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2018届4月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解析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整理:杨环宇

一、选择题

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

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收入水平 B.舒适程度 C.交通条件 D.区域差距 【解析】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说明收入提高,购买汽车的能力提高。答案A 2.春运期间,这种交通出行方式变化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 B.制约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外转移 C.加快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 D.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压力

【解析】春运期间,大量农民工驾驶小汽车返乡,会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交通带来压力,D对;春节期间,农民工返乡,加剧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空城化,A错误;珠三角的产业转移与民工出行方式无关,B错误;影响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出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因素,与出行方式无关,C错误。答案D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

3.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乳畜业 B.混合型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解析】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答案C 4.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充足 B.降水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厂广阔

【解析】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位于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答案A

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

5.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 B.大气逆辐射弱 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

【解析】一般大雾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条件:首先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也就是空气中湿度很大。其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要达到过饱和,就会有小水滴的形成。第三是空气中有大量尘埃、烟粒等。雨过天晴后,云层少,晚上大气的逆辐射较弱,保温作用较差,从而导致气温较低,此时空气湿度较大,遇冷凝结导致大雾产生。答案B

6.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

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②乙上升气流较强 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 ④丙上升气流较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乙处等压线比较密集,丙处等压线稀疏,因此乙处风力较大,①错、③对;乙处为冷锋,空气被迫抬升,上升气流较强,丙处为暖锋,暖空气徐徐爬升,上升气流较弱,因此②③正确。答案C

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 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 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解析】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而且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答案B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解析】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而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答案B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

9.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图分析可知,④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因此判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答案D

10.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③和④在创新带动能力指标上是最高的,说明两城市在高科技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答案C

下图为2016年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结构图,其中电力构成中火电占78%。

11.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最高的是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 C.西部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生物能和太阳能、沼气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读图分析可知,东北地区的柴薪和太阳能、沼气所占的比重最大。答案D

12.根据我国农户生活用能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①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 ②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煤炭资源缺乏 ③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工业化水平高 ④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东部地区薪柴使用比例最低,利于保护植被,①正确;中部地区煤炭使用比例最低,但是并不能说明煤炭资源缺乏,②错误;西部地区电力使用比例最高,但工业化水平较低,③错误;东北地区新能源使用比例低,常规能源丰富,④正确。答案B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

13.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农业生产 B.工业生产 C.交通建设 D.居民生活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为原因主要有在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放牧;在半干旱的农垦区周围及草原牧区,过度农垦;由于农业规模的扩大,导致水资源利用不当,这些都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答案A 14.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 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 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 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会破坏自然环境,①错误;可以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②正确;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③正确;塔里木盆地中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废弃油田复垦不适宜,④错误。答案C

近年来,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 15.用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的是

A.用地规模 B.用地类型 C.功能分区 D.自然属性 【解析】多层厂房具有占地面积少、节约用地的特点。答案A 16.浙江省鼓励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的主要理由有

①环保标准提高 ②土地供应紧张 ③工业集聚发展 ④重化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浙江经济发达,城市化发展较快,人口较多,土地资源供应紧张,在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工业集聚,加剧土地资源紧张,建设多层厂房代替单层厂房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缓解土地紧张的状况。答案C

17.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解析】根据图中十字星的位置,可以排除BC;需要注意的两幅图的图幅面积相同,但是由于比例尺不同,第二幅图的比例尺是第一幅比例尺的二分之一,因此代表的范围较大,所以,当两幅地图进行叠加时,两幅地图的比例尺需要统一,如果图二的比例尺扩大到与一图相同时,图示中各点之间的图上距离会增大到原来图上距离的二倍;根据图示地理事物的图上距离可知,A错误。答案D

假定各个气压带的宽度为10个纬度。下图为某日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

18.该日为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2018届4月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解析版)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整理:杨环宇一、选择题近年来,春运期间民工从珠三角地区返回到中西部的“摩托大军”规模显著缩小,驾驶私家车返乡数量大幅增加。1.影响民工返乡交通方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收入水平B.舒适程度C.交通条件D.区域差距【解析】由“摩托大军”转变为驾驶私家车返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iae85jyf207lq1bbd16zh7s4eqd201d5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