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方古典文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一、 柏拉图及其文论思想

理式论:理式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式,或译为理念、观念、理型、模式等,是柏拉图构想的一个境界。

理式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它的摹本。

价值:他第一次自觉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抓住了这个人类认识世界整

个行程中的转折点,以朴素的方式提出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问题,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超越了原始思维阶段。因此,柏拉图的理式论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哲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理想国》: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创作的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逻辑缺陷:理想高于现实 洞穴比喻:《理想国》中的核心比喻是“洞穴比喻”,全文的开头和结尾都在回应着它的隐喻。在《理想国》全书希腊文原本的第一个词是“下降”。也就是说,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在一开始就是下降,从高于此处的“洞穴”之处下降。

公民思想:柏拉图认为,正义是最高的善,它不是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是灵魂自身的适当状态。一个理想的国家就是要符合至善理念的、正义的国家。正义不仅是个人的德性,而且是国家和个人的共同德性,是国家和个人的双向约束和互动,是对个人更是对国家的要求。正义是理想国的核心概念。 理念论:客观唯心论

灵魂论:理智、意志、情欲 正义观念:勇敢、智慧、节制 《理想国》的内容一方面集中地体现了柏拉图中前期思想的全貌,是柏拉图哲学体系走向成熟之后的第一次全面总结,另一方面表现了这部著作的内涵的不可穷尽性,虽然历经千年,仍然有无数的哲学家、政治家热衷于研究这部著作。

摹仿论

柏拉图是如何阐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的? 柏拉图主张文艺摹仿说。作为摹仿,它必须由三个侧面才能形成其完整的意义结构,即:作为摹仿对象的摹型;作为集中体现摹仿过程的摹仿者;作为摹仿结果的摹仿品。柏拉图正是从这三个侧面阐释了文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

(一)文艺是摹仿的摹仿。柏拉图承认艺术把世界当作蓝本,是对现实世界的摹仿。但柏拉图并不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是理念摹仿物。在柏拉图看来,文学艺术就成了“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二)摹仿者不能判断美丑优劣。柏拉图认为有关事物的技术有三种: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和摹仿者的技术。而其中器物的使用者具有关于器物的知识和经验,是最有发言权的,作为摹仿者的艺术家所做的事都是不真实的。

(三)摹仿的作品是低劣的。这是柏拉图主张流放诗人的主要理由。

综上所述,柏拉图把文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看成是一种摹仿的关系,而他的所谓的摹仿说,又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必然认定文艺是不真实的,低劣的。另外,柏拉图对文艺摹仿世界的过程的看法过于偏激,把文艺再现世界看成是无知识、无主张地、随意地用一面镜子“到处照”的过程。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因此,如果我们从柏拉图的“摹仿说”本身来看,这种观点大体上是消极的。

三个世界说

柏拉图心中有三种世界:理式的、现实的、艺术的

艺术世界依存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又依存理式世界,而理式世界是永恒不变、超越时空的真理。也可以说,理式世界第一性,感性世界第二性,艺术世界第三性。

文艺的社会功用论

艺术的社会功用:有益与规范

一要有益于城邦 二要合乎城邦制定的规范。 柏拉图是怎样理解文艺的功能的? (一)重视文艺的审美教育作用。

(二)否定传统文艺的积极价值。认为传统文艺是极为有害的,其具体的罪状主要有两条:首先是亵渎了神和英雄。其次,是迎合人的情欲,危害城邦。 (三)提出了严厉的文艺对策:驱逐诗人和文艺法治化。

摹仿的艺术的三条罪状

1、 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是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

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

2、 这类艺术伤风败俗,会破坏“心灵的城邦”。 3、 摹仿的艺术以虚构的谎言亵渎神明,贬低英雄。

对诗人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对诗人提出两在罪状。

第一,诗不能教人认识真理。例如画家画床只是模仿木匠制造的床,而木匠造床又模仿床之所以为床的道理(理式),所以文艺只是“模仿的模仿”,“影子的影子”,“和真理隔着两层”。 其次,诗滋养着应该由理智压制下去的“人性中的卑劣部分”,例如情感和欲念。而且,希腊诗人把神和英雄写得无恶不作,破坏了宗教信仰,起了伤风败俗的作用。根据这两大罪状,他把诗人逐出了他的理想国。但柏拉图实际上并不否定文学艺术,他只是反对具有民主倾向的文学艺术。他从反动的贵族利益出发,提出文艺必须服务于贵族政治的观点。

天才说

柏拉图鄙视生产劳动,包括与生产劳动相联系的技艺活动,鄙视诡辩学派所谈的技艺、规矩,而提倡灵感、天才,并把天才同神助相联系,但把天才完全解释成天赋甚至神助是唯心的。他说,作家若想成为出色的修辞家,必须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生来就有语文的天才。他认为,有艺术天才的诗人的作品,往往比只凭技巧的诗匠的作品更好。

灵感说

如何认识柏拉图的灵感说?

柏拉图的灵感说,主要包含着四个部分,即源泉——美本身及其体现者的神;途径——神灵凭附和灵魂回忆;表现——迷狂;结果——诗神的作品。 柏拉图所说的诗人的灵感是怎样形成的? 在柏拉图看来,灵感来自两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神灵凭附。柏拉图认为,诗人的的本领不是凭技艺而是凭灵感,而灵感来自神力,诗人靠神的启示才具有创作能力并进入创作过程。这就是说,好的艺术家的创作是凭借神给予的灵感、凭借神的力量来进行的,而不是诗人在现实中积累起来的技艺。 第二条途径是灵魂回忆。

通过这样两条途径,诗人们产生了灵感、表现出迷狂,而这种灵感和迷狂的背后都包含着对世界本体的向往。灵感的灵魂和根本依据来自于世界本题,灵感的真正源泉是世界本体。本体世界的绝对存在就是柏拉图心目中艺术灵感的终极依据。

迷狂说

灵感在古希腊文的原意,指神赐的灵气,或灵气的吸入。在文艺上的原始意义,指创作时一种神性的着魔,即迷狂。柏拉图“灵感说”的核心就是迷狂。他说,迷狂有两种,一种是由于人的疾病,一种是由于神灵的凭附,因而使我们越出常轨。 “寓言的、宗教的、诗歌的、爱情的迷狂属于后一种”“都由天神主宰。”可见诗歌的迷狂不是一些人解释的疯狂,而是“神灵的禀赋”,是由神灵感召的一件美事。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柏拉图的迷狂说揭示了灵感的来源和非理性特征,并极大地弘扬了非理性精神,但迷狂说在他整个理性主义体系下仍坚持了理性主义的立场。

雅典学院

柏拉图于40岁时(前388年)因于僭主意见不合,愤然回到雅典建立学园,采取前后连贯的讲课和对话方式,亲授数学和哲学。

二、 亚里士多德及其《诗学》

文艺本质论

亚里士多德对前人的学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批判和继承,提出了西方古典时代最有价值的关于文艺本质方面的思想。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总体上,文艺的本质是一种摹仿。 其次,文艺的摹仿是创造性的。

最后,文艺的模仿是真实的。他不仅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而且认为文艺本身就揭示和体现着“可然律或必然律“的”普遍性“,体现着高度的真实性。

对柏拉图的继承与突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差异 哲学思想 柏拉图 理式论,认为理式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式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局限 柏拉图属唯心主义;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接 近唯物主义但不彻 底,常动摇于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之间。

认为奴隶主统治奴隶

是合乎自然、合法的。

政治思想 理想国是哲人统治的国家,其次才是法治。 法治优于人治,由安分守己又听从理性的“中产阶级”执政最适合。 继承: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

突破:柏拉图以“理式论”为基础,构筑了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体系。相反,亚里斯多德以具体存在的事物是“第一存在实体的”理论为基础,创建了系统的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文艺理论体系。

柏拉图的文艺理论从总的倾向说是唯心的。他以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改变了传统的“文艺模仿自然”的内涵,否定文艺的真实性,否定现实生活是文艺的源泉。他的文艺功用说是他的

政治理想在文艺理论上的体现。他从文艺要培养“城邦保卫战”的立场出发,要求文艺为贵族奴隶主的政治服务,故而否定了模仿艺术的作用。他的“灵感说”,接触到了文艺活动的本质特征,包括十分丰富的含义。但他以“神灵凭附”做解释,给灵感说罩上了一层神秘主义阴影。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对文艺与现实,文艺的社会作用等问题的看法几乎与柏拉图相反。他放弃了柏拉图的“理论式”,找到了普遍与特殊统一的文艺观,从而肯定了文艺的真实性,把握了文艺的某些本质,建立了最初的艺术典型说,进而又建立了艺术形式的有机整体说。他对天才作了较科学的解释,否定了传统的神灵凭附的说法,特别的是他的悲剧观更富有启发价值。 一、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等人运用的直观的甚至神秘的哲学思辨,对客观世界进行冷静的客观的科学分析。方法论的转变使他成为古代希腊第一个用科学的观点、方法研究美学、文艺问题的人。《诗学》的方法论有两个特点:1、严谨的逻辑推理。2、自然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结合。他把两者相结合达到了更高的发展。

二、柏拉图区分了灵感与模仿、灵感诗与模仿诗,拼命把诗从“艺术”中拉出来,使诗获得独立。但他还没有从理论上揭示艺术的相对独立性,恢复诗人应有的地位。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希腊文艺经验的基础上,把柏拉图的艺术理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严格区分了艺术和哲学、诗人和哲学家,为艺术和诗人争得了独立的地位。不仅如此,他还规定了模仿的对象。他对艺术内容的规定,从本质上揭示了艺术的特征,也从更深的层次上指出了艺术和哲学的区别。三、柏拉图以理试论为哲学基础,从否定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来否定文艺的真实性。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柏拉图的理试论除了使问题更复杂,根本不能用来解释世界。他在批判柏拉图“理试论”及其模仿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模仿说。

四、柏拉图认为诗人专门挑动人的情欲,而情感只不过是人性中卑劣、无理性的部分,应该用理智加以压抑、节制。亚里士多德从自己的伦理思想出发,回答了柏拉图的指责,为诗和诗人进行辩护。亚里士多德丰富和发展了赫拉克利特的伦理观点,认为情感、欲望是人性中固有的,是人的特殊本质即人的功能的表现,有权利要求得到满足,其次亚里士多德还很注重诗的审美价值,他还指出了艺术的道德教育作用。

模仿论

摹仿不是抄袭事物的外形,而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艺术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是完整的、活生生的人生。 摹仿是出自于人的天性。

模仿的本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应该达到哲学的高度。

悲剧观

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中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最重要,性格占第二位。 悲剧的六大成分: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歌曲。

过失说(悲剧的主角)

1、 善良的人,但有局限性。

2、 与普通人相似的人,引起共鸣。

3、 标志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标志着从史诗时代过渡到悲剧时代。

悲剧的作用:陶冶说(净化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文艺能够让人实现心理的健康。罗斯说“我们可以区别悲剧直接的目的和间接目的”,这就是说,悲剧的效果有两大层面,即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由怜悯和恐惧带给

人的审美快感是悲剧最直接的效果,而在这种直接效果的背后还有悲剧给人带来的间接效果,这就是“陶冶”所蕴涵的意义。

关于“陶冶”,罗念生曾说:“‘陶冶’,原文是“卡塔西斯”,作宗教术语是‘净化’(“净罪”)的意思;作医学术语过去一直认为只是“宣泄”的意思。莱辛、黑格尔等大体倾向于“净化”说,朱光潜采取了大多数西方学者的这种“净化”的观点,他对“净化”的理解是“使某中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而达到平静,因此恢复和保持住心理的健康。”另有一种解释就是“宣泄”说,如鲍桑葵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卡塔西斯”应译为“得到宣泄而减缓下来”,他所强调的是“激情的减轻,而不是激情的净化。”对“卡塔西斯”的理解有诸多分歧,但我们应该看到各种说法有一种共同的认识,那就是使人的情感或情绪朝着积极方向转化,从而使人的心理达到或趋于健康的境界。

吕克昂学园

前355年,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广招门徒,专心教育和著述,使学园成为古希腊科学发展的主要中心之一。其间,正驰骋于欧亚的亚历山大给自己的老师以很大帮助。在学园,他常和学生们在林荫道上边散步边讨论学术问题,故在哲学史上被称为“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与亚历山大的关系

公元前343年受聘于马其顿王腓力二世,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 在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以后,亚历山大给他以很大的帮助。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客死巴比伦,雅典亲马其顿派被推翻,亚里士多德被控有渎圣罪,逃亡卡尔西斯,次年去世,享年73岁。

,糅在一起,所以他设想、实施的一套对亚里士多德并无影响,同样亚里士多德也影响不了他。比如在政治上,亚历山大把城邦化为市区或行省,而亚里士多德不为这一历史进程所动,仍坚持唯有城邦是生活的中心,社会的本质只有想城邦形式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确定。

《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是他根据民间流传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荷马史诗两部史诗都分成24卷。《荷马史诗》以扬抑格六音部写成,集古希腊口述文学之大成,是古希腊最伟大的作品,也是西方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

《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质,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但史诗也具有浓厚的宿命论色彩,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常常是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但史诗对战争本身很少作正义与否的价值判断,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 在语言上,《荷马史诗》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修辞技巧相当成熟,叙事结构也非常合理。荷马善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及刻画宏阔的社会、历史场面。尽管其中不乏冗长多余的华丽辞藻,但这是所有古代文学的特点。

古希腊社会文化背景

“此时的雅典依然是希腊青年神往的地方,是希腊的学校,全希腊的学者汇集于此,学术空气十分活跃。”

由于古希腊海湾、海岛众多,航海业发达,因此同其他地区,特别是同埃及和西亚各国有着广泛的商业、文化联系。早在古希腊文明诞生之前,在西亚的两河流域的峡谷里就连绵不断的产生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那里已经具备了较先进的书写、冶金、纺织等手工艺术,数学、天文学、建筑学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地处北非的埃及,在工业、农业、科学、文学艺术方面也出现了古代罕见的奇迹。这一切都对希腊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希腊人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以滋润自己,希腊文学也具有显著的东方色彩。

西方古典文论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柏拉图及其文论思想理式论:理式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理式,或译为理念、观念、理型、模式等,是柏拉图构想的一个境界。理式是万物的原型,万物是它的摹本。价值:他第一次自觉到必须用普遍作为说明一切个别的根据,抓住了这个人类认识世界整个行程中的转折点,以朴素的方式提出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问题,使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超越了原始思维阶段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7tsu1a1dp6c4rp7oypx5gf8x599m300sw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