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 工业心理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
学。
3. 自我实现人:即具有强烈自我实现需要的人,最理想的人。
4. 经济人: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地只是为
了获得经济报酬的人。 (
5. 心理学:心理学是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人的心理
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客观现实在人脑中主观印象及其能动作用规律的科学。
6. 感觉: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应。 7. 知觉: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个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得事物的反映。
9. 思维: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规律性间接的和概
括的反映。
10. 想像:相像是人脑对事物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1. 社会认知:又称人际知觉,即在人际交往中,依据他人的外在表现,推测和
判断他人的心里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
12. 首因效应:即第一印象。人与人交往时形成了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对人的认
知产生影响,制约着以后人们的交往。
13. 近因效应:指与他人接触时,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知觉最近的信息,给人印象
较深刻。
14. 定型效应:又称社会刻板印象,指社会上对各类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并
以此作为判断,评价他人的依据。
15. 逻辑错误:指根据某一特性的存在而推论与这一特性有关的某些特性也同时
存在的错误。
16. 能力:能力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17. 性格: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比较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的个性心理特征。 18.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一个人出生时所固有的稳定的心理特点,
他表达的是心理动力方面的特征。
19. 管理人员的气质三类型:躁郁质型、分裂质型、黏着质型
20. 激励:1.广义上讲,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2.狭义上:激励是
一种能使人们将外来刺激内化为自觉行为的刺激,促使完成任务的行为处于高度激活状态的某种心理需求的外在因素。
21. 成就需要:一个人对取得事业成功的欲望。
22. 激励因素:能够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
23. 期望: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以满足需要的一种
心理活动。
24. 情绪: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主要由需要能否获得满
足所引起的主观体验。
25. 挫折: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
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26. 反向作用:人们表现于外的行为和情感与他们内心的感受完全相反。 27. 文饰作用:指一个人受挫折后不敢面对挫折情镜,而进行逃避。
28. 态度: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结构,它使人的心理处
于准备状态,具有行为的倾向性。
29. 组织承诺:是继工作满意度之后新兴的涉及员工态度的热点研究问题,也可
译为“组织归属感”或“组织忠诚”等。
30. 感情承诺:指员工对组织的感情依赖程度,认同程度和投入程度。
31. 工作满意度:指个体对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满足与否的态度。 32. 群体内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群体成员之间相互的吸引力。
33. 群体的定义:有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具有独立特征,具有与其他人群区
别开来的人的集合体。
34. 非正式群体的定义:指自发生成,没有正式规定自然形成的无形组织。 35. 什么是从众行为 ? 一个人在群体压力下,彻底放弃自己的观点,而相信多
数人的观点和意见,并在行为上与大家的表现一致。
36. 什么是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被淹没在群体之
中,并丧失了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37. 什么是群体极化? 一个群体的主导倾向不断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
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38. 什么是利他行为? 一种不指望任何外在酬赏的、自愿的、有利于他人和社
会的行为。
39. 什么是服从行为? 个体受到社会要求、群体规范
40. 人际吸引:指人与人之间彼此互有好感,进而建立友爱感情的心路历程。 41.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在情绪的基础上
形成的人与人的心里关系;是人们社会关系的一种基本形式。 42. 冲突形态:人际关系功能不正常发展的严重阶段。
43. 敏感性训练:也称T组训练,这是西方国家广泛用来培养、提高领导者和管
理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方法。通过敏感性训练,可以提高领导者和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能力。
44. 人际沟通定义:人与人之间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过程。 45. 正式沟通: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46. 双向沟通:信息发递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以互相改变。
47. 冲突的定义: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思想斗争、意见分歧、争论和对抗,使
自己内心或彼此间关系出现紧张状态。
48. 协商解决法:两个相互冲突的群体可以通过交涉与谈判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49.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是一种促使人们为实现预定目标而行动的力量。 50. 授权:是指上级授予 下属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是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下,拥
有相当的行动自主权,以此作为下属完成任务所必须的客观手段。 51. 领导者影响力: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人影响和改变另一个人心理和行为
的能力。
52. 威信: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内心体验和评价,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正常人
际关系的反映,领导者自身素质引起被领导者产生的敬佩感、依赖感和服从感的一种非权力性影响力。
简答题:
1.霍桑试验的结论 (1) 生产条件的变化可以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间并
不存在之间的因果关系。
(2) 生产关系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 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和人际关系,增加工作的满足感,提高群体的士气,
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性因素。
2. 西方关于人性假设的理论有哪些? 分别简述各自的优缺点? 1. 西方管理心理学从“经济人”的假设提出了X理论
优点:在特定环境下,对于我们实行提高劳动生产率、科学的组织劳动方法,建立各种责任制等,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缺点:根本不可能激发劳动者的献身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 2.从“社会人”的假设提出了“人群关系”的理论 优点:它不仅看到了人具有满足自然性的需要,并且进一步认识到人还有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以及其他一些社会的需要,在企业中确实起到了缓和劳资矛盾的效果。
缺点:片面的强调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决定因素。 3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提出了Y理论
优点:认为内在奖励才能满足人的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缺点: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4.从“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超Y理论
优点:根据具体人的不同情况,灵活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缺点:过分强调个别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共性,不利于管理组织和制度的相对稳定,否认了管理规律的一般性特征。
3.意志的定义是什么?分析意志有哪些特点?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冲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主要有三个特点:
1) 意志的首要特征是具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2) 意志通过克服困难集中地表现出来。 3) 意志直接支配人的行动。
4.个性是在什么影响下产生的?
个性受多方面影响,生理素质是基础,环境因素是决定因素,通常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和社会环境,而社会实践起主导作用,人就是在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