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因素对寒兰根状茎诱导、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李国平,杨鹭生
【摘 要】摘要:目的:建立寒兰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寒兰种质资源保护和工厂化育苗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寒兰假鳞茎作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根状茎诱导的影响,同时探究不同复硝酚钠浓度、不同基本培养基和不同有机添加物等因素对寒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结果:根状茎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6-BA 1mg/L+NAA 5mg/L+蔗糖30g/L+活性炭3g/L+香蕉100g/L,根状茎诱导率达40.5%;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S-3307 0.75mg/L+6-BA 1mg/L+NAA 0.5mg/L+椰子汁10%+蔗糖30g/L,分化率达98.2%.结论:通过寒兰假鳞茎侧芽诱导根状茎形成,筛选出寒兰根状茎诱导、增殖与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从而建立了稳定、高效的寒兰离体培养再生体系.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24(035)008 【总页数】4
【关键词】寒兰;根状茎;诱导;分化;植株再生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项目(2017N2005);福建省科技厅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2014N0030);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2410397006)
寒兰(Cymbidium kanran)属兰科兰属植物,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广西、湖南、四川、云南以及贵州等地[1].寒兰的表型性状变异显著、多样性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2].武夷山脉寒兰资源丰富,是全国寒兰主要产
区,但由于野生寒兰遭到人为滥采,寒兰资源日渐减少.野生寒兰自然繁殖系数低,而且寒兰相对于春兰、建兰、墨兰等国兰而言较难驯化栽培,下山寒兰驯化栽培的成功率较低,致使许多寒兰品种流失.更有一些商家大量收购下山寒兰,寒兰种质资源破坏和流失情况严重,为此,有必要开展寒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目前,已有一些关于寒兰组织培养以及快繁技术的研究报道[3-7],朱国兵等以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状茎为外植体建立了相应的离体快繁技术[4,5];张天翔等以寒兰茎尖为外植体进行寒兰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6];苏妍[7]及徐晓薇等[8]以寒兰杂交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寒兰再生植株.总体上说,寒兰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缺乏较为高效稳定的植株再生系统,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寒兰的组培与快速繁殖技术问题.以寒兰假鳞茎为外植体,通过诱导假鳞茎侧芽形成根状茎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寒兰的假鳞茎为外植体诱导形成根状茎,通过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影响因素的研究建立寒兰高效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旨在为寒兰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为寒兰(Cymbidium kanran)假鳞茎,取自武夷山下山细叶寒兰成熟株. 1.2 方法
1.2.1 外植体选择与灭菌
每年3月至4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植株,剪取假鳞茎作为外植体.将假鳞茎上的根、包叶和鳞片小心摘除,用洗衣液清洗干净后置于烧杯中,在自来水下用缓水流冲洗12h.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添加了2-3滴吐温80的
0.1%HgCl2溶液浸泡20min(也可以根据外植体的幼嫩情况适当增减浸泡时间),菌水冲洗4-5次,备用. 1.2.2 根状茎诱导培养
将灭菌后的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1)1/2 MS+TDZ(苯基噻二唑基脲-Thidiazuron)2mg/L+NAA 0.5mg/L;(2)1/2 MS+KT-30 ( 吡 效 隆 -Forchlorfenuron)2mg/L+NAA 0.5mg/L; (3)1/2 MS+6-BA 2mg/L+NAA 0.5mg/L;(4)1/2 MS+6-BA 0mg/L+NAA 5mg/L; (5)1/2MS+6-BA 0.5mg/L+NAA 5mg/L;(6)1/2 MS+6-BA 1mg/L+NAA 5mg/L;(7)1/2 MS+6-BA 2mg/L+NAA 5mg/L.每处理接种9瓶,每瓶接种3个外植体,90d后观察统计结果.上述培养基均添加蔗糖30g/L,琼脂8g/L,pH值5.8,(4)~(7)号培养基另添加活性炭 3g/L、香蕉 100g/L.培养温度为(25±2)℃,光照时间为 14h/d,光照强度为 1000~1500lx. 1.2.3 根状茎的增殖与分化
将诱导形成的根状茎切割下来,接种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培养基 (8)~(19) 中培养,其中,(8)~(11)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复硝酚钠对寒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12)~(15)培养基比较不同基础培养基[9]对寒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16)~(19)培养基比较不同有机添加物对寒兰根状茎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以上每处理接9瓶,每瓶接3小丛根状茎,共接18小丛,120d后统计结果.培养条件与1.2.2同. 增殖与分化培养基为:
(8)1/2 MS+复硝酚钠 0mg/L+NAA 0.25mg/L (9)1/2 MS+复硝酚钠 0.5mg/L+NAA 0.25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