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儿童脑性瘫痪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推荐要点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核心问题是中枢性运动发育障碍和姿势异常, 但其疼痛问题也非常突出, 据报道脑瘫患儿中伴发疼痛者约占3/4。脑瘫本身可引起多种疼痛, 此外, 治疗肢体残疾也可引起医源性疼痛。目前, 已经开始关注和研究脑瘫患儿的疼痛问题, 但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 各地的疼痛管理与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尚无统一的标准及规范。
鉴于此, 从2019年8月起,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专项调研, 在大量查阅相关资料、 广泛开展交流研讨、 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本共识, 希望能用于规范儿童脑瘫的疼痛管理, 减轻或消除患儿身体不适, 优化医患合作, 避免可能的继发伤害, 提升和增强脑瘫康复治疗效果。本文将共识中的要点进行总结。
专家共识一:脑瘫患儿疼痛病因复杂,建议临床工作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必要时结合生化指标、影像学等相关检查,客观和全面地分析病因。
专家共识二:疼痛评估的内容包括诱发疼痛的因素、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等。对于能自我表述疼痛的脑瘫患儿,首选自我
评估法,对有认知和语言障碍患儿重点推荐行为观察法,可结合生理学指标进行综合评估。
脑瘫患儿的疼痛治疗与管理流程见图1。
专家共识三:脑瘫患儿出现疼痛时均应进行疼痛管理,建议建立以患儿为中心的多学科联合管理团队,首先明确病因,尽早对因治疗,避
免或减少脑瘫治疗中可能的致痛性操作,有效预防脑瘫并发症以减少疼痛发生。
专家共识四:非药物止痛策略应作为治疗脑瘫患儿轻度及慢性疼痛的常规治疗方法,也可作为药物止痛时的辅助措施。干预策略应根据患儿年龄和认知发育情况,选择个体化方案。
专家共识五:镇痛药物的使用建议在疼痛专家或药理专家指导下实施,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轻度疼痛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中度至重度疼痛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最佳剂量是将疼痛缓解至患儿可耐受时的最小剂量,并密切观察药物的可能不良反应。
2020儿童脑性瘫痪疼痛管理专家共识推荐要点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