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作业
1.1981年中共中央27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不包含下列哪一具体内容( ) A.独立的政治管理体系 B.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 C.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D.市场调节为主的手段
2.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如外资到上海去,当然不是整个上海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下列改革措施直接得益于此次讲话精神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在川粤等省创设经济特区 C.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3.下图是“1979-1985年中国吸收和利用外资总额”示意图,与之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①创办经济特区 ②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下图所示A地区采取的重大举措( )
A.创办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发与开放浦东地区 C.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D.开辟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
5.1980年10月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说:“特区不是仅仅指深圳、珠海那几块地方,是指广东、福建两个省。单搞那一点地方不行,中央讲的是两个省。你们要充分发挥这个有利条件。对于搞特区,你们要摸出规律,搞出个样子来。”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几块地方”指的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
B.“有利条件”包括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和高度的自治权 C.“单搞不行”体现中央政府对上海浦东开发的高瞻远瞩 D.“摸出规律”希望搞好特区对全国发展有重要战略意义
6、深圳和上海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根据《深圳口述史》(下卷)整理
材料二 1984年春,邓小平视察完深圳来到上海,发现两个城市的反差惊人。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把中国最大城市上海推上舞台,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国改革开放将扩大范围、提高层次,继续推进。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都强调,浦东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走在前面。2008年,浦东的国民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人民币增长到了2007年的2 750.76亿元,占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的1/4、进出口贸易的1/2和外商投资总额的1/3。
——[美]库恩《中国30年》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概述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背景。阅读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0年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中有利于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举措。分别概述深圳等经济特区和浦东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地位。
第13课作业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D
6、(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中央给粤闽两省对外经济活动更多自主权。经验:建设上以吸引外资为主;经济活动引入市场调节机制。 (2)举措:1992年,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1993年后国有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地位:深圳等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