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定风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定风波 人教新课标版必修四 第二单元自主赏析 主备人:孙金瑞 持有人: 高一语文教研组 2017年5月5日《定风波》 【教材说明】 《定风波》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苏轼词两首》都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其中的《定风波》词人以春日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表达了淡然、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该词有利于学生掌握诗词鉴赏方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教学目标】 1、熟读并把握本首词的节奏停顿。 2、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师生合作探究法 备注 一、导入 觅迹穿林打叶声, 平生一蓑烟雨路。 常笑世人不更事, 心似快然随风去。 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小诗,看看能得到什么信息?——“觅平常心” 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定风波》去寻找如何保持一颗“平常心”的答案吧。 二、朗读(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 如:同行xíng 吟啸xiào 一蓑suō 烟雨 2、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 3、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偏居荒野,躬耕自乐。是年春,诗人至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新购田地,归途遇雨,心有所感,遂赋此词。 四、赏析小序 我们先来读一读小序,看看作者在小序里交代了哪些信息? 交代了时间(三月七日)、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着雨

备注 具的仆人、苏轼及同行者)、事件(途中遇雨)、写作缘由(因为途中遇雨引发感慨而写)。 此词是“因事感怀”,特点:作者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五、师生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师生共同梳理整首词的大意,并归纳整理上下片的内容 上阕: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下阕: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 1、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闲适、轻松、自如 2、“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什么意思? 披着一袭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 3、“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自己平生任由各种各样的风吹雨打都是无所畏惧的,表现了词人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和无惧苦难,勇敢前行的意志品质,以及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同时也告诉我们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不避风雨,听任自然,超然洒脱) 4、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晴”和“雨”分别喻指什么? “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2)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六、高考链接——鉴赏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在《定风波》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提示:人物形象=行为方式、性格+身份 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行为方式)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性格)的词人形象(身份)。 七、自我提升 I say to myself “我眼中的风雨人生” 人生无论顺逆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逆不悲愁,顺不狂躁,处变不惊,旷达洒脱。(播放《追梦赤子心》) 八、板书设计 定风波 写途中遇雨的情景 写雨过天晴后的感受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九、作业布置 1、背诵 2、完成《配套检测卷》1—6题 课后反思

定风波

定风波人教新课标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自主赏析主备人:孙金瑞持有人:高一语文教研组2017年5月5日《定风波》【教材说明】《定风波》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二课《苏轼词两首》中的第二首。这个单元学习宋词。本单元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axga1c8vi9pg7z7hdvh6c4rp7oypx00sr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