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谭嗣同《潼关》)(1分) (2)《观沧海》中叙事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2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
(4)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1分) (5)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全诗。(4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应该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pénɡ bó(蓬勃)起来才好。
(2)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chān huo(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 (3)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ɡ wén(骇人听闻)了。” (4)“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suí shēnɡ fù hè(随声附和)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元旦晚会上,他幽默的语言,滑稽夸张的动作,令观众捧腹大笑。 ..B.世博会上展览的都是一些精致的产品。 ..
C.他上课经常迟到,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D.运动会要开始了,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在操场上跑着、跳着。 ....【解析】不可救药:比喻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西游记》这部小说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把“情节”改成“人物形象”) B.当我走进教室时,看到同学们在认真地做作业。(删掉“当”和“时”)
C.英语口语考试能否取得高分,关键在于平时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否”去掉)
D.我们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语文基础,就能为学习别的知识插上翅膀。(删掉“就”) 【解析】把“就”改为“才”。
5.阅读下面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不超过30个字)(4分)
材料一: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诗”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受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一系列制作精美的文化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2019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9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出更多优秀的传统
第 1 页
文化。
调查显示,大多数电视观众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46分)
(一)杞人忧天(10分)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崩塌坠落) ..
(2)充塞四虚(四方) ..(3)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气的。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那个杞国人放心了,非常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非常高兴。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杞人忧天》告诉我们不要有毫无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B.“晓之者”了解地球的构造以及太阳系的结构。 C.“天崩地坠”可以想象为地球遭受了巨大的人为灾害。 D.“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只能代表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具有局限性。 【解析】“晓之者”不了解地球的构造以及太阳系的结构。
(二)临江之麋(9分)
②
临江之人,畋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
①
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④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⑤
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
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
⑥
③
道上。麋至死不悟。 .
(《柳河东集·三戒》)
【注释】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á):惊吓,呵斥。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⑥狼藉:散乱的样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群犬垂涎/其一犬坐于前 B.狼藉道上/国人道之 ....
C.然时啖其舌/元方时年七岁 D.外犬见而喜且怒/其人舍然大喜 ....
第 2 页
【解析】高兴。A项,狗/像狗一样;B项,在道路/讲述;C项,经常/当时。 10.用三条“/”线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11.作者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3分)
不要企图扭曲、改变事物的本性,越想改变,麻烦就越大,顺势才是根本。
【参考译文】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麋鹿,把它带回家饲养。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都摇着尾巴来了。那个人非常愤怒,便恐吓那群狗。从此主人每天都抱着小鹿接近狗,让狗看熟了,使狗不伤害它。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按照主人的意愿做了。麋鹿逐渐长大,忘记了自己是麋,以为狗真的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互相碰撞在地上打滚,越来越亲近。狗害怕主人,于是和鹿玩耍,和鹿十分友善,但时常地舔自己的嘴。
多年之后,鹿走出家门,看见外面有很多狗在路上,跑过去想跟狗玩耍。这群野狗见了鹿既高兴又愤怒,一起把它吃掉,路上一片狼藉。鹿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死的原因。
(三)皇帝的新装(10分)
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2.概括文段主要内容。(3分)
小孩揭穿新装的骗局,老百姓也醒悟过来,但是皇帝和大臣们接着演戏。
13.“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请说说这几句话的表达效果。(4分)
这里一连用四个感叹号,写出了人们害怕被别人看出自己很愚蠢的心理。
14.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画横线的句子是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B.结尾由一个小孩说出真相,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C.文中画波浪线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说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的心理。
D.本文中的皇帝是最大的骗子,因为他为了保持皇权的稳固,不惜甘心受骗,还欺骗臣民百姓。
【解析】这句话说明百姓已经承认这个事实了。
(四)凡老先生的秘密(17分)
关小敏
凡老先生有个秘密。
他独自一人住在偏僻的森林旁边,一生最钟爱的就是他居住的这幢房子。可是现在凡老
第 3 页
先生得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到儿女们居住的城里治疗。对于这幢老房子,凡老先生的孩子们提议卖掉,但凡老先生一万个舍不得。
几个小孩子带着小手电,来到了凡老先生的屋前,当他们发现窗户远高过他们的个头时,开始动脑筋想主意了。“卓林,爬上去!看看里面的老头儿到底在干什么。”叫肖图的男孩说道。
卓林似乎不太情愿,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顺着旁边的一根粗水管爬到窗户上,他朝里面望去,桌上摆放着许多医疗器具,有镊子、纱布、消毒水……
一个苍老的声音突然传来:“这里不是有大门吗?不用这么费劲去爬窗户……” “快撤!”肖图一声惊呼,拽着胡忽快速消失在黑夜里。爬上窗户的卓林却手一滑,跌落下来。“唉,你这孩子,太不小心了!进屋上点药吧。”
凡老先生动作娴熟地帮卓林抹上药:“好像以前没有见过你,你是新搬来的吧?为什么要来这里?”
卓林鼓起勇气小声地说:“我家是一个月前搬来的,就租住在街尾的那间房子。肖图和胡忽说,如果晚上我和他们一块来这儿,就给我三片面包。我爸爸今天过生日,我和两个弟弟没钱买蛋糕……”
凡老先生怔怔地看着他,转身拿出一个蛋糕礼盒递给卓林:“拿回去和家人分享吧。你们住的是肖家的老房子,年久失修,都准备要拆掉了,住在里面一定很难受吧?”
“不难受,爸爸说,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凡老先生称赞他有个好爸爸,脑中突然浮现一个想法:“你愿意帮我一个忙吗?从明天开始,你放学后就来我这儿,我想教你一些简单的医术。”卓林愉快地同意了。
“丁零零!”门铃响了。卓林知道凡老先生有客人来了,便起身告辞。但走到门口,他什么人也没有看见,身后的凡老先生却不知和谁打起了招呼:“您今天气色不错,再换一次药就没事了。”
卓林低下头,仔细一看,门前站着一只小松鼠,前上肢还打着一个绷带:“麻烦凡老先生了!”
卓林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放学后便去跟凡老先生学习医术。在凡老先生的指导下,他学会给受伤的狼抹药,为中弹的鸽子做手术……
几天后,凡老先生的儿女们开着车来接他了。“我的孩子,你已经知道了我的秘密!应该也知道我想让你干什么!”凡老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串钥匙放在卓林手里,“现在你是这幢房子的主人了,请你好好爱惜它,还有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现在,凡老先生的秘密成了卓林一家人的秘密。
(选自《意林·少年版》2019年第7期)
15.从文中看,凡老先生的秘密指的是什么呢?(4分) 凡老先生一直在救助那些受伤的动物。
16.当卓林失手从窗户上跌落下来后,凡老先生是怎样对待卓林的呢?(4分) 凡老先生给卓林的伤口上药,并询问他爬窗户的原因,得知原因后送给他一个蛋糕礼盒,并愿意教他一些简单的医术。
17.凡老先生离开时,对卓林提出了怎样的期望?(5分) 凡老先生把自己住的那幢房子送给了卓林,请他好好爱惜它,还要帮助夜晚来访的动物朋友们。
1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凡老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示例:凡老先生是一个善良、慈祥的人。
三、作文(50分)
19.艾青有一首诗《礁石》,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
第 4 页
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请结合这首诗的内容,以“海边礁石”为题,发挥合理的想象,写一篇童话,不少于5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1~3题。
八戒听见道:“师父,不是这般祝了。——沙和尚,你替我奠浆饭,等我祷。”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地道:
“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儿了帐,马温断根!” 孙行者在油锅底上,听得那呆子乱骂,忍不住现了本相。赤淋淋的,站在油锅底道:“馕糟的夯货!你骂那个哩!”唐僧见了道:“徒弟,唬杀我也!”沙僧道:“大哥干净推佯死惯了!”慌得那两班文武,上前来奏道:“万岁,那和尚不曾死,又打油锅里钻出来了。”监斩官恐怕虚诳朝廷,却又奏道:“死是死了,只是日期犯凶。小和尚来显魂哩。”
行者闻言大怒,跳出锅来,揩了油腻,穿上衣服,掣出棒,挝过监斩官,着头一下,打做了肉团,道:“我显什么魂哩!”唬得多官连忙解了八戒,跪地哀告:“恕罪,恕罪!”国王走下龙座。行者上殿扯住道:“陛下不要走,且教你三国师也下下油锅去。”那皇帝战战兢兢道:“三国师,你救朕之命,快下锅去,莫教和尚打我。”
羊力下殿,照依行者脱了衣服,跳下油锅,也那般支吾洗浴。
行者放了国王,近油锅边,叫烧火的添柴,却伸手探了一把,——呀!——那滚油都冰冷,心中暗想道:“我洗时滚热,他洗时却冷。我晓得了,这不知是那个龙王,在此护持他哩。”急纵身跳在空中,念声“唵”字咒语,把那北海龙王唤来:“我把你这个带角的蚯蚓,有鳞的泥鳅!你怎么助道士冷龙护住锅底,教他显圣赢我!”唬得那龙王喏喏连声道:“敖顺不敢相助。大圣原来不知,这个孽畜,苦修行了一场,脱得本壳,却只是五雷法真受,其余都了旁门,难归仙道。这个是他在小茅山学来的‘大开剥’。那两个已是大圣破了他法,现了本相,这一个也是他自己炼的冷龙,只好哄瞒世俗之人耍子,怎瞒得大圣!小龙如今收了他冷龙,管教他骨碎皮焦,显什么手段。”行者道:“趁早收了,免打!”那龙王化一阵旋风,到油锅边,将冷龙捉下海去不题。
行者下来,与三藏、八戒、沙僧立在殿前,见那道士在滚油锅里打挣,爬不出来。滑了一跌,霎时间骨脱皮焦肉烂。
1.在车迟国,悟空与三位大仙进行了哪几场比赛?结果如何?(3分) 首先是比赛求雨,接着是比赛让真龙现身,再次是比赛坐禅、隔板猜物,然后比赛砍头、剖腹、下油锅,结果悟空智胜一筹,又有神灵相助,将三位大仙一一处死。
2.结合选段内容分析悟空的性格特点。(3分)
孙悟空是一个机智聪明、除恶务尽、清高好胜的人。如当他发现羊力大仙油锅很冷的时候,想知道是哪位龙王护着他,便找来敖顺了解真相,置羊力大仙于死地。
3.有人认为在几场斗法中,悟空都在暗中动了手脚,胜之不武,你如何看待这一做法?(4分)
我觉得悟空的做法是正确的,与恶势力作斗争,不必拘泥于道义形式,就应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斗法过程中暗中做手脚,正好反映悟空才智更胜妖一筹。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