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学)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

事实型材料作文题主要是对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必要整合和润饰,形成作文试题的材料,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使考生受到触动和启发。这一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是:1,材料有一中心事件或某一现象;2,材料中针对这个事件或现象做出了了几个角度的认知。

【例题导引】(2014年广州一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在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 学校门口。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 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 商场。

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星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 学生:百分百真迹。 文具店。

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洗不干净的! 学生:校服很便宜呀。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 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初读材料:找范围(中心话题)——中学生涂画校服现象

方法1——找提示语(如:就……提出建议、就……展开讨论、对此(就此)展开讨论) 方法2——找材料中的相同点 二、再读材料:找角度 1、从不同对象入手:

学生:画机器猫、明星签名、试笔——支持——校服可以涂画(立意1) 老师:洗掉、洗不掉涂——反对——校服不应涂画/尊重校服(立意2) 2、 从分析原因入手:即中学生为什么要在校服上涂画?

原因1——彰显个性——涂画校服是彰显个性,理性追求的表现(立意3) 原因2——校服便宜——爱惜校服(立意4)

——价值取向的问题——校服,学校的一张名片(立意5) 原因3——好看——审美问题——整齐划一的校服最美(立意6)

3、 从怎么看待(解决)问题入手:即怎么看待(解决)学生校服涂画的行为。

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立意7)

学校(班主任)尊重并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立意8) 三、三读材料:定立意 【课堂检测】(2014侨中四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近年来,一些中小型实体书店纷纷倒闭。据统计,伦敦、纽约、东京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实体书店数分别为1.08、9.30、2.16个,北京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实体书店数仅为0.11个。

就此,某网站聊天室展开讨论:

甲:都是网络书店惹的祸!低价折扣对实体书店冲击太大。

乙:不能责怪网络书店,存在即合理。再说了,现在都进入数字阅读时代了,还有多少人看纸质书啊。

丙:对好东西,政府得大力扶持。

丁:关键还是书店自己。我家对面的那个中国第一家本土绘本书店就很火啊,每天大人小孩人来人往的。

可编辑

. . . . .

……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初读材料:找范围 范围:实体书店纷纷倒闭 二、再读材料:找角度 1、从分析原因入手;(实体书店为什么纷纷倒闭?) 原因1(甲):网络书店的冲击——实体书店不可被网络书店所替代。(立意1) 原因2(乙):数字(网络)阅读时代的影响——回归纸质阅读是守住实体书店的前提。(立意2) 原因2(丙):缺少政府的扶持——政府扶持是守住实体书店的关键。(立意3) 3、 从如何看待(解决)问题入手。 如何看待——实体书店不可替代。(立意4)(原因:实体书店,突显城市的人文气息/实体书店,我们的精神家园。) 如何解决

解决办法1(乙):实体书店面对数字化时代,应该勇于迎接挑战、面对挑战。(立意5) 解决办法2(丁):实体书店应该依靠自己,办出实体书店的特色。(立意6) 实体书店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立意7) 三、三读材料:定立意

立意参考:1、守住实体书店

2、守住实体书店,营造读书氛围 3、实体书店,突显城市的人文气息 4、全民读书,支持实体书店 5、完善自己,迎接挑战

6、办出特色,经营好实体书店 7、实体书店应以创新迎接挑战 8、实体书店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课后自检1】(2014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地区之一,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因此也到处响起了各自有异的乡音。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有人认为,广东应该大力推广普通话。有人认为,当然是粤语好。也有人认为,粤语与普通话可以并存。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读〗 一、命题解读

本次作文题为“材料引……”题型,在命题形式上与2013年广东高考题保持一致。材料展示的是由“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很大的影响”而引出的三种看法,选材极具广东特色而又充分体现时代价值。广东作为外来人口大省,外乡人活跃在社会各行各业。南腔北调,五音杂陈,背后更深层次的是文化的差异。作为广东本土居民,无一不在经历着与外乡人在各个层面上交流的尴尬。学生也不例外。作为学生,每天都在使用着语言进行学习和交流。所以这个话题,不生僻,反映的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可编辑

. . . . .

广东是开放政策的先行者、成功者,也是受益者。开放本身意谓着包容和接纳,自然也就包含对普通话的认可。而方言,是一个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粤语,在各地方言中,属于独立性较强,内涵较为丰富的方言,有着非同一般的特质。保护这种文化的纯粹性,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而保护,往往又意味着隔离,甚至排斥。于是包容与固守就构成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世界总是发展的,任何一种客观存在也必然需要发展。而发展就预示着丰富和提高,所以作为地方文化载体的粤语,能够也必须兼收其他文化的精华,才能流传久远。

可以说,对“如何看待粤语受影响”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有效区分不同学生的思维层次,侧重考查学生对某一个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说理的能力,这与目前广东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是一致的。

二、关于材料的“内容”(文字的表层信息)

材料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的现象,具体有: 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成功地区,吸引了各地的人才,因此也到处响起了各地的方言。

2、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3、有人认为,广东应大力推广普通话,粤语受影响不足为虑。 4、有人认为,当然是粤语好,面对外来语言的冲击,要保护粤语。 5、有人认为,粤语与普通话可以并存,两者并不冲突。 三、关于材料的“含意”(材料的隐含信息)

围绕“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内容进行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以下四个方面。

(一)语言和生活的关系

1、人口结构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本土方言,粤语必然会受影响; 2、普通话作为官方语言,有利于不同地域的人生活沟通的需要,粤语的受影响在所难免;

3、作为本土方言,粤语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极高,粤语有利于日常生活的沟通;

4、多元的人口构成,开放的社会环境,粤语与普通话在生活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二)语言的地域性和包容性

1、不同的地域会产生不同的方言,而人口的流动必然会产生不同方言的碰撞,粤语自然也不例外;

2、普通话的推行能解决不同地域的人的交流障碍,有利于不同地域的人的沟通与融合;

3、粤语有着浓厚的广东特色,是千百年来广东人生活沟通的重要工具,理应传承并发展;

4、随着地域观念的改变,地域交流的频繁,在日益强调包容的今天,不同的语言都应得到尊重与发展。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1、外来人口的涌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的碰撞与融合在所难免;

2、国家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文化核心,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形成统一的语言至关重要;

3、粤语是广东文化的重要载体,有着其独特的价值,理应得到重视;

4、在日益强调文化多元的今天,普通话也好,粤语也好,都有其存在的必要。

可编辑

. . . . .

(四)方言的保护与发展

1、人口的迁徙的频繁,地域观念的减弱,方言的继承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 2、方言需要保护与发展,但有利于不同地域人口沟通的普通话更需要重视;

3、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其发展与保护己受到很大的影响,作为反映广东风土人情、文化存在的重要载体,需要保护并发展:

4、方言的保护发展与普通话的推广并不冲突,因为不同的文化需要发展更需要交流。

本题兼具限制性与开放性,材料只是围绕“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限制范围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看法,考生可同意,也可不同意,甚至围绕“粤语作为本土方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限制范围展开思考,发表看法,言之有理,均视为符合题意。 【课后自检2】(2014佛山期末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 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 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 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题目解析】

本题兼具现实性及思辨性,引导考生对当下复杂的社会进行多元的思考,能有效地区分考生的写作能力及思维水平。本次作文题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及含意分别为:

【材料的范围】郑州拆除报刊亭 【材料的内容】

1、郑州拆除全市的报刊亭;

2、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

3、拆除了报刊亭,原来的经营者生活难以为继; 4、拆除了报刊亭,破坏了城市的文化生态。 【材料的含意】

1、拆除报刊亭,是否恰当?

2、报刊亭的存在是否影响了城市的管理? 3、报刊亭存在的现实需要; 4、要给弱势群体生存的空间; 5、个人利益和城市发展的冲突; 6、报刊亭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材料的立意】

1、报刊亭占道经营,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城市的管理; 2、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

3、报刊亭的存在和城市管理之间并不冲突;

可编辑

. . . . .

4、城市管理,要以人为本;

5、关心弱势群体,提供生存空间; 6、小报亭,大情怀;

7、城市的发展也需要人文关怀;

8、多点理解与关怀,少点粗暴与冷漠;

9、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 10、报刊亭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11、城市需要报刊亭的存在,生活需要文化的滋养;

12、一个无法容纳小小报刊亭的城市,必然无法走向发展的明天; 13、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小小的报刊亭; 14、给文化以生存的空间 15、拆的是报亭,毁的是文化

第三课时 故事(寓言)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故事(寓言)型材料作文题一般以一个故事或者寓言作为载体,要求考生从故事(寓言)中提炼出故事的寓意或观点。这种题型的特点是:1,材料的具有故事性,事件的描述完整;2、故事有时带有命题者的情感色彩;3、故事中往往有一两句关键的话可以给我们以寓意的启示。

这一类作文题的审题立意的切入角度有:

1、从对象切入(一般故事中有几个人物,就可以推出几个立意); 2、从原因切入(由果溯因); 3、从关键句切入;

4、从命题者的感情倾向切入(注意材料中带有命题人情感倾向的词语)。 这一类作文题立意上容易产生的失误有: 1、 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 2、 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个词立意。 【例题导引】(2013汕头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个四五岁男孩,平时总爱反着穿袜子,父亲有时帮他把袜子好好地穿上,他还要自己脱下来,再翻个面穿上去。有一次父亲生气地问他:“你为什么总要反着穿呢?线头露在外面,多难看!”没想到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袜子是我在穿,不是穿给别人看的,线头在里面,会使我的脚不舒服,我当然要把袜子翻过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一、初读材料:找范围 范围:小男孩袜子反穿 二、再读材料:找角度 1、从对象入手:

(1)小男孩的角度:袜子反着穿才舒服 由此得到的立意有:

①为自己而活(不必活在别人的眼光下); ②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

③勇于打破常规,选择适合自己的;

可编辑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教(学)案

.....事实型材料作文题主要是对现实中发生的事件进行必要整合和润饰,形成作文试题的材料,通过发生在身边的小事,使考生受到触动和启发。这一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是:1,材料有一中心事件或某一现象;2,材料中针对这个事件或现象做出了了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8gry0fcop6trx01723y3gzju6vsv000dix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