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认识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具:乒乓球、水、水槽、铁块、弹簧测力计、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等。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轮船、鸭子、人游泳时能浮在水面,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研究与此相关的知识导出课题—— 浮力。

1 / 10

二合作探究 一.浮力 1、什么是浮力?

(1)演示:放入水中的木块放手后,木块从水里浮上来,最后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

提问:在水里浮上来和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几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是什么?力的方向如何?

小结:从水里浮上来的木块受到竖直向下的,施力物体是。还受到竖直向上的,施力物体是 。上浮过程中木块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浮力重力。木块浮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木块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可见,从水里浮上来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

演示实验:如图(50页图10.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

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 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甲图:铝块受到竖直向下的和竖直向上的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细线。二力的关系是彼此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铝块所受的重力。 乙图:铝块此时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 ,施力物体是地球;一个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是细线;另一个是竖直向上的 ,施力物体是水。

铝块静止不动说明:铝块受到的重力一铝块受到的拉力十铝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由于铝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拉力的大小就是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所以铝块受到的重力一铝块在水中秤的读数十浮力。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的差就是浸没在水中的铝块 分析实验: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F浮 = G — F 即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这也是浮力的测量方法。 (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1.浮力产生的原因

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呢?观察课本图(右),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 F上F下,其合力F竖直=,方向。

归纳:浮力产生的原因。 三、交流展示

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物体所受的浮力和深度 (填有没有 )关系。 2、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 (填有没有 )关系

3、如果将上述实验过程中的水换成煤油或酒精重复上述实验,我们会发现物体所受的浮力和在水中的。 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四.归纳小结: 五.当堂训练

1、长江学案:P48 必做1----8 选做9

2、阅读课本P52 动脑筋学物理 10.1 浮力

一.浮力

1、浮力概念: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力。 2、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3、浮力产生的原因 二.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液体的密度和浸在液体的体积 六.教学后记: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

3 / 10

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 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定的感知基础上,由猜想和假设开始,进而逐步、自然地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习惯都十分有益。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

空易拉罐(自备,每组2/5个)、小容器(自备,每组至少1个)、弹簧秤2×9只、纸杯9只、固体物块9个、溢水杯9只、橡皮泥9块、钉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

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

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 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

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19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 二、合作探究 浮力的大小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课本P95

1.提出问题2.猜想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6.得出结论 重G/N 力拉F/N 力浮力F/N 浮小桶重力G/N 桶小桶和溢出水总重G总/N 排开水的重力G排/N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F浮 = G排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将公式F浮 = G排 展开,即F浮 = G排 = ρ液gV排 这样就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实际问题提供方便。

突破难点的方法:把此探究实验做好,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三、交流展示

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浮=G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 四、归纳小结(与延伸)

学生:(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

(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0人,共分成8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

教师: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 五.当堂训练

1、长江学案:P50 必做1---7 必做8

5 / 1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一节浮力教案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知道浮力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收集、交流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95j86sgt83ibqw7s1xb7s7tu43ow500tmr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