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4 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理科综合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千克(kg)、开尔文(K)和伏特(V)均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B.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电子来源于中子的衰变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若增加入射光的频率,则相应的遏止电压也增加 D.α 射线来源于原子核内部,是由氦原子组成
15.在如图所示的位移(x)—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的四条图线
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
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 时间内,乙车的速度一直大于甲车的速度 B.0~t1 时间内,甲车与乙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C.0~ t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距离逐渐减小 2 D.0~ t2 时间内,丁车的速度先大于丙车,后小于丙车
16.如图所示,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电压变化规律为
15 题图 第
u?202 sin 100?t V 的交流电压接在 a、
b 两端,L 为灯泡,R 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位置,观察到电流表 A1 的示数增大了 0.2A,电流表 A2 的示数增大了 0.8A,则下列正确的是 A.电压表 V2 示数不变,V3 示数增大 B.变阻器滑片是沿 d→c 的方向滑动 C.该变压器起降压作用 D.灯泡发光每秒闪 50 次
第 16 题图
17.如图所示,A、B 两球质量相等,A 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 O 点,B 球用轻弹簧系于 O′ 点,O 与 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 A、B 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轻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且自然伸直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损失的机械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速度较小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重力对 A 球做的功比 B 球多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的动能大于 B 球的动能
第17题图
18.如图所示,在空间中水平面 MN 的下方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质量为 m 的带电小球由 MN 上方的 A 点以一定初速度水平抛出,从 B 点进入电场,到达 C 点时速度方向恰好水平,A、
B、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电场力为 3mg。重力加速度为 g,
由此可知 A.AB=3BC
B.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运动时间相等
C.小球从 A 到 B 与从 B 到 C 的动量变化量相同
第18题图
D.小球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的功与电场力对小球做的功的绝对值相等
19.2024 年 3 月 30 日 01 时 56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三十、三十一颗北斗导航
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第七、八颗组网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的轨道有三种:地球静止轨道(高度 35809 km)、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 35809 km)、中圆地球轨道(高度 21607 km),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
6370 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加速度与地球静止轨道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第19题图
B .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比静止轨道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大 C .倾斜同步轨道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经过同一地区的正上方
D.倾斜同步轨道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机械能
20.半径分别为 r 和 2r 的同心半圆导轨 MN、PQ 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 r、电阻为 R、质量为 m 且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棒 AB 置于半圆轨道上面,BA 的延长线通过导轨的圆心 O,装置的俯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在 N、 Q 之间接有一阻值也为 R 的电阻。导体棒 AB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角速度 ω 绕 O 顺时针匀速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
计,不计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为 A→B
B.导体棒 A 端相等于电源正极C.导体棒 AB 两端的电压为
?
D.若保持导体棒转动的角速度不变,同时使竖直向下 第 20 题图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增大,则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可能一直为零
2024 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第 5 页,共 16 页
21.在如图所示装置中,轻杆一端固定着一个轻质定滑轮 b,m1 用轻杆连接着另一轻质滑轮 c,轻绳一端固定于 a 点,跨过滑轮 c 和 b,另一端固定在 m2 上,已知悬点 a 和滑轮 b 间的距离远
大于滑轮的直径,动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不计,整个装置稳定时轻绳
ac 部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α,bc 部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β,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整个装置稳定时,α 角一定等于 β 角
B.若仅把轻杆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m1 高度上升 C.若仅把轻杆水平向右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m1 高度上升
D.存在某一方向,往该方向缓慢移动轻滑轮 b 时,m1 的位置保 持不变
c
第21题图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174 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3 题~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 .(6 分)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 m 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
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
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验证牛顿第二
定律”的实验.
(1) 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 操作方法是把长木板右端用垫木垫高,在
不挂重物且计时器打点的情况下,轻推一
第 22 题图(1)
下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在长木板上运动,通过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若实
验中发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的点如图(2)所示,通过纸带可判断小车并不是做匀速直线运
动,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 A.若是纸带甲端与小车相连,则保持长木板在桌面上的位置
不变,仅在原垫木的位置更换高度更矮的垫木即可
B.若是纸带甲端与小车相连,则保持长木板在桌面上的位置
不变,仅把垫木向左平移适当位置即可
第 22 题图(2)
C .若是纸带乙端与小车相连,则保持长木板在桌面上的位置不变,仅在原垫木的位置更换高 度更高的垫木即可
D .若纸带乙端与小车相连,则保持长木板在桌面上的位置不变,仅把垫木向右平移适当位置 即可 (2)采取合理的措施平衡摩擦力后开始进行实 验,图(3)是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后打点计时器所 打的纸带的一部分,在纸带上每隔四个点选一 个点作为计数点, A、B、C、D 和 E 为纸带 上五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电源频
第 22 题图(3)
率为 50Hz,则 AC 间的距离为 两位有效数字)
cm,可得小车的加速度 a =
m/s2(计算结果保留
2024 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第 6 页,共 16 页
23.(9 分)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铜导线,小明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长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该同学首先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导线的直径如图(1)所示,则导线的直径 d=________ mm; ( 2)通过查阅资料查得铜的电阻率为 ρ;
(3)使用多用电表欧姆档初步估测其电阻约为 6Ω:
第 23 题图(1)
第 23 题图(2)
(4)为进一步准确测量导线的电阻,实验室提供以下器
材:A.直流电流表 A(量程 0~0.6A,内阻 RA=3 Ω) B.直流电压表 V1(量程 0~3V,内阻约 100Ω) C.直流电压表 V2(量程 0~15V,内阻约 100Ω) D.滑动变阻器 R1(阻值范围 0~5 Ω)
F.滑动变阻器 R2(阻值范围 0~100 Ω)
G.直流电源 E(输出电压 3 V,内阻不计)
H.开关 S 一个、导线若干
①为了得到尽量多的测量数据并精确的测定标铜导线的电阻,
实验中应选择的电压表是 (用所选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用所选器材前的字母表示);
(填相应接线柱的
②按实验要求在图(2)中,还需要连接的接线柱有符号,如“ab”、“cd”等);
③若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 U,电流表的读数为 I,则可得铜导线的长度可表示为 L = (用题目提供的已知量的字母表示);
24.(12 分)如图所示的空间中有一直角坐标系 Oxy,第一象限内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
第四象限 x 轴下方存在沿 x 轴方向足够长,宽度 d=(5+5 3)m 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
-
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 B=0.4T,一带正电粒子质量 m=3.2×104kg、带电量 q=0.16C,从 y 轴上的 P 点以 v0=1.0×103m/s 的速度水平射入电场,再从 x 轴上的 Q 点进入磁场,已知
0
OP =9m,粒子进入磁场时其速度方向与 x 轴正方向夹角 θ=60,不计粒子重力,求:
(1)OQ 的距离;
(2)粒子的磁场中运动的半径;
(3)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π 值近似取 3)
. . . . . . . . . . . . . . . . . .
第24题图
2024 届高三“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 理科综合试题第 7 页,共 16 页
25、(20 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竖直挡板 P,质量 mB=2kg 的木板 B 静止在水平面上,木板右端与挡板 P 的距离为 L。质量 mA=1kg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以 v0=12m/s 的水平初速度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上表面,滑块与木板上表面的动摩擦因数 μ=0.2,假设木板足够长,滑块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始终未脱离木板且不会与挡板相碰,木板与挡板相碰过程时间极短且无机械能损失,g=10m/s2,求:
(1)若木板与挡板在第一次碰撞前木板已经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至少为多少?
(2)若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 L=2m,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时,滑块的速度的大小? (3)若木板右端与挡板的距离 L=2m,木板至少要多长,滑块才不会脱离木板?(滑块始终未与挡板碰撞) P A
v
0
B
L
广东省六校联盟2024届“六校联盟” 第三次联考理综物理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