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9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经济增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研] 答: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社会的实际产量(或实际收入)的长期增加,即按不变价格水平所测定的充分就业产量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测度,GNP的增长描述了一国整体生产能力的扩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表示了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发达国家国民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理论。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三个阶段。

导致经济增长的因素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水平的进步:生产要素由劳动和资本存量两部分组成。其中劳动的增加不只是量的增加还包括质的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年龄等)。技术进步包括发明和应用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出。技术进步是通过使生产要素的使用更有效率而促进经济增长的。

2.经济发展 答: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以及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发展除了包含有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增长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结构的变化,如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等等,广大人民物质福利的改善,以及环境质量的提高。较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广,是一个既包括数量又包括质量的概念。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经济发展并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经济发展不包括也不应该包括政治结构、民主制度等社会发展的内容,尽管政治结构、民主制度等对经济发展也存在影响。

衡量经济发展比衡量经济增长困难得多。一般认为,发展的中心意义是社会和个人的福利的增进,因此表明发展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指标:基本必需品的总消费量、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识字率、健康水平和就业状况。

3.产业结构 答: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研究产业结构,首先必须对整个社会的产业体系进行分类,而不同的标准又可形成不同的分类体系,主要有: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1)两大部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划分法,这是按产品使用价值不同所做的分类。它与轻重工业的分类密切相关,我国习惯上把主要生产生活消费品的工业称为轻工业,而把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称为重工业。

(2)三次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划分法。它把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次产业,虽然由于标准不同,各国具体的归类口径有所不同,但大类上是基本一致的。我国自1985年开始采用的划分标准是:第一产业——农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其余社会经济活动,主要是服务业。

(3)按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划分,即按资源投入的相对比例划分,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但是,不同国家由于发展阶段和资源供给条件不同,即使生产同一产品的产业,其资源组合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4)按使用的原料和经济活动的次序,一般把整个工业划分为采掘业和加工业,后者还可进一步分为粗加工的原材料工业和深加工的制造业。

4.区域结构 答:区域结构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

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看,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区总体分布。各地区都有不同的特点:东部地区的经济和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市场拉动,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产业的更新换代;中部地区具有“承东继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但经济发展的弱势也较明显,不仅是资源潜力发挥和利用不够,即使在产业开发上,也缺乏合理化、高度化,产品加工度和附加值也不太高;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其中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保护环境。

5.二元经济 答:二元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形成的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在发展中人口大国还要加上人口数量压力和人均资源占有量约束)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期间,发展中国家一般都会同时存在着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和部门:一种是以传统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收入只能维持劳动者最低生活水平的乡村农业部门;另一种是以现代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者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这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二元经济结构。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是在促进二元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二元经济走向一元的现代经济,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6.和谐社会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体现。

7.新型工业化道路[东北财经大学2008研;中央财经大学2008研]

答: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点: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其次,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再次,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次,要大力发展教育,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成雄厚的人力资本投资。最后,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

二、问答题

1.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一般地说,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就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决定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科学技术水平及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现有技术装备的水平、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资本积累的最大可能性、社会有效需求总量与结构,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等。具体说,主要包括:

(1)劳动力供给的数量与质量

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如果以一定时期(如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活动总量的综合指标,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的指标,那么,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就是这一时期所有部门的劳动就业量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就等于劳动就业量增长率加上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

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不仅体现在劳动的量上,而且体现在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质量上。劳动力供给是指适龄的劳动人口量,其中包括原先存在的失业人员和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新增加的劳动力。劳动力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失业人员存量、劳动力供给结构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供给等因素。高素质劳动力的短缺往往是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简单劳动量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小,劳动力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与影响作用日益明显。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力素质的差异。

(2)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这对经济增长也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就微观而言取决于劳动者的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宏观来看,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地区布局的合理化。随着经济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3)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成正比。在现实中,投资率存在客观的限制:一是积累率的高低,受现实生产力水平的制约。二是投资率的实物供给限制,即国民收入实物构成中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数量和结构的限制。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4)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

一个国家能否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技术进步的程度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水平。只有实现科技进步并应用于生产过程,只有教育的高度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设备和设计出先进的工艺;只有让劳动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才能大大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

(5)自然资源的数量及开发利用程度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利用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的总称,包括土地、空气、水、矿藏、气候、森林植被、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等。一国的自然资源禀赋会影响该国经济结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6)制度和体制

制度和体制是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度或体制安排不仅决定着财产和收入的分配,而且会改变经济中资源使用效率及其潜力。我国正面临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体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7)对外开放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一国经济发展可以突破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限制,实行对外开放,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促进国内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上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对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发挥作用。因此,应当通过实现各个因素的相互协调、彼此配合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2.我国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答:(1)经济增长方式

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不同的类型:

①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在生产要素质量、结构和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张,通过增加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而不是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②集约型增长方式,是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资金、设备、原材料的利用率来实现的经济增长。

(2)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原因 ①粗放型增长方式效益低下,集约型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因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内涵式增长方式。

②由于受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建国初期只能实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等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设备利用率低,工艺流程落后;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

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

3.为什么要实行自主创新? 答:(1)自主创新及作用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可以通过引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自己的科技力量,但是在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获得。没有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无法成为经济强国,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成不了贸易强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主创新是第一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2)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主要措施

①必须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发展;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②抓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中心,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要突出重点,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自主创新的战略目标,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积极发展战略高技术,特别是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以及能够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带动国家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要把能源、资源、环境、农业、信息、生物等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放在优先位置,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推动高技术产业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为主的转变。

③必须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企业要发挥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从国家和自身长远发展的高度思考技术创新战略,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力争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现实生产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要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保证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带来的超额利润,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使其更具活力。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形成符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要求的科技布局。

④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首先,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制度的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因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课后习题详解(19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Borntowin经济学考研交流群<<<点击加入逄锦聚《政治经济学》(第4版)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b487qx1i670es7bbcu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