 十七q带脚镣 十八人小大肚泡 十九是黑腰 二十头重脚底浅 二十一象个葫芦瓢 二十二头小,身子大 X扁担,两头挑
作业: 剪贴染色体显微相片一张。
2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标本编号:
分析结果:
1 2 3 4 5 —————— A —————— ——— B ———
6 7 8 9 10 11 12 ———————————— C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D ——— ——— E ———— —— F —
21 22
— G — 性染色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