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一、声现象

1.甲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不同)。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2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 。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

1、如图7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一、 光现象

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实验时玻璃板应该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4)实验器材选择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5)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小华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15.30 2 23.02 3 25.60 4 28.50 15.30 23.15 25.60 28.50 (6)光学成像的实验中,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通常会随着实验目的不同而发生变

化.本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__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透过玻璃板;c.直接观察光屏”),这步操作采用的试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a.视线过蜡烛A并垂直于玻璃板;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透过玻璃板;c.直接观察光屏”) . (7)小红将蜡烛逐A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小红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27.在淹城民俗街上,小明对一雕刻于半粒大米(上圆下平) 上的微雕作品“”产生浓厚兴趣.(1)为

看清微雕作品上的文字和图像,小明应利用如图所示透镜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观察.

(2)正确选择透镜后,小明拿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在纸上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这个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5cm. (3)透过透镜观察微雕作品“作品的距离是 .

A.小于5cm B.大于5cm且小于10cm C.等于10cm D.大于10cm

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 二、 热学

1.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

(2)安装该装置时,应先固定A、B两夹子中的_________;

B (3)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小明的操作如图19所示,其中错误

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他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第三次数据没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育记录,当时温度/℃ 84 88 96 98 98 98 98 计示数如温度

图20所示.该读数为 ___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

是 ℃,当时的气压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大于”)标准大气压;

(5)在观察水沸腾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6(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6)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__遇冷_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7)小明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_ 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8)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5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上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

A

烛焰 透镜 光屏 ”,小明看到的像如图所示,此时透镜到微雕

......

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 (选

......

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 “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 27.(4分)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A 甲 乙 (1)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对于A、B两个装置,科学合理的顺序是(甲图中): 先调整固定 (选填“A”或“B”)的位置,再调整固定另一个的位置。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终目的是 。

(3)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可看得B 出的信息有:

① ;② 。

28.(5分)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

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

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同22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

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22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 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 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

2.如图23所示是小明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的活动,所做三次实验的情景.

(1)为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应选 两组实验,观察比较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 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选填“金属块”或“小桌”),但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比较的.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_____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B.根据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的大小来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图23

14.如图所示,你一定动手做过这个“会跳的卡片”吧!用手把它平压在桌面上,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手后,卡片就会弹跳起来.图甲中,A 为外表面,B为内表面,实验时把 (选填“A”或“B”)面紧贴桌面,在图乙、丙中,实验时 (选填“乙”或“丙”)图中卡片会弹跳得高一些,这是因为其橡皮筋的 能较大.

1.如图甲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__ A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

B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 (填

字母)。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一、声现象1.甲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甲不同)。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gdl6lk9l6rgfk15sw18xzko02xvg00fz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