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基于校(园)本课程的本土资源开发报告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3 )、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了三个“整合”。

①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重视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考察探究活动中去。我们给学生创造了适合的实践情境,让学生积极、放松地参与实践研究。如根据我乡水多桥多的特点,杨德云老师设计了《家乡的桥》一课,学生在认识了家乡的桥外观特点后,鼓励学生向当地建筑师了解桥的内部结构及设计原理,然后结合实际,为我乡九畹溪风景区内河流两岸的村民设计一座经济实用的桥。学生在经过实地考察后,查阅相关资料,并请教了当地有名的建筑师后,设计了形式各异的桥。就这样,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自由研究,努力自助和适当寻求他助,伴随着探究过程感受挫折与失败。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强化。在与环境的相处相适中发挥了特长,优化了个性,提升了研究能力。

②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整合。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

校为基地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教师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而且是开发校本课程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而应该和学生一起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课程的积极开发者。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间改变了以往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了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走进九畹溪》这一部分内容中,学生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了研究小组,由于这项课题涉及到多种学科,需要美术、劳技、语文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集体协调一致,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实验教师边学习边研究,边研究边学习,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实物,积极利用网络优势,积累素材,真正成为了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同时,也加强了教师对课程的整合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等。总之,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逐步树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形成了新的工作方式,加强了与同伴的合作,极大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掌握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③ 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不断提高,它以其形象生动的情境,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校本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现代教育技术在我校的校本课程

开发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龙舟赛》一课,教师先用多媒体演示了我县历年龙舟赛的热闹、喜庆场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尽情地欣赏,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趁势揭示课题,了解龙舟赛的来历、意义。临近下课,让学生随着铿锵、欢快的旋律舞动双手,学划龙舟,,学生边看边学动作,气氛异常热烈,学习的效果也很好。又如,在学习《丝绵茶的古与今》一课中,学生在了解了丝绵茶的古今之后,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茶叶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教师把学生带到电脑室,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台电脑,并为他们提供要搜索和收集的信息菜单,使学生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地遨游,寻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茶叶资料,如茶叶的起源、茶字演变、中国的十大名茶、茶叶的种类、茶道等等,既掌握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方法,又学到了大量的知识。这样,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校本课程开发素材转化为具有直观文字、图片、动画、声音、图像等媒体信息,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创造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优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秦吉林撰写的通讯《九畹丝绵茶、香飘千万家》在三峡秭归在线、秭归农业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刊登或转载。

4 、巧用评价,促进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我们在校本课

程的实施过程中边实施边评价,在评价中逐步完善实施的内容和细节,并取得了预期的评价效果。

( 1 )、学生学业的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学业的评价是测量学生在学业方面实现预期行为目标的程度,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实现校本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主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因此,在评价方式上我们着重检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多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少考查记忆性的认知内容。每学期新课结束后,学校制定出总的评价方案,科任教师根据学校总体方案、结合秭归县校本课程评价标准,依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制订出切合实际的评价纲要,然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校本课程成绩进行评价。教师在评价结果的分析处理上,加强纵向比较,减弱横向比较,并为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通过这样的评价既激发了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又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 2 )、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研究。为了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对课程本身进行评价前,我们课题组制定了详尽的评价计划,邀请课题组顾问及学校领导共同参加,建立了专门的评价小组,并指定一名课题组成员主持评价活动的组织工作,确定了评价的目标。然后,课题组成员采用调查、座谈等评价方法收集各种不

同途径的信息,对教师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力求做到科学客观,同时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完善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见,为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课题实验效果

通过课题组成员三年的倾力协作,本课题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开发、收集了一批校本课程资源

编写了《周坪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学校特色研究方案》,设计了《校本课程纲要》,开发了部分校本教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与操作性,为今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和丰富了素材资源,深受师生的喜爱。师生在活动中办手抄报、学技艺、制作品、调查采访……收集了很多屈原文化、九畹溪旅游文化的资料及其成果。

2 、科研成果累累。

一批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机制研究的论文、案例等获县级以上奖励。论文《释放童心,张扬个性》在市教研网上发表,《“运兵河”的传说》、《九畹溪文化》、《‘屈原文化’教学设计》等教学设计

基于校(园)本课程的本土资源开发报告

(3)、严格遵循教科研的科学性和循序渐进原则,寻找出合适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最佳切入点,然后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中,做到了三个“整合”。①注重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正在探索实施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上指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很浓郁的地域内容,更有学校特色,因此,在校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bg985nq6m4mg6283nif6msol1o4w700uzd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