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宜良县第一中学 魏明

一、课程分析

在人教版必修1的化学教材中,《铁的重要化合物》位于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这一章是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铁元素又是一种多价态元素,所以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而铁的化合物知识还可以为前面的实验、物质分类、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加强学生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以及氧化还原的认识,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氯化亚铁进行多角度分类;对氯化亚铁的化学性质进行预测;通过实验验证氯化亚铁与碱反应的性质时发现特殊现象,通过进一步研究特殊现象从而发现Fe(OH)2和Fe2+很容易被氧化,从而引出Fe3+的检验方法、Fe2+的保存方法以及Fe3+与铁粉的反应;最后总结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并完善铁的二维关系图。课标对这部分的要求如下:

必修模块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 模块学习要求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过实验探究,了解金属铁的重要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道检验Fe3+的方法。 合物的主要性质。

1 / 15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认识基础

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两种分类方法――树状分类法与交叉法,且能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对每一类物质的通性进行了总结,得出了八点图。 通过第二章第二节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分类:电解质、酸碱盐;从新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了解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通过第二章第三节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物质分类的新角度——氧化剂、还原剂;了解了反应分类的新角度——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并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以及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

在第二章的复习课时,利用给硫酸铜多角度分类、多角度预测性质,学生又对第二章的分类法、离子反应、氧化还原等内容进行了复习,并且了解了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 基于以上知识,在学习本节课时,学生能将铁的化合物进行分类并且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和化合价角度说出氯化亚铁具有的性质。同时,通过初三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2)学生学习本课的困难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由于第二章刚学习了氧化还原的知识,学生还不能灵活应用,所以本节课中预测氯化亚铁的性质时学生可能主要是从盐的通性角度进行预测。

在分析灰绿色沉淀的成因时,学生可能主要考虑的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由于离子反应刚学了没多久,所以复杂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能会有问题尤其是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对学生是难点。

2 / 15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灰绿色沉淀成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Fe(OH)2及Fe2+易被氧化的性质。 (2)掌握氯化亚铁的化学性质以及Fe2+ 以及Fe3+的检验。

(3)认识不同价态的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掌握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对比的方法,了解铁的化合物的性质;

(2)通过对氯化亚铁的学习,逐步体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物质分类――预测化学性质――实验验证――解释结论。

(3)通过探实验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实验,提高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Fe2+、、Fe3+鉴别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的奇妙,感受化学世界的色彩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及其处理策略

重点:利用分类观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重点1、利用分类观从多角度认识物质的方法

利用分类观从多角度认识物质是一种学习方法和思路,而方法和思路的形成不是一节课就能成功的,所以我们在第二章单元复习课的时候利用对CuSO4进行多角度分类

3 / 15

和预测性质已经给了学生一个整体的思路,而且在讲第三章钠及其化合物、铝及其化合物的时候也给学生渗透了这种学习方法和思路,同时第四章的时候也应该利用这种方法和思路来学习。

重点2、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

物质之间转化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通过几个反应学生就能建立起来的,尤其是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的转化还涉及氧化还原的知识,对于刚接触氧化还原知识没多久的学生来说,更不可能很顺畅的建立起不同价态铁的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了加深学生对转化关系的理解,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实现转化关系:预测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动手实验→发现形成灰绿色沉淀→分析灰绿色沉淀的形成原因→氢氧化亚铁的氧化、Fe3+、Fe2+的检验方法→Fe2+与氯气的反应→Fe3+与铁粉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师步步追问、学生积极思考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自主形成转化关系,加深理解。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新课程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主张教学以学生思维活动,实践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本节课以单元回归为主导,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问题探究”、“实验探究”、“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案导学”等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动态建构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得知识。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课堂教学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各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达到程度,从而影响到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教学媒体使用方法的

4 / 15

设计,本节课教学媒体系统设计为学生实验、板书、电脑投影等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使知识呈现方式更直观、更形象具体。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本课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课型,这种课型在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结构→性质→用途的教学思路,并通过化学理论的指导作用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新课程强调要以化学事实为基础,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力求通过问题预设 →知识生成的动态建构过程学习知识,使学生亲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情意和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T:代表老师,S:代表学生)

5 / 15

单元导入 展示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大组汇报,对话交流 构建知识 单元回归 思维训练 能力内化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

《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宜良县第一中学魏明一、课程分析在人教版必修1的化学教材中,《铁的重要化合物》位于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一部分。这一章是学生上高中以来第一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而铁元素又是一种多价态元素,所以这一部分内容非常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b5ee09g886m3qp9xkwe9ersa9pruq00xbb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