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有相当程度的要求。进行独立研发式的率先创新,企业的技术能力要求自不必言,还要有相当的资金实力作后盾。而引进与创新结合式的模仿创新,首先要求企业要具有对模仿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同样也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程度的研发能力。因此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考虑采用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的关系进入新的调整适应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适应温饱型消费向满足小康型多层次、多元化、富于变化、选择性强的需求转变;生产与投资的关系从适应粗放型数量扩张向集约型增长和技术设备大规模更新的需求转变;产业结构变动率大大提高,工业化开始进入高加工度产业主导阶段,新兴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有一个经济管理和运行机制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调整适应期,各个产业部门和企业都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急需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所有这些表明,企业要适应新的环境,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构筑和保持自己在某一领域的优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选择技术创新模式,首先,要考虑企业的研发能力,是因为研发能力不足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对创新模式选择的自由度。大多数现代的研究与发展工作要求巨额投资,而且若干年后才能取得成果。处于刚起步阶段的小企业未必能筹到这么多资金,也不能利用庞大的研究发展项目所具有的规模经济性。还有,这类小企业有可能得不到因其努力本来应得到的全部经济利润。如果竞争者能很容易地摹仿新的改进后的产品,小企业就不应该把资源投向研究和开发工作。其次,企业发展反作用于技术创新模式,还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动力。小企
业的环境可能更有利于新构想的涌现,而大企业中的创造性则很可能被它的官僚主义规章制度及非效率所窒息。因为年轻的小企业必须创新才能生存,而竞争较少的现有大企业,很可能在改革其产品系列或生产方法方面缺乏积极性。
因此,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早期因为企业实力不强,应以模仿型技术创新为主;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市场有了一定程度的控制力之后,就可能获得超额利润,研发能力大大增强,为了保持其垄断地位,就应以率先型技术创新为主。
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途径大致有两条:一是自主创新;二是模仿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开发,实现二次创新。从浙江乃至全国企业的现实条件来看,主要途径应是引进再创新。即使是国外大企业,由于一个企业的技术不可能都居于领先地位,往往也采取先购买其它公司的专长技术,进而再创新的策略。企业创新活动的具体形式,因企业而不同,如建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实行产学研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等。近年来温州民营企业中出现的“组合创新”,也是一种好形式。这种形式是以有创新需求的企业和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为主,从获取信息、选择产品着手,寻求技术源,把技术、资金和生产条件组合起来进行技术开发,完成创新过程,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从事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都不同。因此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要选择不同企业技术创新模式。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企业得以长足发展。下面具体谈一下企业如何出来里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1、要对企业本身所处行业地位进行充分考虑
以率先创新作为主导创新方式的企业通常是属于行业中的创新领先者。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有能力或愿意选择这一模式,因为率先创新的企业要承受
更为巨大的市场风险。如高额的研发经费投入;新产品入市时,因其生产规模有限影响了开发投资的回收;还有培育市场的重任等等。模仿创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率先创新而言的。在当代既是有诸如申请专利的保护创新等措施,但由于创新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对己有的产业而言,一项率先创新技术在己有产业内被加以模仿也司空见惯,往往会带来整个产业技术水平的改造和提升。因为能被别人模仿的创新,总是技术先进的创新,模仿的结果,必然会增加和提升己有产业的新技术含量。所以企业要充分认识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从而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
2、要对企业所处历史阶段进行充分考虑
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也应当有所区别。如企业处在起步阶段时,由于受到自身资金实力的限制,尽管有进行率先技术创新的动力,但能力有限,因此尽可能的采用模仿型技术创新模式。而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企业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应当尽可能的有率先型的技术创新。
3、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
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使企业紧紧依靠技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以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降低成本和费用,以保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努力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要解决好能力和动力两方面的问题,既要有资金、技术等投入的能力,有创新的人才;更要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企业的产权制
度、内部组织和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分配激励机制等。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是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政府要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有利的体制、政策和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建立有利于创业投资的融资机制,提供公共物品,实施必要的政策优惠,摒弃我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不利于人的潜能发挥的价值标准和落后习俗,形成鼓励创造的社会文化氛围。