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紫圆茄栽培技术
王宝林 天津市新家园种苗有限公司 300384
紫圆茄在天津地区栽培历史较长,受当地饮食习惯影响,在茄果类蔬菜栽培面积中占有较大比重,是本区域夏秋应市蔬菜种类之一,在缓解京津地区淡季供应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天紫系列杂交茄子品种为例,以种植者较为接受的语言,较全面介绍紫圆茄在津区生产种植技术,帮助生产者减少生产成本,增产并增收。
一、紫圆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茄子喜温。种子发芽30℃左右需6~8天,发芽率较高。20℃条件下,发芽延长至20多天,且发芽率低,20(夜间)~30(白天)℃变温发芽处理或用5ppm赤霉素浸泡12小时有利于发芽快、发芽整齐。育苗期间以日温25℃,夜温15~20℃为适宜。最适生长温度20~30℃;气温降至20℃以下受精和果实发育不良,低于15~17℃易落花、紫色茄子影响着色,低于13℃生长停止;花芽发育及受精期适温15-30℃,超过35℃花器官生长障碍(即便使用激素处理,也无明显改变);果实膨大期适温夜间13℃、白天27℃,27℃以上都有影响果实正常膨大的可能,紫色茄子遇30℃以上高温着色不良。
2、光照:茄子喜光,生长期对日照长度要求较高。长日照条件下生长旺盛,尤其在苗期。连续24小时光照处理,花芽分化快,开花早。光照弱,光合作用降低,产量下降,色素形成不好,紫色品种着色不良。阳光中270纳米波长(为远紫外光)的光对果实着色有利,实际上200-380纳米的紫外光区对紫色茄子着色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紫外光过强时,茄子色素形成受抑制,也会影响茄果着色,华北地区的麦收前后是这一现象的高发时期,应注意调节播期避开,或采取改善田间小气候措施加以预防。幼苗时期光照不足,植株生长细弱,开花期延迟,长柱花减少,短柱花增多,座果率低。
3、土壤及营养:茄子对土壤要求虽然不严,但以富含有机质,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适于在微酸至微碱(PH6.8~7.3)土壤种植。茄子是耐肥的蔬菜,对氮肥要求高,同时对磷、钾肥需要也较高。特别在幼苗期,如磷、钾肥供应充足,有促进根系发达、基叶粗壮、提高花芽分化作用。可用磷、钾肥作基础施用。开花结果盛期,需大量氮肥和钾肥,此时及时追肥,以充分供给果实发育膨大需要,否则影响经济产量的形成。以茄子单株全生育周期吸收氮素和磷、钾、钙、镁营养元素的氧化物计重,氮素16.7克、五氧化二磷8.5克、氧化钾39.3克、氧化钙10.1克、氧化镁4.8克,经济产量高的品种,实际需求还要大于这个结果。
4、水分:茄子叶片大,结果较多,需水量较大,每株茄子从育苗到结束生长消耗水为100~120公斤。水分不足时结果少,果面粗糙,品质差。但水分过多或降雨造成排水不良,会引起烂根。
二、天紫系列品种简介
1、天园紫茄:一代早熟杂交种,株高70~90cm,枝展60cm,茎及新叶紫色,门茄着生6~7节,果扁圆、紫红色,果表面蜡质多,具光泽,肉近白色,籽少,质地硬,商品性好。果实膨大速度快(开花后15天可采收500克左右茄果),连续结果能力强,单株两次采收间隔3-5天,果实成熟时适采期5-7天,单果重1000g左右,亩产5000kg以上,比快圆茄早熟5-7天左右,无蚜虫危害,耐病毒性强,重茬情况下枯黄萎病发病轻,耐涝性明显强于常规品种。华北地区春种采收直到降霜。宜作春秋保护地或露地连秋栽培。
2、天紫1号:一代早熟杂交种,株高70~80cm,枝展70cm,门茄着生6~7节,果圆形、黑紫色,肉淡绿色,细嫩微甜,质地中等硬,连续结果能力强,单果重1000g左右,株型紧凑,枝条、叶柄为紫红色,叶片长型鲜绿,抗枯黄萎病、抗蚜虫、耐病毒和耐涝性与天园紫茄相似。北方地区春秋保护地或露地连秋栽培。
3、天紫2号:一代早熟杂交种,株高60~70cm,枝展60cm,门茄着生4~6节,果扁圆、深紫色,具光泽,果肉淡绿色,质地较硬,品质和商品性优,连续结果能力强,单果重500g以上。节间较短,生长势中等,抗病,宜春、秋茬和春夏秋保护地露地栽培。
三、紫圆茄栽培管理
1、栽培季节:茄子生长期和结果期长,露地栽培一般分为早茄和晚茄两种。早茄栽培于早春育苗,晚霜后定植;晚茄育苗较晚,于春季速生蔬菜收获后定植,一般都生长至早霜(延秋栽培),为解决秋淡季供应有着重要作用。
2、品种选择:茄子忌重茬,也不宜跟其他茄果类作物连作,否则黄萎病、立枯病严重。特别是紫茄在保护地栽培更易染病,如无法错开重茬,应选择较抗病的杂交一代种,如圆茄系列早熟种天园紫茄、天紫1号、天紫2号,还可用托鲁巴姆嫁接栽培。另外采用杀菌剂土壤灭菌。综合防治效果优于单一方法。种植面积较大时要考虑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以做到均衡上市,延长应市时间。
3、育苗:茄子幼苗生长较慢,早春保护地育苗一般需80天左右苗龄,在温度不足的条件下,苗龄不足,难于培育出丰产苗;正常气候条件下,露地栽培时,苗龄约为50天,嫁接苗约为55~65天。
茄子育苗需要较高温度,夜间土温不能低于17~18℃,土温过低,根系发育不良且易发苗期病害,环境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育苗期白天温度过高短花柱增高,受粉不良,降低座果率。
苗床土应肥沃,不宜过干,使用保水力较强稍微粘重些的肥沃床土。茄子种皮较厚,质地坚硬,催芽须有较长浸种时间(40-50度温水约24小时),将种皮上粘液反复搓洗,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5-25度、黑暗条件下变温催芽,5-7天开始出芽。30度以上因氧气不足影响发芽或导致发芽不良。
茄子的粗根数量与经济产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具有较多粗根的植株,茄果快速膨大所需的营养才有保证,尤其是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茄子的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有强大的粗根支持,即便生长到后期,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茄果正常膨大所受到的影响也明显减少。因此,为不伤害主根,茄子幼苗分苗时间应在主根尚未伸长时进行,此时幼苗地上特征为具有2~3片真叶。分苗时开沟要深,要保证植株直立栽植,不伤及主根,使根系垂直向纵深方向生长。
苗期要注意控水,保持土壤稍干燥,可使定植后较粗根多,根系分布深。另外,茄子的粗根数量与抗青枯病程度呈正相关,茄子植株的粗根数越多,抗青枯病的能力越强。
育苗期保持较大营养面积及较长的光照,是培育茄子丰产苗的重要措施。
4、选地与整地施肥:栽培应选择地势高,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层较深、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土壤。茄子生长期长,必须深耕,重施基肥,促进产量提高,防早衰,一般亩施基肥5000~7500公斤。
5、定植及密度:早茄子定植期,应根据当地及定植地块气候条件、幼苗生长程度而定。露地定植,须待晚霜后,土壤稳定在13~15℃以上时开始。定植过早易受冻害和病害。定值时将茄苗根系在预先配置好的500倍多菌灵水溶液中浸一下,使根系完全浸上药液,对定植后苗期病害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晚茄定植期应根据茬口灵活掌握,不宜过迟,否则,定植后很快进入高温期,对茄子生长不利,易发病,产量低。 茄子栽培其结果习性很有规律,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是提高单产途径。栽培密度应据品种生长期、枝条开张角度等而灵活掌握。生产中,早熟种亩栽培2500~3000株,中、晚熟种每亩栽2200~2500株。生长期较短时,应采用生长势中等种,亩栽植株数可增至4000~4500株。延秋种植的地区如条件许可,最好采用高垄栽培,利于生长中后期通风和排涝。加大行距,缩小株距,是密植丰产有效措施,不仅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产量,且由于绵疫病等病害而造成烂果比例显著下降。
6、田间管理:
整地作畦时,要施用腐熟农家肥和饼肥,氮、磷、钾复合肥充分混合作基肥一次施入,茄子对于氮肥中的铵态氮或硝态氮选择性不强,均可使用。对钙(Ca)的吸收能力强,生长过程中很少出现缺钙现象。茄子定植后要及时中耕,中耕可以深耕7~10cm,以后要浅些(3cm左右),将茄苗周围表土铲松,提高土温,促进生根。缓苗后如土壤干旱,可浇一次缓苗水,但水量不宜过大,地表干后及时中耕1~2次,并进行培土、蹲苗。蹲苗期不宜过长,一般门茄达到瞪眼期时可结束蹲苗,追一次“催果肥”,灌一次“催果水”,最好是用高质量农家肥如腐熟的粪肥或饼肥,也可施尿素、硫铵等化肥,每亩12.5~20kg。在农家肥中可掺入过磷酸钙混合施用。结合这次追肥,在植株基部培土,可防植株倒伏。“对茄”及“四门斗茄”迅速膨大时期,对肥水要求达到高峰,应每4~6天灌溉一次,并追施尿素、硫铵。茄子植株虽然耐旱,但在土壤湿润条件下易加快生育期和增加经济产量,嫁接栽培的茄子在土壤较为干旱条件下,植株供应果实的水分减少,茄果表面会失去光泽,突然降雨还易产生裂果降低产量和商品性。
关于肥料的使用上需要注意的是,茄子对锰(Mn)的吸收性强,在茄子全生育期内应防止植株出现锰过剩(首先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的叶脉开始变褐色—铁锈色,再向叶脉周围的叶肉组织扩展至整片叶),植物体锰元素出现过剩时,往往伴生铁元素的缺乏,要注意即时补充铁元素。
进入雨季后,应注意排水防涝。华北地区雨季是一年中雨量集中期,一般出现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正值伏天,此时所降雨水的温度与降雨时的气温接近,当雨后天气放晴,炽热的太阳直接辐射到地面,雨水可在很短时间内开始汽化上升,田间形成巨大的蒸笼,是直接造成茄果腐烂的主要原因。因此,夏季下暴雨后,要浇一次清水,采用地下水浇灌最好,旨在降低田间温度,控制因雨后地气上升引起烂果。同时雨后灌水降低地温,提高土壤中氧的含量,降低根系呼吸强度,防止烂根。对生长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应加强雨季后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及时摘除基部老叶(注意在晴朗天气条件下进行),可改善田间通风状况。茄子果实的正常膨大需要一定的光合面积作保证,天园紫茄系列品种,单果重在500~1000克,属中型茄子,每个果位要求具有4片以上正常大小叶片;天紫长茄则每个果位要求具有10片以上正常叶片。露地栽培茄子一般都不摘顶,任其生长,但需把门茄以下分枝及时除掉,以便促使门茄开花发育。在高度密植或生长期较短的条件下,适时摘顶可促进体内养分合理利用,提高光合强度,有利于早熟丰产。茄子皮色是由植株体内花青素而形成的,270纳米短波有利茄子增色,早春保护地种植茄子时,生产的茄果从色泽上往往较露地种植差,这是因为温室或大棚覆盖材料对270纳米的短波不能透过的缘故。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可将覆盖薄膜下方加一层网纱(可用窗纱),茄子生长中期外界环境气温达到茄子生长发育需求,并基本稳定后,将薄膜完全打开,只保留网纱,使阳光中270纳米短波光顺利进入温室或棚内,另外网纱还有阻止害虫成虫飞入产卵,发生虫害。
关于僵果问题。多发生于早春保护地栽培,花期温度低于17℃,造成授粉不良 ,进入果实膨大期遇较长时间15℃以下低温天气,影响到果实的膨大,使茄果果肉变硬,果实变小。可以采用2-5ppm2.4-D于花期喷花或于盛果期全株喷洒1-2ppm可有效防止僵果产生;在使用激素对花或全株进行处理时,环境温度低或激素浓度低会影响使用效果,应掌握温度较低时使用药剂浓度稍提高,或在棚内温度提高时对植株进行药剂处理;低温寡照条件下(光照强度在2000勒克斯左右),光合产物产量少,不能满足果实生长发育之需也是僵果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生长发育的中期开始,采用叶面喷施1%葡萄糖+0.2%磷酸二氢钾,每5-7天喷施一次;基肥施入过少,土壤过于板结,形成浅根系,粗根数量少,影响养分吸收,进而造成地上部生长势过弱,光合面积不足,影响果实正常膨大;土壤水分差与肥料供应过高等都可造成僵果的发生。一旦出现,应根据成因具体采取相应措施,即可避免僵果发生。
7、采收:茄子授粉后第二周果实迅速膨大,从开花到商品果实成熟一般约20~25天,天紫系列杂交品种约为15天。茄子采收期必须掌握适时,过早采收产量降低,过晚采收果硬籽多,不堪食用,且消耗养分过多,影响植株开花结果及枝条正常生长,早期果更应适当早收。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表示果实已生长缓慢,此时即可采收。 茄子管理好,采收期可延长3~5个月。盛果期每2~3天采收一次。在华北地区,茄子产量主要分布在1~3结果层,约占总产量的60~70%,尤以四门斗茄重量最大。在气候条件允许情况下,加强管理,延长采收期是获得茄子高产的一个重要途径。早春联秋栽培要加大中、后期水肥供应,防止因营养不足导致败秧,甚至造成病虫害发生,影响产量。
关于提高茄果耐运输性问题。茄子果实和其他果实的发育基本相似,都要经过从细胞分生-组织分化-商品成熟-老熟-生理老熟这一过程,此过程约为45-50天。过去种植户种植的普通茄子品种一般属于常规品种,果实从开花到接近上市采收的时间约为25天,适采期约为1-2天,此时大部分果实内部的种子呈白色,少部分呈淡黄白色。天园紫茄系列杂交种,由于果实膨大速度快的杂交优势显著,果实发育才表现为从开花到采收所用的时间约为15天,适采期约为7-10天,此时大部分果实内部的种子尚处发育阶段(未成型),个别果实可见瘦小嫩白色的种子,此时的茄果从国面到果肉均鲜嫩,耐运输型肯定要差,要根据上市时间、运距、市场价格综合权衡,合理确定采收时间。种植天园紫茄系列品种地产地销建议仍然按达到上市(主要依果实的大小)标准时及时采收,一是为早上市价格高,二是为增加单位时间和面积的经济产量。作为远距离运输销售的,可充分利用天园紫茄系列品种适采期长的特点,人为适当延长收获时间,使茄果表皮
的厚度和韧性加强,从而达到适应长途运输的条件。
四、与紫圆茄生产相关的若干问题提示
1、关于茄子嫁接及移栽问题
茄子播后30天,具2片真叶时结合分苗并进行嫁接 (使用育苗钵或其它育苗器具育苗的直接进行嫁接),砧木可选用托鲁巴姆或红茄品种的大苠茄。在嫁接成活前的3~5天,最好保持28度恒温,湿度保持在80~90%,初期置于黑暗条件下,以后逐渐给于光照,一般第二天给2小时,第三天给3小时光照,成活后给于正常光照。
嫁接后30-40天具有4-5片真叶定植。早春外界气温尚未回升,或回温不稳,此时原育苗场所空间较小,环境人为可控,且调控成本较小,移栽后,不论从温室移至大棚,还是从大棚移至露地,空间比原来大了很多,人为控制环境条件难度加大,可考虑采取大苗移栽,大苗移栽应在嫁接后50天进行,此时天园紫茄或天紫一号部分植株已经现蕾(将要开花)。为培育壮苗,茄子苗龄根据育苗期的环境条件掌握在70-80天左右为宜,苗龄过长,形成小老苗,影响植株后期发育。
如育苗或嫁接苗在温室,移栽到大棚或露地前一定要注意进行练苗。练苗应掌握循序渐进的过程,采取干旱练苗与低温练苗相结合,以增强茄子苗期的抗寒性,避免春天低温天气影响花芽分化,形成低温型畸形果,从而影响果实应市质量。移栽前10天叶面喷施1%葡萄糖,提高植株体内糖分浓度,对移栽苗抗寒性也有显著的效果。 2、嫁接茄子降雨裂果原因
在北方的华北地区、华东的山东、河南等地规模种植茄子的生产基地,多年连续种植茄子,造成病害发生严重。近几年逐步兴起茄子嫁接栽培,旨在减少因重茬病害造成的损失。作为早春或保护地栽培的紫圆茄品种,生产上最突出的当属青枯病和枯黄萎病发生严重,药剂防治成本相当高。采用嫁接栽培,生产成本虽然与非嫁接栽培定植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经过嫁接栽培后,病害发生得以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全生育期内防治成本大大降低。但个别地区出现嫁接后的茄子,于果实膨大的中后期(采收前),遇降雨有裂果的现象发生(未经嫁接的茄子无此现象),其原因概述如下:
茄子嫁接是利用砧木材料强大的输导组织(导管),便于溶有矿质营养的土壤水溶液的极性(向地上部)输送,并由于根系输导组织发达,枯黄萎病原菌堵塞导管几率变小,相同栽培条件下,嫁接的植株较比未嫁接的植株达到病原菌堵塞导管所用的时间显著的延长,这是应用嫁接栽培的主要功效之一。
土壤水被植株根系吸收后,在输导组织的地下与地上部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差,地下对地上部水分供应表现出强迫性(如同冲洗用的水管,要想加大出水压力,就要在出水口加一孔径较细的水管—喷头)。嫁接是在幼小植株时进行的,植物组织分化过程中受到地下根系变化渐进性影响地上组织(如上述的喷头,喷头管壁要厚于前端供水水管,否则,由于喷头部分水压增高,会造成喷头爆裂),形成适应性的被动接受,植物体内的水分供应保持相对平衡,如嫁接后的地上部分植株生长势明显强于自根植株。降雨后,土壤水含量、空气湿度都急剧增加,使地上部气孔蒸腾作用受阻,地上组织内细胞液泡膨压增加。果实作为同化物存储库,其细胞液浓度比处于转运状态的茎叶疏导组织细胞液浓度高,茎叶疏导组织中的液体向浓度高的果实中转移扩散,使得果肉细胞体积迅速增大。果皮细胞相对于果肉细胞讲,由于果皮具角质,细胞壁显著增厚,变硬,充水速度缓慢,可塑性降低(果实越接近商品成熟期,此种表现越明显),加上导管中水分压差和空气湿度大的共同作用,导致嫁接后的茄子果实遇雨水裂果现象的发生。
这种情况在人工浇水情况下不容易出现,原因在于栽培地块的空气湿度远比降雨的小,不足以影响到气孔的蒸腾,浇水后气孔处于正常蒸腾,使植物体内水压有释放的途径。 3、防止嫁接茄子裂果的措施 选择抗裂果的品种
茄子品种抗裂果有两种途径,从解剖学上,镜检茄子果皮细胞的大小和形状,细胞大小均匀,扁平一致的品种,抗裂果程度高(同理。细胞充水如同吹气球,圆形气球很容易吹爆,长形气球不容易吹爆)。
选用杂交茄子品种,商品采收避开易裂果的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壁构建与其他组织细胞构建一样,都是逐渐发展的,细胞壁自细胞分裂后不是一下就那么厚,茄果果皮细胞发育的中前期具有相当强的可塑
性,与果实内部的细胞自然膨大相一致,这是生物与生具来的适应性表现。杂交品种茄果膨大速度快,如天园紫茄系列杂交茄子从开花后(保护地栽培从喷花后)到可以采收500克左右的商品果仅需要15天(此时茄果内种子感官基本见不到,处于果实发育前期),同一株两次采收间隔期仅有3-5天,果实适采期为5-7天(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果实商品成熟期)。同期普通常规品种从开花后到开始采收需要22-25天,两次采收间隔期为12-15天,果实适采期为2-3天。因此杂交茄子品种裂果极少出现。
相比较,前者种植者不易操作,自市售购买易被经营者误导;选用杂交茄子品种既简单,又可于早春提早上市,又可提高单位面积经济产量(产量高于常规品种的60%左右)。 及早采收商品果
一般茄子果实发育具有规律性,从开花到瞪眼(茄果在牛眼大小)约12天,从瞪眼到商品成熟约14天,从商品成熟到果实内种子成熟约30天。种植者应掌握茄果采收适宜时间,表现在茄果上,当果柄下端萼片周边的果面具有的白色(天园紫茄—紫皮色,白肉品种)或淡绿色(天紫一号、天紫长茄—黑皮色,绿肉品种)带状环不加宽并明显变窄时采收,此时果实膨大将要结束,相应果皮细胞发育是向细胞壁逐渐变厚、可塑性逐渐变差方向变化,遇雨水裂果的几率显著增加。 保持土壤湿润
茄子根系较强大,抗旱能力强,但茄子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大量水分来维持生命活动和经济产量形成,单株茄子从早春播种到晚秋生长结束耗水约100-120公斤,水分缺乏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导致经济产量严重下降。种植地块茄果发生大量裂果,种植品种虽然是原因之一,但土壤水不均匀供给也是主要原因,茄子全生育期内要小水勤浇,茄子育苗期要培育壮苗,使其多发粗根,定植时避免伤害粗根,并注意使定植苗根系垂直于地面定植,有了足够数量粗根,定植后就不用担心根系生长发育因土壤水分增加降缓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保持土壤相对湿度65%为宜,尽量避免大水浇灌,尤其是土壤较长时间干旱时更是如此。还要注意雨季栽培地块的及时排涝。 增施硼肥
茄子属喜肥作物,富含有机质的疏松土壤种植,植株生长发育健壮,经济产量高。植物无机营养中,硼元素对茄果发生裂果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比较重要。茄子缺硼时,纤维素含量增加,直接导致果皮细胞壁加厚,可塑性降低,当果肉细胞突然吸水膨大时,果皮组织反应迟钝,造成果皮组织撕裂。建议生长过程中采用含硼的多元素冲施肥或叶面肥给予补充,以降低茄果缺硼造成的裂果损失。 4、茄子抗热、耐寒问题
极端气候条件是茄子发生僵果的主要原因之一。茄子的不同部位耐热或耐寒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含糖量高,含水量低的部位耐性大。按茄子植株不同部位耐热或耐寒强度从大到小排列为:茎、叶片、萼片、雌蕊(柱头)、雄蕊(花药)、花瓣。
由此可知,茄子遇高温或遇低温受到伤害首先表现在花瓣上,然后是雄蕊(花药)依次类推。因此,早春露地定植后,于每天早晨要随时观察花瓣状况,发现生长异常时可以用2%白糖水叶面喷施或在上风头焚烧秸秆制造烟雾,使近地面温度提升,减少低温伤害。夏季高温天气,可于中午前后叶面喷洒清水,通过蒸发降低植株表面温度。或于傍晚浇地下水(小水),降低栽培土壤及田间环境温度(地下水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可有效降低高温天气对茄子生产带来的危害,减少生产损失。 5、光照问题
茄子属高温性作物,光饱和点为40000勒克斯,光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比番茄低;比辣椒、草莓高)。保护地补光时应使用日光灯,使其照度在光补偿点以上,否则感官察觉不到效果。 6、温度管理
茄子发育温度以白天20~23度、夜间17~20度最好,尤其在育苗阶段,要提倡夜冷育苗。茄子开花时,如遇营养不良则易落花,生长温度在15度以下易生僵果,可用5PPm2,4-D在开花时处理植株。 7、施肥问题
从茄子对营养元素吸收合理化上讲,施肥最好采用液体施肥,并结合浇水施肥。 8、土壤灭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