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师说》韩愈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文章第三、四段意,把握其在全文的作用 2、 学习“破”“立”结合的写法,赏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3、 归纳掌握全文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二、 学习过程
研读课文第三段:
朗读原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常师:固定的老师。师:以……为师 意动用法)
其贤不及孔子(贤:道德才能)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 思考:
1、 此段的分论点是什么?
明确:圣人无常师
2、 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包含几个方面?
明确:举例论证 (1) 孔子从师的行为 (2) 孔子从师的言论 理清思路: 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研读课文第四段: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经传:经文和传文。传,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皆通习之:通,普遍
不拘于时,学于余(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从)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一殆之(行:遵从,践行。殆:赠送)
思考: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明确:作者称赞李蟠,既是对他不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的从师的风尚。
总结本文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从两
个角度阐释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3)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 论证一:古之圣人从师与今之众人耻师对比。
论证二: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对比。
论证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耻师
对比 。
论证四:以孔子为例,进一步论证中心论点 。 第三部分(4)交代写作缘由,赞许李蟠。
总结全文论证方法: 古之学者必有师(立)
古之圣人 今之众人 师道之不传 于其子(对比)于其身 (破)破立
巫医乐师
结合
百工之人 士大夫 正反 孔子言:三人行(引用) 对比
圣人无常师 (立)
赠李蟠(立) 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1) 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
孔子行:无常师(举例) 落有致。
(2) 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在第二段连用3个排比,加重语气,运用了反诘语气,否定责备语气,讽刺语句。感情强烈。
(3) 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作用:前后紧凑,气势通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
文言基础知识归纳 通假字: 受通“授”,传授
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古今异议: 古: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古:小的方面学习 小学而大遗 今:小学学校教育
古;普通人 今之众人
今:很多人
一词多义:
“师”字在课文中出现多次,它的含义和作用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1)作名词,有二种情况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名词:有 专门技艺的人)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2)作动词,三种情况 或师焉,或不焉 动词:从师学习 吾从而师之(作“以……为师”)
意动用法
传 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知识、道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这一类) 作师说以殆之(代词,他)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结构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词类活用:
1、 吾从而师之/孔子师郯子
(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2、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不耻相师
(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 3、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名词用作动词,低于) 文言句式: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3、 不拘于时(被动句) 4、 学于余(状语后置)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 三、本课学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