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汇总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DR = KR · DW (4.5.10-2)

式中 d0——橡胶圈截面直径(mm); e ——接口环向间隙(mm);

p——压缩率,铸铁管取34%~40%,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取35%~45%; DR——安装前橡胶圈环向内径(mm); KR——环径系数,取0.85~0.90; DW——插口端外径(mm)。

4.5.11 橡胶圈使用前必须逐个检查,不得有割裂、破损、气泡、大飞边等缺陷。

4.5.12 陶管、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沿直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应符合表4.5.12的规定。

管口间的纵向间隙(mm) 表4.5.12

管 材 种 类 接 口 类 型 管 径 纵 向 间 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

平口、企口 <600 1.0~5.0 ≥700 7.0~15 承插式甲型口 500~600 3.5~5.0 承插式乙型口 300~1500 5.0~1.5

陶管 承插式接口 <300 3.0~5.0 400~500 5.0~7.0

4.5.13 预应力管、自应力混凝土管安装应平直、无突起、突弯现象。沿曲线安装时,管口间的纵向间隙最小处不得大于5mm,接口转角不得大于表4.5.13 的规定。

沿曲线安装接口允许转角 表4.5.13

管材种类 管径(mm) 转角(o) 预应力混凝土管 400~700 1.5 800~1400 1.0 1600~3000 0.5

自应力混凝土管 100~800 1.5

4.5.14 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及乙型接口的钢筋混凝土管安装时,承口内工作面、插口外工作面应清洗干净;套在插口上的圆形橡胶圈应平直、无扭曲。安装时,橡胶圈应均匀滚动到位,放松外力后回弹不得大于10mm,就位后应在承、插口工作面上。 4.5.15 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不得截断使用。

4.5.16 当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道采用金属管伯连接时,管件应进行防腐处理。 4.5.17 当采用水泥砂浆填缝及抹带接口时,落入管道内的接口材料应清除。管径大于或等于700mm时,应采用水泥砂浆将管道内接口纵向间隙部位抹平、压光;当管径小于700mm时,填缝后应立即拖平。

4.5.18 钢丝网水泥砂浆及水泥砂浆抹带接口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4.5.18.1 抹带前应将管口的外壁凿毛、洗净,当管径小于或等于400mm时,水泥砂浆抹

带可一次抹成;当管径大于400mm时,应分两层抹成;

4.5.18.2 钢丝网端头应在浇筑混凝土管座时插入混凝土内,在混凝土初凝前,分层抹压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

4.5.18.3 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3~4h后洒水养护。

4.5.19 承插式甲型接口,采用水泥砂浆填缝时,安装前应将接口部位清洗干净。插口进入承口后,应将管节接口环向间隙调整均匀,再用水泥砂浆填满、捣实、表面抹平。 4.5.20 水泥砂浆抹带及接口填缝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水泥砂浆配合比宜符合表4.5.20的规定。

水 泥 砂 浆 配 合 比 表4.5.20

使 用 范 围 重 量 配 合 比 水泥 砂浆 水灰比

甲型接口填缝 1 2.0 ≤0.5 抹带 1 2.5

4.5.21 非金属管道接口安装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5.21.1 承插式甲型接口、套环口、企口应平直,环向间隙应均匀,填料密实、饱满,表面平整,不得有裂缝现象;

4.5.21.2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应平整,不得有裂缝、空鼓等现象,抹带宽度、厚度的允许偏差应为0~+5mm;

4.5.21.3 预应力混凝土管及钢筋混凝土管乙型接口,对口间隙应符合本规范表4.5.12 及第4.5.13条的规定,橡胶圈应位于插口小台内,并应无扭曲现象。 4.5.22 非金属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22的规定。

非金属管道基础及安装的允许偏差 表4.5.22

项 目 允许偏差 无压力管道 压力管道

垫 层 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高 程 0 -15(mm) 管 道 基

础 混 凝

土 管座平基 中线每侧宽度 0 +10(mm) 高 程 0

-15(mm)

厚 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管 座 肩 宽 +10 -5(mm)

肩 高 ±20(mm)

抗压强度 不低于设计规定

蜂窝麻面面积 两井间每侧≤1.0%

土弧、砂或砂砾 厚 度 不小于设计规定 支承角侧边高程 不小于设计规定 管 道 安 装

(mm) 轴线位置 15 30

管道内底高程 D≤1000 ±10 ±20 D>1000 ±15 ±30 刚性接口相邻

管节内底错口 D≤1000 3 3 D>1000 5 5

注:D为管道内径(mm)。

5 管渠

5.1 一般规定

5.1.1 管渠施工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5.1.1.1 施工平面及剖面布置图; 5.1.1.2 确定分段施工顺序;

5.1.1.3 降水、支撑及地基处理措施;

5.1.1.4 砌筑、现浇及装配等施工方法的设计; 5.1.1.5 安全施工及保证质量的措施。

注:管渠指采用砖、石及混凝土砌块砌筑、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的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装配的圆形、矩形、拱形等异形截面的输水管道。

5.1.2 管渠施工宜按变形缝分段进行。墙体、拱圈、顶板的变形缝与底板的变形缝应对正,缝宽应符合设计要求。

5.1.3 砌筑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渠应采用水泥砂浆。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砂宜采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而洁净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掺用防水剂或防冻剂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防水剂或防冻剂标准的规定。 5.1.4 水泥砂浆配制和应用应符合下列要求: 5.1.4.1 砂浆应按设计配合比配制;

5.1.4.2 砂浆应搅拌均匀,稠度符合施工设计规定;

5.1.4.3 砂浆拌和后,应在初凝前使用完毕。使用中出现泌水时,应拌和均匀后再用。 5.1.5 砂浆试块的留置与抗压强度试块的评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5.1.5.1 每砌筑100m3砌体,或每砌筑段、安装段,留取砂浆试块不得少于一组,每组6块。当砌体不足100m3时,亦应留取一组试块,6个试块应取自同盘砂浆;

5.1.5.2 试块抗压强度的评定:同标号砂浆各组试块强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规定;任意一组试块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5.1.5.3 当每单位工程中仅有一组试块时,其测得强度值不应低于砂浆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

注:(1)砂浆有抗渗、抗冻要求时,应在配合比设计中予以保证。施工中应取样检验,配合比变更时应增留试块;

(2)每一砌筑或安装段系指按变形缝分段的段长。 5.1.6 配制现浇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5.1.6.1 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当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掺用适宜品种的外加剂;

5.1.6.2 冬期施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5.1.6.3 管渠主体结构的同一浇筑段内应使用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 5.1.6.4 环境水对混凝土管渠有侵蚀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水泥。 5.1.7 配制管渠混凝土所用骨料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5.1.7.1 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 ,且不得大于40mm。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当采用多级配时,其规格及级配应通过试验确定;

5.1.7.2 细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其含泥量不应大于3% ;

5.1.7.3 当发现骨料中含无定形二氧化硅,且可能引起碱-骨料反应时,应通过试验决定可否取用。

5.1.8 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掺入适宜品种的外加剂,选用外加剂的应用条件、掺量范围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钢筋混凝土中不得掺入氯盐,给水管渠混凝土中不得掺入亚硝酸钠及6价铬盐等有毒掺剂。

5.1.9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应根据抗压强度、抗渗、抗冻等要求指标和施工和易性,并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

5.1.10 管渠的水压试验应符合本规范第10章的有关规定。 5.2 砌筑管渠

5.2.1 管渠砌筑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1 砌筑用砖应采用机制普通粘土砖,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粘土砖》的规定; 5.2.1.2 石料应采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和裂纹的料石或块石,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 5.2.1.3 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5.2.2 砌筑管渠应按变形缝分段施工,当段内砌筑需间断时,应预留阶梯型斜茬;接砌时,应将斜茬冲净并铺满砂浆,墙转角和交接处应与墙体同时砌筑。 5.2.3 砌筑管渠变形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5.2.3.1 变形缝内应清除干净,缝的两侧应刷冷底子油一道; 5.2.3.2 缝内填料应填塞满灌实;

5.2.3.3 灌注沥青等填料应待灌注底板缝的沥青冷却后,再灌注墙缝,并应连续灌满灌实;

5.2.3.4 缝外墙面铺贴沥青卷材时,应将底层抹平,铺贴平整,不得有拥包现象。 5.2.4 砖砌管渠砌筑前应将砖用水浸透,当混凝土基础验收合格,抗压强度达到1.2N/mm2,基础面处理平整和洒水湿润后,方可铺浆砌筑。 5.2.5 砖砌管渠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5.2.5.1 砖砌管渠砌筑应满铺满挤、上下搭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并不得有竖向通缝;曲线段的竖向灰缝,其内侧灰缝宽度不应小于5mm,外侧灰缝不应大于13mm;

5.2.5.2 墙体宜采用五顺一丁砌法,但底皮与顶皮均应用丁砖砌筑;

5.2.5.3 墙体有抹面要求时,应在砌筑时将挤出的砂浆刮平;墙体为清水墙时,应在砌筑时搂出深度10mm的凹缝。

5.2.6 砖砌拱圈应符合下列要求:

5.2.6.1 拱胎模板尺寸应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并留出模板伸胀缝,板缝应严实平整; 5.2.6.2 拱胎安装应稳固,高程准确,拆装简易;

5.2.6.3 砌筑前拱胎应充分湿润,冲洗干净,并均匀涂刷隔离剂;

5.2.6.4 砌筑应自两侧向拱中心对称进行,灰缝匀称,拱中心位置正确,灰缝砂浆饱满严密;

5.2.6.5 拱圈应采用退茬法,每块砌块退半块留茬,拱圈应在24h内封顶,两侧拱圈之间应满铺砂浆,拱顶上不得堆置器材。

5.2.7 采用混凝土砌块砌筑拱形管渠或管渠的弯道时,宜采用楔形或扇形砌块。当砌体垂直灰缝宽度大于30m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灌实。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5.2.8 石砌管渠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5.2.8.1 石块应清除表面的污垢等杂质,并用水湿润;

5.2.8.2 砌筑应采用铺浆法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并应在每0.7m2墙面内至少设置拉结石一块,拉结石在同层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 5.2.8.3 灰缝宽度应均匀,嵌缝应饱满密实。

5.2.9 石砌拱圈,相邻两行拱石的砌缝应错开,砌体必须错缝,咬茬紧密,不得采用外贴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5.2.10 拱形管渠砌筑时,拱的外面、墙体和渠底的灰缝,宜在砌筑时用水泥砂浆勾平,并使其与砌体齐平,拱内面的灰缝应在拆除拱胎后立即勾抹。采用石砌时,拱外及侧墙外面宜根据要求抹成凸缝或平缝。

5.2.11 反拱砌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1.1 砌筑前应按设计要求的弧度制作反拱的样板,沿设计轴线每隔10m设一块; 5.2.11.2 根据样板挂线,先砌中心的一列砖、石,并找准高程后接砌两侧,灰缝不得凸出砖面,反拱砌筑完成后,应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25% 时,方准踩压; 5.2.11.3 反拱表面应光滑平顺,高程允许偏差应为±10mm。

5.2.12 拱形管渠侧墙砌筑完毕,并经养护后,在安装拱胎前,两侧墙外回填土时,墙内应采取措施,保持墙体稳定。

5.2.13 砌筑后的砌体应及时进行养护,并不得遭受冲刷、震动或撞击。当砂浆强度达到设计抗压强度标准值的25%时,方可在无震动条件下拆除拱胎。 5.2.14 砌筑渠体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5.2.14.1 渠体表面粘接的杂物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 5.2.14.2 水泥砂浆抹面宜分两道抹成,第一道抹成后应刮平并使表面造成粗糙纹,第二道砂浆抹平后,应分两次压实抹光;

5.2.14.3 抹面应压实抹平,施工缝留成阶梯形;接茬时,应先将留茬均匀涂刷水泥浆一道,并依次抹压,使接茬严密;阴阳角应抹成圆角;

5.2.14.4 抹面砂浆终凝后,应及时保持湿润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 5.2.15 水泥砂浆抹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5.2.15.1 砂浆与基层及各层间应粘结紧密牢固,不得有空鼓及裂纹等现象;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汇总

DR=KR·DW(4.5.10-2)式中d0——橡胶圈截面直径(mm);e——接口环向间隙(mm);p——压缩率,铸铁管取34%~40%,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取35%~45%;DR——安装前橡胶圈环向内径(mm);KR——环径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xfl4x05e0a6ri16ozy38gut0xsx2013u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