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四有”好老师
东方市民族中学 刘李
通过参加本次新教师的集中培训、在线研讨、跟岗学习以及在岗实践等培训,让我受益匪浅,感受良多。 一、集中培训,干货满满
在为期两周的培训时间里,我们集中学习了谢晓霜老师的《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陈迪老师的《中小学班主任专题培训》、符冠华老师的《新课程与教师共成长》、向巍老师的《教育政策法规》、黄江敏老师的《说课、磨课、观摩课的理念与实践策略》、周应海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王君老师的《备课上课的理论与实践策略》、唐传经老师的《从新教师到教育专家》等培训课程,从这些老师的培训课程里,让我意识到首先作为一个教师必备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同时还需要了解一定的教育法律法规,比如《学生权利和保护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教学中懂得维护学生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其次,做教师必须要做班主任,班主任虽然人人不愿意干,但是真正去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主任以及班主任的工作都是有魅力的,班主任的工作也可以帮助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班主任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工作得力,同时陈迪老师说“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所以,没有哪个学生是不符合我们的要求的。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得成长。以学定教,有怎样的学生,就有怎样的教学。”,这一点告诉我,不管接了什么样的班级,都应该努力的了解他们,走进他们,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这是大多数培训老师都提到的内容,没有规划的职业生涯,如同没有努力的方向,特别是谢晓霜老师,她的专业成长之路让我赞叹不已,她的成长之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即学习—实践—反思,在学习中进步,在实践中成长,在反思中坚定。同时她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思想:“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启智悟道”,教学风格:“风趣睿智,以情激趣,理性生成”,教学方法:“问题引领,多边交流,学练结合,自主发展”,教育科研思想 :“教育无小事,科研无大事,问题即课题,
成长即成果”,这些都让我在迷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找到了指引自己的明灯。
还有,就是备课、上课、说课和观摩课,课堂是教师的生命,教师生命的体现就是课堂。如何让教师的生命体现的淋漓尽致,就需要教师备课充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学法,备课的前提也是要充分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等,达到“心中有学生”;还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情况,又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待;根据每一课教材的备课情况,研究学生会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除了备课,新教师还要多观摩,多去听课,要写观课报告,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付出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后,成为幸福的教师才能让人坚守讲台,安心教书育人。周应海老师的关于如何做幸福的老师—教师如何塑造积极心态成为教师继续执教的不竭动力,我们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所以说学会改变态度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了。我们需要改变对工作方面和生活方面的态度,学会享受过程,学会享受教育过程,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发现快乐,享受快乐,善于学习,学会成长,学会享受生活过程,营造和谐家庭氛围,享受幸福生活,参与积极朋友圈,享受友情快乐,学会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适应中寻求发展。学会适应环境,适应学校,适应角色,适应人际,发挥环境资源的有利因素,还有要学会感恩,学会活在当下。心态对了,工作也就不觉得烦躁了,职业倦怠也不会早早就来了。 二、在线研讨,思维迸发
两个周的集中培训回来之后,还有在线研讨活动。在线研讨可以及时的让我们回顾各位老师白天培训的内容,同时在回答在线研讨的问题的时候激发我们思考,让大家的思考集中爆发,让我们看到大家非常优秀的、有见解的回答,而不是让培训流于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满满的干货。 三、跟岗学习,观摩实践
为期四天的跟岗学习更是让我看到了不同学校老师的厉害之处,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动力。这四天里,我们学科组一行去了八所中学、东方中学、铁路中学、民族中学听课,听课的老师都非常具有自己的风格,我们听得认真,记得认真,生怕错过哪一个精彩瞬间,除了听课,我们还进行了集中说课和公开
课展示。第一节公开课是铁路中学的李爱平老师,她的公开课也是铁路中学的考核课,经过多次磨课的公开课,在李爱平老师这里上的秩序井然,节奏恰当,时间和重难点也比较突出,是一节不错的公开课。第二节公开课是我在民族中学的课,经过几天的精心准备,呈现在大家面前,虽然大家对我的公开课评价还不错,可是我最应该看到的是自己的不足之处:时间把握和重点的突出,还需要继续磨课,继续展示。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八所中学的王少波老师,虽然没有听到他的课,但是他的指导让我们意识到教和学的关系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也必然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只有真正独立地投身于各种学习活动,才能在参与、交往、沟通中获得全面发展 。教学的重点不在“教”,而在“学”,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善学,只有学生“会学”了,“学到”了,“学会”了,“学好”了,教学的目的才能算是达到了。这也是谢晓霜老师着重提到的。
培训虽然结束了,我们收获了满满的干货,收到了满满的指导,收获了满满的友谊,但是走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永不止息,所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