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得使用切断机切断,应采用切割机切割并打磨平整,安装机械连接接头时可用管钳扳手拧紧,应使钢筋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顶紧,标准型接头安装后的外露螺纹不宜超过2p(p为螺距), 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试验中: 三根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还应不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焊接时单面焊搭接长度为10d,双面焊为5d,其搭接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50%。
(6)在绑扎钢筋接头时,一定要把接头先行绑好,然后再和其他钢筋绑扎。 (7)箍筋应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8)钢筋绑扎位置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3-1规定:
表3-1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 目 箍筋间距 列间距 主筋间距 层间距 ±5 允许偏差(mm) ±20 ±10 (9)钢筋绑扎必须牢固稳定,不得变形松脱。 (10)钢筋绑扎完成后先由项目部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在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地连墙预留钢筋在冠梁、支撑钢筋绑扎前,应调直,才能进入下道工序,不得使用氧气乙炔破坏钢筋。
(1)冠梁及第一道、第二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侧模采用2440mm×1220mm×15mm覆木胶合板,模板支立前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每次混凝土浇筑之前确保模板清洁光滑。主楞和次楞采用100mm×100mm方木,冠梁斜撑采用100mm×100mm方木支撑,砼支撑采用对拉杆形式支护,竖向支护不少于两道。
(2)当混凝土支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整平、复测标高,保证底模的平整及高程位置。同时对基底进行夯实处理(以防底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后发生沉降而影响混凝土支撑的质量),然后铺设油毛毡作为砼支撑底模。
(3)模板安装必须正确控制轴线位置及截面尺寸。当拼缝≥10mm的要用老粉批嵌或用白铁皮封钉。模板安装时,模板应起拱1.5‰L(L为支撑跨度),本工程按30mm起拱。为保证模板接缝宽度符合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加强对模板的使用、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维修、管理。
(4)模板由侧模、主龙骨、次龙骨、斜撑等组成,主龙骨间距1m,次龙骨间距0.3m,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斜撑和平撑与主龙骨之间用扣件连接,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在侧模内侧底端应加设海绵条,保证模板可靠的承受支撑结构及施工的各项荷载。
(5)模板支撑安装必须平整、牢固、接缝严密不漏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 (6)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3-2 模板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轴线位置 截面内部尺寸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mm) 5 +4,-5 2 5 检验仪具 经纬仪、钢尺 钢尺 钢尺 靠尺或塞尺 (7)模板安装施工结束后报监理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8)模板拆除应根据设计和规范规定的强度要求统一进行,未经技术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模。
(1)根据图纸中关于混凝土强度的设计要求,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和冠梁均采用C30补偿混凝土。混凝土浇筑采用汽车输送泵浇筑。
(2)试验人员一定要明确每次浇捣砼的级配、方量,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水泥、碎石、砂及外掺剂等要达到国家规范规定的标准,及时与砼供应单位沟通信息。
(3)砼浇捣前,施工现场应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照明设备等应事先检查,保证完好符合要求,模板内的垃圾和杂物要清理干净。
(4)混凝土罐车进场后,应严把砼质量关。检查坍落度、可泵性是否符合要求,应及时进行调整,必要时作退货处理。
(5)振动棒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砼浇捣应分点振捣,宜先振捣料口处砼,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进行全面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严禁采用振动钢筋、模板方法来振实砼。
(6)在混凝土浇筑前清理干净模板内杂物,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间距约为50cm,以混凝土表面泛浆,无大量汽泡产生为止,严防混凝土振捣不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足或在一处过振而发生跑模现象。
(7)冠梁与钢筋混凝土支撑节点同时施工,分段分批浇筑,接头处新老混凝土接合面按施工缝要求凿毛处理,并将浇筑完预留钢筋上的残留混凝土及时清理干净,且其接头位置留在冠梁上。
(8)在冠梁、混凝土支撑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预埋安装轴力计,轴力计安装见监测方案。
(1)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模板时,需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防止混凝土面出现裂纹。
(2)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3)每次浇筑至少留置一组标准砼养护试件,同条件试件留置组数根据现场实际需要确定。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1)对砼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在浇筑砼前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 (2)钢筋连接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3)从施工缝处开始继续浇筑时,要注意避免直接靠近缝边卸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cm处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的捣实工作,使其紧密结合。振捣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注意事项:
①振动器正确方法,应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混凝土上下振捣均匀。
②每一插点要掌握准振捣时间,过短不易密实,过长能引起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对塑性混凝土尤其要注意。一般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沉降、不再出现气泡及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③振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见图3-3),但不能混用。每次移动位置的距离应不大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400mm),靠近模板边缘处为作用半径的0.5倍(200mm), 振动棒使用时,振动棒距模板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又不能紧靠模板,且尽量避开钢筋,预埋件等。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第二次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及防止混凝土的漏振。
浇注完毕12h内对后浇带进行养护,并保持15d以上。混凝土浇筑收浆和抹压后,采用塑料布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混凝土硬化至可上人时,持续浇水养护。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图3-3 混凝土振捣插点分布图
(4)加强砼质量控制,避免出现砼出现以下质量通病: a)行列式 b)交错式
①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注:R为振动器作用半径 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模板有缝隙使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②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③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④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⑤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第四章 冠梁及支撑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质量控制标准
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质量控制标准见下表:
表4-1 钢筋工程(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1 2 主 控 项 目 3 4 5 6 7 钢筋进场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或其他专项检验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规范规定 非焊接封闭环式箍筋的末端应作弯钩, 弯钩形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试件力学性能检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符合设计 如文档对你有用,请下载支持!
1 2 3 4 5 6 7 一 般 项 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冷拉。当采用冷拉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和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钢筋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起弯点的距离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机械连接、焊接接头的外观检查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 mm 梁、柱类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案设计和规范要求配置箍筋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mm)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长(mm) 绑扎钢筋骨架 宽、高(mm) 间距(mm) 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 排距(mm) 保护层厚度(mm)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mm) 钢筋弯起点位置(mm) 中心线位置(mm) 预埋件 水平高差(mm) 表4-2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标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主控项目 一般项目 1 2 1 2 3 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安装上层模板及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模板接缝不应漏浆,与砼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前,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膜等应平整光洁,不得采用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起砂或起鼓 预埋件、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mm) 3 +3,0 ±5 ±10 ±5 ±5 ±10 ±10 5 ±10 ±10 ±5 ±10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