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出距离》制件需要顶出的高度 +5~10mm 方铁咼度=25+20+5+30+10=90mm
1) 模架优先选用龙记大水口模架, CI型。如图
五、 模具浇注系统
1) 浇注系统主要由主流道、 分流道、浇口和冷料穴组 成,分流道采
平衡式的布置。
2) 根据产品的要求,表面无斑点、熔融接痕,所以本 次模具设计采
用潜伏式(下潜)进浇,进浇点在产品的内
壁,不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在开模时,会自动切断塑 件和流道的凝料,然后利用顶出系统推出,实现自动脱模。 分流道采用圆形,这样加工简单,且温度和压力损失均不
6
是很大。浇口为圆形,下潜到顶针处进浇。如图
3)
浇注系统的尺寸:主流道进浇口直径
7
4mm锥度
2°,凹下球面半径 SR16mm深度5mm分流道直径6mm 下潜角度45°,浇口直径1mm潜顶针斜面角度5°,倒 锥拉料穴角度2°。 六、
模具冷却系统
1) 冷却系统主要是考虑使制件达到冷却成型的温度, 或在允许的范围
内浮动。冷却系统不能从镶件中穿过,或 经过缝接处,以防漏水。水道应尽量多,直径尽量大(14mm 以下),以便更快的冷却。
2) 分型面把模仁一分为二,因此型芯和型腔上都有冷 却水道。本次塑
件属中小型模具,采用一个回路冷却即可。 如图 定模:
8
动模:
3) 七、
冷却系统的尺寸:8mm
模具顶出系统
1) 顶出系统是影响塑件质量的最后机构, 必须做到要 有足够的顶出
行程,塑件不因顶出而变形损坏,结构简单, 动作可靠,合模时能准确复位。
2) 根据产品的外形特征和上述设计原则,本次设计塑 件用常用的顶针
即可满足要求,但塑件曲面、骨位较多, 因此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顶出力的平衡,在顶针底部做定 位处理,以防顶针转动。利用塑件的四角处圆柱拆为镶件
推管推出。顶针采用中心机械式顶出。如图
9
3) 顶出系统的尺寸:顶针直径为 6mm镶件处三根顶
针为4mn,推管直径6mm司筒内圆柱为塑件对应处圆柱孔 尺寸。
八、
1)
注塑机的选择
注塑机主要依靠射胶量来确定的。塑件材料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