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6.2节 色彩的呼应

任何色块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互相呼应。色彩呼应的方法有两种: 6.2.1 局部呼应

同种色经某种形式(如大小、疏密、聚散)反复出现时,则能产生色彩布局的节奏韵律感。 6.2.2 色彩的全面呼应

色彩的全面呼应的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合同一种色素,从而产生内在的联系,这是构成主色调的重要方法。

“水红银红配大红(各色中都含有红的成分);葵黄广绿配石青(各色中都含有青的成分);藕荷青莲配酱紫(各色中都含有莲的成分);玉

白古月配宝蓝(各色中都含有蓝的成分);密黄秋香配古铜(各色中都含有黄的成分)。

《至上主义》——俄国 马列维其

第6.3节 色彩的主从

主色和宾色之间的关系是主从关系。各色配合应根据画面内容分出宾主,所谓“五彩彰施,必有主色,它色附之”。

主色的面积不一定最大(主色并不等于主色调),可是它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主色一般使用在重要的主体部分,一般应配以对比的鲜艳之色,

以加强感染力,从而形成画面的高潮,吸引观者。 色彩的宾主关系是相对而言的,没有宾色也就无所谓主色,主色的力量依靠宾色烘托而产生。 同时,某一色块是否成为主色还与布局有关,接近于画面中心位置,即视觉中心部位的色块容易构成主色。

宾色从属于主色。色相的选用,明暗灰艳的处理都必须根据主色有所节制,反复推敲,做到恰到好处,宾主协调,相得益彰,避免喧宾夺主。

第6.4节 色彩的层次

色彩的层次与色彩的前进、后退感觉有关。在色彩的生理理论中已作过分析:暖色、纯色、亮色、大面积色一般具有前进感;冷色和灰色、暗

色、小面积色一般具有后退感。 但这也并不是绝对的,色彩的相互衬托关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如:在黑地上的任何明亮色都会有前进感,可

是在白纸上的任何深暗色彩也会有前进感;红底上的黄色具有前进感,但是如果扩大黄色变成背景时,红色又具有前进感。因此色彩的构成关

系直接影响色彩的层次感。

色彩的层次表现主要依靠明度对比。所谓“层次”从一定意义上讲即“明暗也”。

要表现色彩的层次感必须遵循自然色彩明暗变化的规律,只有当色彩建立深、中、浅或浅、中、深的明暗渐变关系时才能构成层次。色彩中黑

色明度最低,白色明度最高,它们常常被用来衬托和加强色彩的层次。

第6.5节 点缀色

点缀是面积对比的一种形式。点缀色在色彩构成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谓画龙点睛的“点睛” 指出了点缀色布局位置要恰当,不点在眼

睛之上,就会变成画蛇添足;“点睛”还表明点缀色在面积上也要恰到好处,面积太大则使统一的色调遭到破坏,面积太小则容易被周围的色

彩所同化而不能起到作用。点缀之色都具有醒目、活跃的特点,有经验的配色师总是十分慎重、十分珍惜地将最鲜明、最生动的色彩用到最关

键的地方,让点缀之色真正起到“画龙点睛” 的作用。

第6.6节 色彩的衬托

色彩的衬托是指图色与底色(或背景色)的关系。

衬托依赖于面积对比,没有面积对比就谈不上衬托。衬托主要有下列形式: 6.6.1 明暗衬托

用较大部分的亮色(或暗色)把较小部分的暗色(或亮色)包围起来。如浅色地配深色图,深色地配浅色图。 6.6.2 冷暖衬托

用较大部分的冷色(或暖色)把较小部分的暖色(或冷色)包围起来。如冷地色上配暖色图,暖地色上配冷色图的配色。 6.6.3 灰艳衬托

用较大部分的灰色(或艳色)把较小部分的艳色(或灰色)包围起来。如灰色地上配鲜艳的图,在鲜艳的地色上配灰色图的配色。 6.6.4 繁简衬托

单纯的地色上配以小面积的多彩纹样,或以多彩的背景上配单纯的纹样称之为色彩的繁简衬托。

以上四种色彩衬托方法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根据设计的要求综合运用。 小蚂蚁 发表于 2007-2-28 16:33 7

第7章 以冷暖关系为主的色构知识及其它色彩的对比关系

第7.1节 冷暖感觉

并非为肌肤的温度感觉,而是如前所述,主要是人的一种心理反应,它与人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是联想的结果。 7.1.1 色彩的冷暖感

主要由色相决定,红/橙/黄为暖色系;青绿/青/蓝为冷色系;绿/紫为中性色系,不同色相的冷暖以含有红橙和青蓝比例而定。

7.1.2 在同一色相中,明度的变化也会引起冷暖倾向的变化

凡掺和白而提高明度者色性趋向冷,凡掺和黑降低明度者色性趋暖。

色彩的冷暖性质不是绝对的,它往往与色性的倾向有关,同为暖色系,偏青光者相对倾向于

冷,偏红光者则相对倾向于暖;同为冷色系偏青光

者相对倾向于冷,偏红光者则相对倾向于暖,因此色彩的冷暖感觉常常由偏离基本色的倾向色所决定。

色彩的冷暖对比在色彩艺术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伊顿认为冷暖可以用一些相对应的术语来表示:

冷色:透明、镇静、阴影、稀薄、空气感、遥远、轻的、潮湿。 暖色:不透明、刺激、日光、浓密、土质感、近傍、重的、干燥;

冷暧对比色在色相坏上的两端,冷极色蓝、暖极色橙,红、黄为暖色,红紫、黄绿为中性微暖色,青紫、蓝绿为中性微冷色。

7.1.3 我们可以从冷暖区域彩色示意图小总结出以下几点: 1、冷暖的极色对比为冷暖感觉的最强对比。

2、冷极色与暖色的对比,暖极色与冷色的对比为冷暖的强对比。

3、暖极色、暖色与中性微冷色;冷极色、冷色与中性微暖色的对比为中等对比。 4、极与暖色、冷极与冷色、暖色与中性微暖色、冷色与中性微冷色的对比为弱对比。 如果介入了明度、纯度的变化,色彩的冷暖也会随之变化。色彩的冷暖对比影响远近空间距离关系。因此,运用冷色在心理上具有后退收缩感

、暖色具有前进扩张的视觉规律来加强画面的深度是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 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不仅可以增强远近距离感,而且可以加强色彩的艺术感染力。色彩的明暗对比虽然能强化素描层次,但是易于单调乏味,

如果同时采用冷暖转换,冷暖调节画法,那么色彩效果就会更显得生动活泼。

第7.2节 亮调与暗调

这类色调的应用,一是以无彩色系为主调色,二是有彩色与无彩色的对比色调,三是有彩色系的色调。

明度可以组织成不同对比效果的色调,如亮调和暗调的配置,以亮调为主,配以少量的暗色,可呈现明快、爽朗、对比鲜明的色彩效果。

色相感强纯度高的色调介入少量的含灰色可形成鲜亮的、活泼的效果,又不失稳重和安定。 纯色相与暗色调也形成一种厚重强烈、有力度、艳丽、华贵、辉煌的色彩效果。 如果以纯黑白色与纯色调组合配置,可以衬托出纯色的鲜艳,又不失明快且对比强烈的视觉效应。

亮调与暗调或灰调,均需在面积对比上占绝对优势,形成视觉上明显强烈的印象。

第7.3节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纯度是影响色彩感情效应的主要因素。 纯调与浊调的调性表达 不同纯度的调性表达

纯调与浊调并置的调性表达

第7.4节 其他对比 7.4.1 面积与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中,面积的变化对对比的影响至关重要,一个色彩是否能形成主色、主调,它在整

个色彩区域与其他色面积的比例可以起决定性的作 用。当一种色彩或这种色彩为主构成的色调在画面上占有最大面积时,画面的色调就随之形成。反之,要改变一幅作品的色调,基本手段就是

改变色彩的占有面积。

我们可以这样说,各种色彩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变化和差别引起的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方面的对比为面积对比。

色彩面积对比实际上是数量上的多与少、大与小的结构比例的对比。色彩构图时有时感觉某色太跳,而另一色则力量不够,难以在视觉上引起

注意,这样除了改变色相、纯度、明度外,对色彩所占据的面积上引化就至关重要了。 而暖色具有膨胀感,看起来会比实际面积大,冷色具有收缩感,看起来会比实际面积小。在微调时应该注意形状与色彩对比。

7.4.2 形状与色彩对比 在心理学上,把由一种感觉引起的另一种感觉叫作共感觉或副感觉。色彩的副感觉之一就是色彩的形状。伊顿认为红、黄、蓝三原色恰好与正

方形、正三角形、正圆形符合。

正方形象征着物体的稳定与重量,有一种实在感。红色饱满、浓郁的视觉特征符合正方形的安定、重量与充实,红色具有扩张感,正方形的四

个内角就象指向四方的箭头一样,正方形同样具有扩张性。

正三角形在这三个形体中明显地消瘦、锐利、分量最轻、富有刺激性。黄色的特征是明亮醒目、锐利快速,在三原色中黄色最富有刺激性。 圆在所以形状中最为详和。使人感到轻快、流畅、漂浮并且没有紧张感。兰色使人想到天空、大海、空气和水,这与轻快流畅、轻松漂浮的圆

形相吻合。

康定斯基把运动感与色彩联系起来,黄色象征离心、青色象征向心、红色象征稳定。另外,康定斯基还把线与色彩相联系,黑代表水平线、白

代表垂直线,对角线为绿色、红色或灰色,任意直线与黄色、蓝色相对应。角度与色彩的对应关系为:30度对应黄色,60度对应橙色,90度对

应红色,120度对应紫色,150度对应蓝色,180度对应黑色。从对应的色彩看,这些角度与伊顿的形色对应关系有相近的地方,如30度的黄色与

三角形相似,60度的橙色与梯形相似,90度的红色与正方形相近。

康定斯基把颜色与几何形联系起来,是基于对线与面基本性格的理解,对色彩的独到见解。他说;“黑为死的符号,白为生的象征,前者平躺

,后者站立。黑代表水平线,白代表垂直线。他认为,这些关系并不是作为完全相等价值来

理解,而是作为内心的对应理解的。

此外,日本色彩学家冢(zhong)田氏对色彩与形状之间的相互情感对应关系进行研究与实验,他选择孟塞尔色环的10个主要色相的纯色:红、

橙、黄、黄绿、绿、蓝绿、蓝、青紫、紫、紫红,形状选择了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长方形、等腰梯形、正六边形、扇形、半圆形、椭圆

形、圆形10种几何形,

前提是:先看过颜色和形状,然后给10个形容词的限定,对其进行色与形的分别对号,它们是:冷暖、干湿、软硬、锐钝、强弱、收扩、轻重

、质朴华丽、高尚低劣、愉快忧郁。 结果是:

圆——非常愉快、暖、软、湿、扩大、高尚。 半圆——暖、湿、钝。

扇形——锐、冷、轻、华丽。

正三角形——冷、锐、硬、干、强、收缩、轻、华丽。 等腰梯形——重、硬、质朴。

正方形——硬、强、质朴、高尚、愉快。 长方形——冷、干、硬、强。 正六边形——无特别感受。

椭圆形——暖、钝、软、愉快、湿、扩大。 菱形——硬、锐、冷、干、收缩、质朴。

以上可以看出,一般以直线组合成的正方形类,所对应的色彩感比较稳重、硬、质朴、男性化;曲线组合成的圆形、椭圆形等曲线形,一般有

柔、轻、轻快、华丽等色彩意味;形与色的对应关系既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有许多的特殊性。人们对色彩与形态的感受有共性也有个性,每个

人都应自己亲自试一试,对于理解色彩的各种特性和视觉心理效应是有一定的启示的。 形与色原是无法分离的统一体。色彩的形状共感觉并不显而易见,然特定色彩同相应形状之间的对等关系包含着一种类似因素,它会微妙地作

用于人的视觉、轻轻地移动着形与色的平衡法码。据此原理,有时候在各种色彩面积、分布、比例不变,距离、位置与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改

变一下色彩的形状也可以使之加强或减弱。

第7.5节 距离与色彩对比

距离与色彩对比的关系最易为人们简单地理解为两色并置,距离远对比弱,距离近对比强。显然,凡邻近色并且距离越近就越有亲和力。对比

色彩构成教案(全面完整)

第6.2节色彩的呼应任何色块在布局时都不应孤立出现,它需要同种或同类色块在上、下、前后、左右诸方面彼此互相呼应。色彩呼应的方法有两种:6.2.1局部呼应同种色经某种形式(如大小、疏密、聚散)反复出现时,则能产生色彩布局的节奏韵律感。6.2.2色彩的全面呼应色彩的全面呼应的方法是使各种色彩混合同一种色素,从而产生内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8r1w113hm8qp2012imx4yj364q360011pc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