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4、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课文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展示目标,提取关键词并板书。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测预学成果。
2、速读课文,对课文进行圈点批注,找出标示论题的语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承上启下的段落、各段的关键句等,并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本文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标题) 四、理清文章结构内容:
1、速读指导,明确议论性文体的基本结构。
2、提示: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自己的经历举例。
第三部分(13段):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五、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来源:学|科|网Z|X|X|K]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2、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多媒体展示问题:
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精读并批注,自主探究。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二、聚焦论证方法,重点学习“摆事实”“道理”相结合的说理方法。 1、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2、延伸拓展,开阔视野;联系实际,体验反思
提问:“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吗?
教师总结: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头脑中究竟有无这种意识、观念。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提出问题,指导学习。
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前后座四人一组共同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参与同学讨论。
[来源:学,科,网Z,X,X,K]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
例如:生1: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生2:我怀着好奇心,想知道钟表的工作原理,怎么办呢?我大胆卸下了钟表的零部件,按照图纸提示小心翼翼地安装好,结果表走得不准了,但我明白了钟表的工作原理,张翁失表,焉知非福? ??
示例:(1)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
(2)“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就在儒家思想中被埋没了。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儒家思想?
(3)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4)请用事例来证明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