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节入手,实现德育的精细化管理,
为学生的最佳发展奠基
我校自提出“以人为本,德育领先”的学校发展思路后,通过一系列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德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强调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增强教职工的服务意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的轨道。其间,从班主任到德育处主任,再到分管德育的校级管理人员,角色的不断变化,我深刻体会到德育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必要,以及“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深刻内涵。下面将我对德育精细化管理的思考提出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德育呼唤精细化管理
学生个性之间的差异,智能上的多元,如果还用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样的成材观去对待每个学生,怎么可能把千差万别的学生教育成材呢?由于社会的发展,学生从小所接受的文化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意识明显,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传统的德育粗放式管理模式很难有效。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是一个链条,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齐头并进,全面推进。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精细化管理,倡导“个性化”教学,在学校中引进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原则、方法,可以解决德育管理过程中曾经存在的由于管理不细致带来的诸多问题。事实证明,德育呼唤精细化管理。
二、尝试德育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我校德育管理水平
提高德育管理者的认识水平是德育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前提。 德育管理者在学校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必须使全体师生在思想上得到转变,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学校教育必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位,教育目标要真正能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
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感,教会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树立起主动进取的人生态度,富有自信、自尊、自强的品质,产生迎接挑战的冲动和勇气,具有耐力、适应力和意志顽强等现代人的素质。不仅德育管理者要有如此认识,还要求德育教师以现代意识组织教育工作,考查学生个体发展,从德智体等诸方面为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打好基础。帮助教师树立起学生的和谐发展观,才能优化教育工作。教育必须树立成本、效率、效益观。
规范德育管理制度是德育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基础。
德育管理制度不仅是学校德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德育工作的办事规程,具有引导性、约束性。良好的德育管理体制运行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全面覆盖、系统规范、合理配套、扼要可行的制度体系。包括责任制度、会议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等。应避免出现制度不健全、可操作性差、制度不落实等现象。
1、学校各德育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学校德育主任、德育干事、班主任、生活指导教师明确工作职责,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
2、学校各项德育常规的流程及规范。学校把办事程序等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细化了工作规范。
3、班主任的激励制度:制度不光是告诉德育教师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还需要激发德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过程与实现学校的目标同意起来,就需要制定激励性制度。
4、班主任的考核制度:考核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例如《材料所子弟学校班主任考核制度》、《班级常规考核办法》等,不但重视考核班主任教育教学工作的结果,而且重视考核教育教学的过程。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德育队伍是德育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保证。 从一定意义上说,德育管理体制的运行是“人的运行”。在德育队伍的建设上,一是要加强德育主渠道队伍(政治教师、班主任、学生工作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等)的建设,二是加强全员队伍建设,增强全员德育意识,发挥全体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在学校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中,各项制度的建设上,要善于合理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老师和广大职工参与德育管理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德育管理体制的建立和运行。当然在尊重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也要善于运用精神激励原则,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岗位职责不清、分配制度不合理、奖惩不分明等都会挫伤教职工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德育管理体制的良好运行。
三、尝试采取一系列德育工作措施 狠抓细节,从小事做起
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人人会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通过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精细化管理通过小事和小细节体现出来。在学生行为养成和注重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上,学校非常强调工作要“细”,从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常规入手,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首先从要求抓起,每件事要求越明确越具体,越有利于操作和精细化管理。二是从规范程序抓起。规范和程序的建立,不但有据可依,而且能够忙而不乱,
便于把事情到位做细做精。有时虽然慢一些,但质量高了,做到位做细做精了就是效益,就是快了,反之再快也是慢。三是从计划抓起。德育工作无计划和计划不实在,计划不落实是一回事。所以抓好德育计划的“健全、实在、落实”,是精细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四是从环节抓起。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一环不差是精细化管理的关键。五是从班会课抓起。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管理精细化了,教育教学质量就必然会大大提高。六是从考核奖惩抓起,学校要做到德育工作安排到了哪里,考核奖惩就跟到哪里,这样就能促进精细管理的形成。七是从问题抓起,那儿有问题就研究到那儿,就解决到哪儿,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造成细不下去、深入不了,因此,及时关注新问题,使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是精细化管理流程中的关键。
建立并完善全员德育工作机制
一是引导班主任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定期组织班主任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理论,交流班级管理经验,联系各班实际,探讨科学的管理方法。制定“班主任工作周报表”制度,要求班级工作周周达到“三有”——有目标、有突破、有总结,不断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二是抓好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主渠道。把德育渗透纳入教学常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德育渗透方案,制定德育目标,同时,经常调查教师在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情况,并作为教师教学成绩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实行量化常规管理
我校采用“星级班级”的评比制度,用活动促进常规落实。学校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等德育管理法规具体化,建立并完善了《材料所子弟学校班级工作管理办法》等制度,来规范和训练学生的行为。在检查时,
成立中层以上领导任组长、骨干教师任组员的常规检查小组,从升旗仪式、清洁卫生、两操、学习纪律、文明礼仪、爱护公物、集体教育活动等方面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并坚持一日一公布,一周评选出当周的流动红旗。每日有考评,每周有考评,每月有考评,每学期有考评。
围绕常规落实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如针对假期中学生遵守《规范》观念淡薄的问题,确定每年3月份为“文明礼貌月’,以礼仪规范落实为突破口促进《规范》落实,每年8月份开展军训活动,9月份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10月份举行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等。组织开展“向生活陋习宣战”、“告别学校德育工作人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各司其职,各有侧重,网吧”等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的机制
评价机制在德育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作用。我校在制定班级考核条例时,涉及到常规落实,学习和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好人好事等诸方面;在评价学生时,用《材料所子弟学校学生评价手册》代替“家长通知书”,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评价采用自评、师评与家长评相结合的方法,师评主要以“老师寄语”的形式出现。在评优时,不仅组织“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综合奖的评选,而且设立了“文明学生”、“优秀室长”、“优秀图书管理员”、“学习进步奖”、“校园十佳歌手”等单项奖。这些奖项的评比,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欢乐,从而加深对集体和学校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缺点,也能看到别人的优缺点,优秀学生不自负,后进学生不自卑,形成了“金字塔”型与“群星灿烂”型相结合的人才结构。
四、取得了德育工作的初步成效
精细化管理是提高管理效益的有效手段,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办学规范,家长、社会单位及有关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满意度较高。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讲奉献,创一流的风气日盛;学生增强了自信心,讲卫生、懂礼貌、守纪律、勤学好问、积极上进,蔚然成风。我校整个德育队伍呈现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的特点,一支精干的德育工作队伍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