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科教学的建议,人文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我国的课程体系,也应在人文学科上多下功夫。我们的教学,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对于人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品德等因素缺乏强有力的培养措施,因而有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存在。要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我们在提高科学训练质量的同时,重心在于加强人文修养,培植学生完善的人格。 4.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现代教学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还存在共性和个性的矛盾。虽然,在理论上,这对矛盾并没有产生多少论争,但在实践中,经常发生偏差和失误,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现代教学目的的共性与个性的矛盾,主要有两个层次:一是世界教学发展趋向、现代教学的共同追求与各国、各教学流派的具体目的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教学目的提出的对全体学生的共同要求与每个学生具体的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问题。

现代教学目的是多样个性的统一。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流派,有教学的不同目的规定;但是,培养现代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基本规定又是大家共同遵循的。共性和个性的对立统一,要求各国在制订具体教学目的时既要适应时代精神,体现现代教学的理想,又要结合本国国情,从实际出发。这在历史上有许多经验教训。五六十年代,美国布鲁纳搞结构课程改革,大大加强了科学训练,但在实践中遭到失败。这固然原因很多,但没有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一个原因。强化科学知识教学,符合当时的世界潮流,但布鲁纳忽视了美国教育的个性:关心学生的主动性、活动能力甚于关心知识质量。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国则犯了另一个错误,忽视教学发展的共性。当别人大力开发智力、强化科学教育时,我们却搞起了“开门办学”,“上山下乡”,否定了科学知识教学。当前,我国的教学目的的厘定,既要避免忽视个性的全盘洋化,又要防止忽视共性的封闭,应结合我国国情来推动人人全面发展。

教学目的是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共同的要求,反映了培养人才的共性。但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总是具体的个性。因此,在教学目的落实到具体对象时,也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忽视教学的普遍、统一的要求,或者忽视学生多样的、具体的个性,都不能使全面发展的目的正确落实。例如,美国的中小学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自由发展,而对统一的基本要求很少很低,结果是整个国家教学的基本质量上不去。我国刚好相反,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乃至教材都基本统一,教学要求全面细致,但却缺少灵活性,学生难有自由选择的余地,其结果,基本质量虽有保证,却泯灭了学生个性,出现千人一面,拉平补齐等弊端。因此,在教学目的上,既要注意全面发展的共性,又要提倡因材施教,以因材施教的多样个性来体现和落实全面发展。换言之。因材施教不但是教学原则,而且应是教学目的。要使每人学生都因其“材”而成才,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发挥每人的优势、特长,实现各式各样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一个样板,大家都套这个模子,成为这个模子;相反,全面发展除了基本素质的共同要求外,没有统一的模子,只是每个人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充分而自由地发展,走最适宜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只有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统一起来,现代教学的理想才能较完满地实现。

在教学目的上既要全面发展又要因材施教,指明了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坚持全面发展这一总的目标的前提下,应强化因材施教并使之具体落实。在基本目标统一的条件下,应允许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自

的具体目标。应鼓励学生学有所长,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课程和教材应打破大一统格局,可以“一纲多本”,甚至“多纲多本”。在中学应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有所偏重,合理分流。小学开设各种活动课、兴趣课,适合儿童的不同兴趣和特长。等等。 5.一般和具体的关系

全面发展是现代教学目的的一般抽象和概括,而在具体工作中,教学目标总得具体化、可操作化才行。只有把一般和具体关系处理好了,个人全面发展才能时刻指引教学活动并在教学中实践着。

具体和一般的关系,表现为互相联系的两个问题:一般目的如何具体化?具体目标如何体现总的追求?对这两个问题的处理,历史上有深刻的教训,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教学目的具体化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虽然在总的目标下列出不同的目标,但操作性不强。本世纪中叶,教学目的具体化有了突破性进展,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苏联提出并实践了课型理论,对每一节课的任务加以划分,或传授新知,或巩固复习知识,或训练、练习,这样,每堂课的目标就明确多了,不再那么笼统。二是美国研究了教学目标分类,比如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运动三大类,每一类又区分出若干小类和等级,这样,整体的目的不再聚为一团,而是分化为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如果把这两方面的进展联合起来,那么我们就可以把整体目的分解为每一堂课的可以操作的具体目标。这样,一般的教学目的便和实际的教学活动沟通了,教学活动目标具体了,教学评价也有了依据。

由于教学目标分类和课型理论的广泛应用,教学目的具体化已取得了很大进步。不过,在我国,这项工作还不如人意。一些同志在教学时,仍习惯于用笼统的目标,比如:“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扩大学生知识视野”,等等。这种目标自然没错,但难于操作,也没法评定,这样教学反而失去了针对性。能力有很多种,培养什么能力就得具体化。例如说以发展记忆力为重点,这还不够,还应具体规定是识记?保持?还是提取?例如说,重点教学生如何保持信息,这才较具体,也才好制定教学措施。我国的一些教学改革实验,非常注意教学目标体系的制定,对教学目的具体化有积极影响。但也有停留于一般化,不具体、难操作的不足。总之,如何制定教学目的具体化的系统的目标体系,使抽象目的到具体课堂教学目标之间形成逐次下降的目标序列,还有待我国教学界共同努力去探索。

在追求目的具体化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具体教学要受总的目的指导。和总目的不能具体落实相联系,还存在具体教学忽视整体目的的弊端。我国的教学宗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大家都非常清楚。但在具体教学工作中,许多人却完全忘记了这一基本宗旨。片面追求升学率就是具体例子:教学就是为了升学,于是,保尖子而放弃大多数一般学生的现象出现了,加班加点不顾学生身心负荷能力的现象出现了,抓住分数而把人的品德、能力舍弃的现象出现了……这难道不是与全面发展教育背道而驰吗?甚至于,“依靠科研提高教学质量”的口号,在一些人眼中,也不过是用教学实验去提高升学率而已。因而,强化总的教学目的对具体工作的统帅、指导作用,在具体教学中保证基本目的的方向性,这很有现实意义。具体工作不应游离在现代教学的宗旨之外。这需要教育领导者、研究者和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自觉实践现代教学的理想;也需要依靠教育立法,使现代教学的基本目的成为指导教学工作、统帅教学活动的法律,成为社会的要求,

使个人全面发展具有法律的保障。

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理论 

科教学的建议,人文教育受到了应有的重视。我国的课程体系,也应在人文学科上多下功夫。我们的教学,偏重于知识和技能,对于人的情感、需要、审美、兴趣、品德等因素缺乏强有力的培养措施,因而有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存在。要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我们在提高科学训练质量的同时,重心在于加强人文修养,培植学生完善的人格。4.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现代教学促进个人全面发展,还存在共性和个性的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a94m9quhm35m4z30ut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