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2024?扬州)下列溶液显碱性的是( ) A、酸雨
B、食醋
C、NaOH溶液
D、盐酸
2. (2024?威海)用pH计测得一些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pH 苹果汁 2.9 西瓜汁 5.8 牛奶 6.4 鸡蛋清 7.6 炉具清洁剂 1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奶放置一段时间后变酸,pH变大 B、等量的西瓜汁比苹果汁所含氢离子数多 C、炉具清洁剂的碱性比鸡蛋清的碱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该多喝苹果汁
3. 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碱 D、盐
4. 为保护环境,含镉(Cd)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处理。下面是处理过程中某一重要反应:CdSO4+Na2S=CdS↓+Na2SO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
5. (2024?青岛)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6. 利用无色酚酞试液可以鉴别的一组溶液是( ) A、 NaCl、HCl B、 HCl、NaOH C、 H2SO4、HCl D、 Na2CO3、NaOH 7. (2024·南充)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实验目的 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CaCl2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实验方案 将铁钉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盐酸中 通入过量的CO2,过滤 分别加入Ba(OH)2溶液,观察现象 1
D 鉴别实验室中的食盐水和糖水 品尝味道 8. (2024·毕节)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Na、H、Cl、OH C、 Na+、H+、NO3– 、CO32-
+
+
--
B、 Ag、K、Cl、NO D、 H+、Mg2+、SO42– 、Cl-
++-–
9. 盛有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常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要清除它,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用水直接清洗 C、用澄清石灰水洗
B、用洗洁精洗
D、用稀盐酸洗,再用水洗
10.(2024·郴州)下列关于碳酸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实验室常用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 C、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D、石灰浆粉刷墙壁,“出汗”后变成碳酸钙 11.(2024·贵港)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2.(2024·孝感)现有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ag时,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bg<m<cg),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Cl2+2NaOH=Cu(OH)2↓+2NaCl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至dg时,溶液pH>7
④在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氯元素的质量先减小后不变 A、②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3.(2024·湖州)等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若所得溶液pH=7,则( ) A、所用氢氧化钠溶夜和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混合溶液中钠离子与氯离子个数相等
2
C、混合前后水分子总数不变 D、混合前后阳离子总数不变
14.(2024?陕西)对一瓶已变质的NaOH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溶液中存在Na2CO3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除去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一定量的CaCl2溶液,然后过滤 C 证明溶液部分变质 取样,加入过量呈中性的BaCl2溶液,振荡后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D 测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涂在湿润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A、A B、B C、C D、D 15.(2024·连云港)某白色固体A,含有K2SO4、NaOH、Ca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少量A进行实验(
注:BaSO4难溶于盐酸;K2SO4、BaCl2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据此实验可知,固体A中的物质最多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二、填空题
16.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 (填字母序号)。
3
)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2CO3、FeCl3、CaCl2、K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它们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②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一定含有_________。
(2)若要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可采取的方法:取少量②中红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若_________,则证明该物质一定存在。
18.(2024·河南)右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示意图。
(1)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离子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2)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方程式。请写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24·济宁)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SO4、Na、Mg、Fe六种离子中的几种。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室温时,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2-+
2+
3+
(1)a点溶液中的微粒为 。
(2)b点烧杯内液体的pH 7(填“>”“=”“<”)。
4
(3)c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颜色为 。 2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氮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1)写出图中A、B、C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各—个: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与图中的点对应物质不相符合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在纯净物中,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以把它们分成单质和化合物。 (4)氮气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5)完成鉴别硫酸钾和硫酸铵两种固体化肥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22.同学们在做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开始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有大量气泡产生。有同学提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可能是分两步进行的。于是他们查阅资料,资料显示: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氢钠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是分两步进行的。
(1)用注射器1将稀盐酸慢慢注入到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用注射器2抽气,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则判断有新物质生成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再次注入稀盐酸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
5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单元测试及答案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