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有太多的轰轰烈烈,也不会有太多的?抢眼球?。而正是这些淡淡的随笔才是我们一线老师最宝贵的财富,从这些淡淡文字中,可以品味出其内蕴的价值,给实践提供参考与辅助。
从冯老师报告中才真正理清叙事随笔、事理随笔和论理随笔的概念,而之前我一直游离于叙事随笔,很少再向前一步,写一些就事论理的语句,更写不出论理随笔。当然,今后我不会再停留于笔耕状态,而要更多地进行?脑耕?,常写更要多想,常叙更要多论,这样我的思维才不会萎缩。对于冯老师所说?迁移法?、?层进法?、?汰选法?,我还需再读几遍,细细咀嚼才能消化。
最赞同冯老师本节最后的几段文字,事理随笔易写而难工。一要多读书,通过读别人的书,丰富自己的思想;二要多炼意,思考问题要想到底,沉到无法再沉的地方,虽然炼意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但可以痛并快乐着;三要?纾气?,心平气和地自我表达,不可逞强好斗,展现给读者的应是雍容大度。
微型课题应出现在我们身边
微型课题应该是方寸之内可驰骋的篆刻,应该是尺锦犹见?上河图?的苏绣,应该是碧水倒映蔚蓝天的清溪……一个转瞬即逝的细节,一句无意有心的闲谈,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都可以牵出一个韵味无穷的微型课题。
自从上次在泰州听了冯老师的这个报告,我就一直在思考着微型课题,也曾多次想付之实践,却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没有实现,如今再次聆听冯老师的教诲,微型课题之火又悄悄燃起,我将和志同道合的几个朋友着手准备,投身其中,我们民间组织将积极争取各方面力量的支持,不能让星火自生自灭。
其实微型并不是微不足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程序、研究成果,我们需要一一斟酌。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急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一一掘出。爱因斯坦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说明开头很重要,如果问题找得不清不楚,那研究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微型课题的最终命运将会是?流产?。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不会照本宣科。看了这本书,今后我将会对着阳光多次品味,丢弃职业倦怠,让浮躁不安的心平静下来,做一名有思想的老师。
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工作,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而这当中,写作是至关重要的纽带。让我们赶快去读书,赶快去研究,赶快去品味,赶快去写写吧,找回自己的理想,找回自己的信心,这样,在时光隧道中匆匆行走的人才是真正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