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提倡学术,尊崇理性。
三、人文主义教育特征
第一,人本主义第第二,古典主义三,世俗性 第四,宗教性第五,贵族性
第二章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
夸美纽斯(Joha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杰出教育家。他被称为欧洲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资产阶级新时期的最初一位教育家。夸美纽斯继承了前人的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家的成果,总结了宗教改革时期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经过潜心探索研究,上升为理论。
在他的众多著述中,特别是在他的主要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始终贯穿着正确的教育应该在各方面跟自然相适应的思想,即教育的遵循自然的原则,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的主导原则、教学理论、学制、学校管理以及德育、教师等问题均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被认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夸美纽斯出生在“捷克兄弟会”家庭,父亲是一个磨坊主,12岁时父母双亡,22岁起就担任一所文法学校的校长、后又曾任“捷克兄弟会”的牧师,写成《母育学校》、《语言入门》。 17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泛智”的研究,1650年受聘于匈牙利地方长年教育顾问,并创建一所“泛智学校”以实验其泛智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从而在教育史上矗立起一座巍巍的丰碑。 二、教育目的
“现世的人生只是来世的一种准备。教育的目的在于达成这一目的。”——夸美纽斯
教育的目的是灌输知识、培养道德和信仰,使人具备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得到发展。
三、教育的作用
? 对社会: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
? 对人:使人的天赋和智力得到发展
四、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遵循自然的秩序。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则,他称
其为“秩序”或“事物的灵魂”。他把人看做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的发展以及对人进行教育的活动也应服从这一普遍法则。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教育要以儿童的天性为依据。他把根据儿童的
天性、年龄、能力进行教育当做一个不变的自然法则。 五、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从?°泛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教育是夸美纽斯一生中
- 16 -一
研究的最大的教育课题。
??°泛智?±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为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论出身地位,不论城市、乡村,不论男女都要接
受教育;
?另一方面是教育内容应该广泛全面,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会的、宗教的、世俗的,
所有科目都应教给儿童。
?六、论学前教育
?《母育学校》,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 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
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
?1.胎教:主要在于孕妇的保健。
?2.体育:给儿童充分活动、游戏的机会。
?3.智育:百科全书式的智育内容,主要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初步知识;另外,智育
还应该发展幼儿智力和语言,培养能力。
?4.德育:主要强调文明礼貌和良好生活习惯教育。
?5.关于学前儿童游戏: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都应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 ?七、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 从感觉论出发,认为教学应该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
2.启发诱导原则。
针对于当时学校强迫学生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他提出教学应该调动儿童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启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愿望。
3.巩固性原则。
第一,理解性的教学有助于知识的巩固;第二,经常练习和复习。
第三,实践应用。 4.量力性原则。
针对当时经院主义教学的强迫性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提出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
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系统性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把学科的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 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循序渐进,不要跳跃前进。
- 17 -一
八、道德教育
1.德育的重要性
他非常重视道德教育,把培养德行看作学校主要任务之一,德育比智育更重要。 2.德育内容
他采用古希腊所通用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一哲学学派加以发挥了的术语---智慧、勇敢、节制、公正,作为自己的德育内容。
3.德育方法
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择友。
九、教育管理 一)国家管理教育
教育具有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作用,所以国家应该管理教育,而不是将教育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二)督学制度
首次倡导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督学的主要职责包括:对未来的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对各级学校人员进行管理;检查学校教学工作;监督各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
(三)建立统一学制
? 提出建立一个统一的单轨学制。
? 他把一个人从出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各为六年。每个时期应进入相应的学校。 婴儿期(0-6岁)---?母育学校(学前教育) 儿童期(6-12岁)---?国语学校(初等教育) 少年期(12-18岁)---?拉丁语学校(中等教育) 青年期(18-24岁)---?大学(高等教育)
(四)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 在中世纪,西欧各国学校工作的组织基本上处于混乱无序的状况,学生在一年中可
以随时入学。 ----?为改变这种状况,夸美纽斯制定了统一的学年、学日制度。
? 中世纪学校的教学组织工作十分松散,坐在同一间教室里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都不同,教师只对学生进行个别教学和指导,教学秩序混乱,效率很低。
-----?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并认为,班级授课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 (五)学校工作人员的管理职责 1.关于校长的规定:
(1)对教师的管理;(2)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管理;(3)对学校档案的管理。 2.关于教师的规定:
(1)明确本班的目标和任务,并据此安排一切活动;
(2)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教必需的东西——笃信宗教,然后是待人接物方面的美德,最后是生活的外部装饰品——科学知识;
(3)在道德方面,教师应成为学生道德生活的楷模。 3.关于学生的规定
- 18 -一
? 学生要在宗教、德行、智慧方面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 (六)纪律和规章制度
? 非常重视纪律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认为学校没有纪律就无法正常有序地工作。学
校所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必须严格执行,无论谁都不得有任何破坏。 ? 十、评价
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无论在教育理论还是在教育实践上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并且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它把反映教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的概念和范畴,如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方法、原则,教学的组织形式,学年计划、开学、放假、年级、考试,教师,教科书,学校制度,等等,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理论的论证,并勾勒了现代教育改革运动的轮廓,几乎所有近代教育理论的萌芽均可在他的著作中找到。
第六专题 外国近代教育思想 第一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简介
卢梭 (1712—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教育家。他批判了封建教育,提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其代表作为《社会契约论》、《爱弥儿》。 二、论人的天性 (一)性善论
在人的心灵中根本就没有什么生来就有的邪恶 ——卢梭
随着人类日益文明化……就是走向不平等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指向邪恶的第一步”。
(二)感觉论
所有一切都是通过人的感官进入人脑的。所以人的最初的理解是一种感性的理解,正是有了这种感性理解做基础,理智的理解才得以形成。理性使人认识事物的前提是感觉器官的成熟,所以儿童不成熟、不完善的感官需要通过实际训练加以逐步提高。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一)自然教育的含义
自由生长的植物,虽然保持着人们强制他倾斜的生长方向,但是他们的汁液并没有因此就改变原来的方向,而且,如果这种植物继续发育的话,他又会直立的生长的。 二)自然教育培养目标:自然人
自然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这个概念是与“公民”“国民”等概念相对而言的。
第一:独立自主的人 第二:平等的人 第三:自由的人
第四:自食其力的人
- 19 -一
(三)自然教育的原则:自由教育 “适应自然”——基本准则
第一: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 第二:在活动中学习。
“世界以外无书籍,事实以外无教材 ” 第三:在“自然环境”中“获得新生”。 五、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 婴儿期的教育(出生后的两年) 身体养育和锻炼
? 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理智睡眠期”,锻炼各种感觉器官
? 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知识学习最佳期 ----- ?文化知识的学习 ?劳动教育 ? 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道德教育最佳期
六、女子教育
卢梭认为,女子是为了丈夫的安乐和家庭生活舒适才受教育的,在“自然状态”下是依赖于人的,因此,应该培养她们节制、顺从的品德,使她们自幼习惯于约束;同时也无需发展他们智力。
七、评价
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并以此为标准批判了当时流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措施的荒谬,倡导了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作为一个18世纪的欧洲思想伟人,他的教育思想是富于革命性的。他对封建教育腐朽性的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对后世的教育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章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裴斯泰洛齐(1746—1827),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也是一百多年来世界上享有盛誉的教育改革家。出生于苏黎世的一个医生家庭里。他的父亲早亡,只有他慈祥的母亲担任他的教养工作。裴斯泰洛齐经常跟随外祖父到乡下去,他深切认识了农民的悲惨境况,因而从幼年起就对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农民抱着深厚的同情。
他一生克服重重困难,为通过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改善瑞士平民特别是乡村贫民的生活状况,进而推动社会的改良,数十年如一日地致力于教育的革新实验和教育理论探索。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
二、和谐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和谐教育的作用:
知识和理性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人们有了知识,就能认清自己的本性和使命,摆脱愚昧,走向真理,从而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美好社会。
- 20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