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I卷高考考前适应性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使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某种酶的化学组成是不是蛋白质 B.宜选择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 C.可以用吡罗红将细胞染色来检测RNA病毒是否进入了细胞 D.不能选用叶肉细胞观察染色体是由于叶绿体颜色会造成干扰 2.在黑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不会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氧气的生成与利用 B.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 C.NADPH的生成与利用 D.ATP的合成与水解
3.细胞内K+浓度比细胞外高,在缺氧条件下,人的红细胞可以维持K+梯度而海囊藻不能。推测红细胞和海囊藻维持K+梯度
A.对能量的需求量不同,前者不消耗能量,后者消耗能量 B.依靠运输方式不同,前者为被动运输,后者为主动运输 C.提供能量方式不同,前者为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 D.协助的蛋白质不同,前者为离子通道,后者为载体蛋白
4.XY型性别决定的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其紫花与红花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研究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选取四株植物进行了如下实验:为达成实验目的,还需补充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亲本组合 甲(紫花♀)×乙(红花♂) 丙(红花♀)×丁(紫花♂) 甲(紫花♀)×丁(紫花♂) F1 紫花∶红花=1∶1 紫花∶红花=1∶1 紫花∶红花=3∶1 A.植株甲和植株乙是否为纯合子的信息 B.实验一F1中两种花色植株性别比例数据 C.实验二或三F1中红花植株性别比例的数据 D.乙×丙杂交实验获取F1中花色及性别的数据
5.某病毒结构由外部囊膜和内部核心组成,囊膜上有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下列有关该病毒侵入人体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侵入人体后经T细胞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毒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与病毒侵染细胞密切接触,能使被侵染细胞裂解死亡 C.浆细胞可特异性识别病毒编码的多种蛋白质,并产生相应的抗体
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同种病毒相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繁殖
6.某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了水稻被利用的多种形式,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的
A.灰分还田、菌渣还田实现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精米、糙米、米糠、秸秆等含有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稻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需要人工管理和干预才能维持稳定 D.秸秆、稻壳培养食用菌能被人利用,提高了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7.中国五年来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铁、桥梁、码头,5G技术联通世界
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大飞机C919采用大量先进复合材料、铝锂合金等,铝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3g钠所含的核外电子数为1.1NA
B.lL lmol·L?1乙醛溶液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C.4.48L H2和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氧分子数目为0.1NA
D.2.13g氯气与足量热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H2O、NaCl和NaClO3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5NA
9.化合物(a)、A.b、c互为同分异构体 C.由a生成c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b)、
(c)同属于薄荷系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b、c都能使溴水褪色 D.a、b、c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0.LDFCB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W、X、Y、Z构成(如下图),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沸点最高
C.W、Z形成的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Y分别与另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Y的价态相同
11.燃煤工业锅炉烟气中含有1%~3%的CO和0.02%~0.04%的NO,在新型催化剂作用下可消除CO和NO两种有害气体,反应机理如图所示,在反应过程中CO可被O2氧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有害气体消除 B.O2浓度越大催化除杂效果越好 C.催化反应的速率由氧化吸附过程决定 D.总反应方程式为2NO+2CO=N2+2CO2
12.我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一种可替代锂电池的“可充室温Na-CO2电池”,该电池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钠金属片和碳纳米管,电解液为高氯酸钠-四甘醇二甲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放电时钠金属片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流过0.01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23g
C.碳纳米管的作用主要是导电及吸附CO2,电池充电时,应该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 D.放电时负极反应为:C+2Na2CO3-4e?=3CO2↑+4Na+
13.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选项题目要求。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的0分。
14.铀核裂变的产物是多样的,一种典型的情形是生成钡和氪,同时放出3个中子,核反应方
235U+1n→144Ba+89Kr+31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程是 920 56360
A.该反应质量数守恒,没有质量亏损
144B.235 92U的中子数比 56Ba的多91个 144C.235 92U的比结合能比 56Ba的大
89
D.144 56Ba的结合能比36Kr的大
15.如图所示,某健身爱好者利用如下装置锻炼自己的臂力和腿部力量,在O点系一重物C,手拉着轻绳且始终保持轻绳平行于粗糙的水平地面。当他缓慢地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OA拉力大小保持不变 B.绳OB拉力变小
C.健身者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变大 D.绳OA、OB拉力的合力变大
16.据报道,我国将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假设图示三个轨道是探测器绕火星飞行的轨道,其中轨道Ⅰ、Ⅲ均为圆形轨道,轨道Ⅱ为椭圆形轨道,三个轨道在同一平面内,轨道Ⅱ与轨道Ⅰ相切于P点,与轨道Ⅲ相切于Q点,不计探测器在变轨过程中的质量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Ⅱ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速度 B.探测器在轨道Ⅲ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C.不论在轨道Ⅰ还是轨道Ⅱ运行,探测器在P点的动量都相同 D.不论在轨道Ⅱ还是轨道Ⅲ运行,探测器在Q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1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环形电流同轴平行放置,甲的圆心为O1,乙的圆心为O2,在两环圆心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其中aO1=O1b=bO2=O2c,此时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b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当把环形电流乙撤去后,c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11A.B1-B2 B.B2-B1
221
C.B2-B1 D.B2-B1
3
2020年全国I卷高考考前适应性理科综合试卷二含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